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你之所以極度缺乏自信,是因為童年階段沒有形成獨立的人格

你之所以極度缺乏自信,是因為童年階段沒有形成獨立的人格

你覺得自己生活得很累嗎?

不少人都會做出肯定回答。

「被評價恐懼」滲透進了每個人的生活中,他們害怕別人的負面評價,因此在工作中、生活中他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變得小心翼翼,讓本就困難的生活壓力陡增。

為什麼會如此害怕別人的評價?缺乏自信是一個重要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缺乏自信的原因之一是沒有形成獨立的人格。

人格是一個人的才智、情緒、願望、價值觀和習慣的行為方式的有機整合。那麼,應該如何建立自信?

我們先來看一則諮詢案例。

來訪者是一位女性,她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有著較好的經濟條件。

在發展事業的黃金年齡,她努力工作。人際交往中,她樂於助人。因此在周圍人看來,她事業有成、人脈寬廣,理應過得很充實與快樂。但其實多年來她一直處於焦慮中,並感到很痛苦。

她遷就身邊的所有人,盡一切努力滿足別人的請求,以至於喪失了自我。同事與朋友的請求在她看來無法拒絕,她被當成了一張「便利貼」,為了別人而活。

與此同時,她也感覺到了自己的不正常,產生了認知失調。

偶爾她想拒絕別人,留點時間做自己的事,但又擔心對方會不高興。長期不良的心理狀態讓她感覺很累。

通過深入溝通交流我們發現,原來這一切都和她的母親有關。

她有一個極其嚴厲的母親,對她的要求總是很高。在女兒的童年期,每次遭遇失敗,母親就會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她可以,為什麼你就不可以?」

不僅如此,母親幾乎總是用懲罰的方式對女兒的失敗作出回應。

女兒八歲時,母親去世了,但母親對她造成的負面影響卻從未消失。

專制型的教養方式使她變得小心翼翼,她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是自己的錯。以至於在人際交往中,只知道一味地迎合、討好別人。

童年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但她沒有建立起正確的自我意識,變得越來越自卑。

「不順從就會被責罰」這一觀念已經深深烙印在了腦海中,成為其人格的一部分,並對她成年以後的人際交往產生深遠的影響。

心理學家早就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人格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權威型父母用民主、自由、關心的方式對待兒童,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兒童具有自信、合作、樂觀等良好品質,而專制型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成年以後表現出更多的侵犯、焦慮與自卑。

案例中的女主人公很值得我們同情,人際交往中,為了避免別人的「責罰」,她情不自禁地去迎合別人,雖避免了責備,但失去了自我,活不出自己想活的樣子。

對此,心理諮詢師提出了兩點建議,幫助她擺脫目前的狀態,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強化你的自信

行為主義學派斯金納認為,「強化」導致個體行為反應頻率增加,「懲罰」導致個體行為反應頻率降低。

正是因為母親無休止的批評與懲罰,女白領才漸漸地不敢表達自我(行為反應減少),變得自卑。

因此,想要重拾自信,就要對她的一切自信的言行給予強化。

為什麼有些兒童敢於表達、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因為父母支持他,朋友認可他,老師表揚他,這一切都是對他們言行的「外部強化」。

找一個認同自己、理解自己的朋友,或者與親人相處,他們認同自己、愛自己。相信當你自信起來的時候,他們會不吝惜讚美之詞,為你的變化與成長感到開心。

另一方面,也可以對自己進行「自我強化」。

把自信分成若干個具體的小任務,每當自己完成一個,就獎勵自己一點物質報酬或者進行自我鼓勵,直到任務完成。將外部強化與自我強化結合起來,堅持一段時間,相信你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改變你的歸因

女主人公的自卑,是人格因素。人格在心理學上類似於我們常說的「個性」,它既有先天的氣質基礎,又是後天性格刻畫的結果。

氣質是先天的、不易改變的,性格是後天的、相對容易改變的。

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性格,意味著改變自己對現實的態度,可以幫助我們重拾自信。

在專制型的家庭中,兒童的性格大都具有侵犯、自卑等特點。成人後,相當一部分個體仍然處於童年期的陰影下。為此,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歸因方式」來減輕自卑感。

一些心理學家根據歸因方式的不同將人分為「內控者」與「外控者」。

上文提到的女士屬於典型的內控者,她將自己受到的一切責備歸因於「自己沒做好」,因此她活得很累,一味迎合別人,怕別人不開心。

因此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應該將內部歸因與外部歸因結合起來,將「我做得不夠好」和「這不是我的錯」兩種歸因方式結合起來,以減輕自己的焦慮感,從而保護自我價值,重拾自信。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你的命運,其實都是由生活中的小事決定的
第一批90後獨生子女已經撐不下去了,缺錢正在「榨乾」中國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