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個領域美國的規模是中國的七倍,人均三十倍,中國仍要補課

這個領域美國的規模是中國的七倍,人均三十倍,中國仍要補課

今天是「5·18」世界博物館日,對於中國博物館也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博物館是大眾接觸歷史的、也是成本最低的場所。強大的博物館系統背後是大量的公共服務投入,強大的博物館機構也可以幫助社會公眾擴大知識面,提高持續發展最為關鍵的智力資源。

根據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2019年世界博物館日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達5354家,比上年增加218家,免費開放博物館數量為4743家,占博物館總數的88.6%;2018年,我國博物館舉辦展覽約2.6萬個,教育活動近26萬次,參觀人數達11.26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億多人次;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補助博物館免費開放資金每年達上百億元;平均26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北京、甘肅、陝西等一些省份已達到12-13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全國博物館藏品總量4000餘萬件。

當然,這些數字與發達國家仍然有著不小差距,美國博物館數量超過35000家,是中國的7倍,平均8500人1座博物館,為中國的30倍有餘。美國各類博物館年產值是124億美元,中國博物館目前文創產品產值僅有35.2億元,而其他數據沒有公布。美國各類博物館參觀人數超過8.5億人次(2011年),比中國低約25%,但美國人口為中國的30%左右,參觀比重會更高,有69%的成年人有到訪過博物館,中國這個數據則沒有,根據直覺來看應該沒有那麼高。

而且數據不能完全反映的是,中國的博物館多數是本國的文物,而西方發達國家的博物館往往擁有大量的外國文物。這當然與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歷史有關,但相應的,也造就了西方國家兒童和青少年更豐富的全球知識。這一體系形成時間與殖民主義擴張相一致,為西方國家進行殖民奠定了知識基礎。阿拉伯的勞倫斯歷史上非常出名,而他有關中東的基本知識恰恰來自於他在大英博物館的經歷。

中國當然沒有相關的殖民歷史,中國博物館的文物都是本土的,這也意味著,中國博物館承擔的職能是塑造一種共同體的身份認同,形成我們應該有的文化自豪感和身份塑造。這當然可以幫助我們自己實現穩定的共同體身份,但也會制約我們的國際認知。這種模式下,其實也間接地說明,中國的發展目前仍然是依靠自身的資源,沒有以西方的那種殖民掠奪的模式崛起。

當然,未來中國還是要更多地引進外國文物,擴大公眾的國際視野,提高對世界的認知水平。根據國家文物局的數據,近五年來,全國博物館舉辦出入境展覽近500個,與20多個國家簽訂文化遺產領域合作協定。不過應該說,目前引進的外國文物仍然是小規模的,集中於大城市的。希望未來這類展覽能夠進一步下沉,讓更多的青少年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和眼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蜀黍老曾 的精彩文章:

中國航天預算只有美國的1/40,仍有諸多挑戰需要面對
西方國家現在還挑三揀四,75年前他們可不是這樣,有東西打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