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自然》:中國香港科學家打造出人造眼

《自然》:中國香港科學家打造出人造眼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生物技術·

中國香港團隊打造人造眼

圖片來源:Yaying Xu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研究中,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報道了模仿人眼結構的人造眼。在仿生眼的設計中,模擬半球形視網膜與大量視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是一大難點。最新研究中的人造眼通過包含了緊密排布的鈣鈦礦光敏納米線的人工視網膜,模仿人眼的光感受器。這樣的設計能夠「看見」字母。不過,作為概念驗證裝置,目前人造眼的解析度不高,但作者表示,通過該設計,有望大幅提高納米線密度,從而實現比人眼更高的解析度。

·行星科學·

人類首次直接觀察到行星誕生過程

在一項發表於《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的研究中,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遠鏡(VLT),首次直接觀察到行星誕生的過程。在距離地球520光年的年輕恆星——御夫座AB星的照片中,研究人員在接近御夫座AB星中心的黃色明亮區域,發現了一個「Z」字型的曲折結構,這是行星穿過氣體與塵埃盤留下的痕迹。這個結構符合行星形成的理論模型,表明年輕行星正在這裡誕生。這樣的軌跡證明,氣體和塵埃可以積聚到正在孕育的行星上,加速行星生長。

·生物技術·

首個基因編輯的瘧疾疫苗臨床試驗完成

瘧疾是因蚊蟲叮咬而感染瘧原蟲,繼而導致的血液傳染病。瘧原蟲感染人體後,首先在肝臟中生存,隨後進入血液(即第二階段)。由於肝臟階段不會引發癥狀,因此一支來自荷蘭的研究團隊敲除了瘧原蟲的兩個基因,製造出毒性減弱的瘧疾疫苗。這時瘧原蟲進入人體後,停留在肝臟感染階段,而不會進入血液。在一項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的研究中,他們完成了I期臨床試驗。荷蘭的67名志願者接種了疫苗,試驗證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及部分有效性。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為接下來研製更加有效的瘧疾疫苗提供了線索。

·天文學·

迄今最早的星系盤挑戰星系形成模型

圖片來源:NRAO AUI NSF, S. Dagnello

根據傳統的星系形成模型,最古老的星系誕生於大爆炸後約40億年。而在發表於《自然》的最新研究中,天文學家觀察到一個在大爆炸15億年後形成的大質量旋轉星系盤,這樣的發現支持了另一種星系形成理論——冷吸積模式。不同於要求氣體首先被加熱的傳統模型,冷吸積模式中,落入星系盤的氣體可能是冷的,因此星系可以快速凝結、形成。研究人員也指出,未來需要更多類似觀察才能確定冷吸積模式是否是星系形成的普遍方式。

·化學·

「宇宙線」假說或能解釋生命大分子的手性

在生物體內,關鍵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DNA和RNA均為一種手性分子。最近一項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的文章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宇宙線」假說,表示原始生物會受到宇宙線的影響,更偏向於使用一種手性分子。宇宙線作為一種高能輻射,在撞擊地球的大氣層後,大多數會以μ子的形式存在。這些μ子存在時間短,但速度近光速,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其降解產生的電子會具有相同的磁極化,能優先電離一種手性分子,增加其突變率。由於宇宙線的微小、持久的影響,最終導致了地球上生物分子為單一手性。

·神經科學·

用超聲波治療腦部疾病

據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使用超聲波的非侵入性療法,能精準刺激大腦神經迴路,激活神經元,並控制其產生的行為。他們用特定頻率的超聲波刺激猴子的大腦,成功控制了猴子對向左或右看的行為選擇。相較藥物和手術療法,短時間的超聲波刺激即能激活神經迴路長達幾小時,且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也不會給被試者造成不適。該研究顯示超聲波具有很強的治療效益,有望用於治療抑鬱症、癲癇等腦部疾病。

·健康·

生酮飲食改變腸道微生物,帶來健康效益

一項發表在《細胞》上的研究顯示,生酮飲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能顯著影響人體的腸道菌群,具有緩解自身炎症等多種健康效益。研究人員通過對超重或肥胖的非糖尿病成年男性的分析發現,生酮飲食能改變腸道中屬於放線菌門、擬桿菌門和厚壁菌門共19個屬的細菌的數量,其中雙歧桿菌下降最為顯著。動物實驗表明,生酮飲食通過改變腸道菌群組成,減少其中輔助性T細胞17(Th17細胞)的數量,從而抑制機體的炎症反應。

·健康·

女性心臟病死亡率低於男性

近日,首個對社區人群的心臟病風險因素、治療策略、發病率以及死亡率的全球性研究在《柳葉刀》雜誌發表。研究指出,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低於男性。這項研究囊括了21個國家中的16萬人,研究人員發現,女性較少採用手術、介入等治療策略,部分原因可能是需要醫療干預類型的女性心臟病患者比男性少,但是各類型心血管疾病女性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低於男性,這表明還有其他原因導致了治療差異。此外,高收入國家的心臟病死亡率也低於低收入國家。

·新冠疫情·

截至北京時間5月21上午7時20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4968689例,其中死亡病例326515例。

當地時間5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世衛組織在過去24小時內收到10.6萬例新增病例的報告,系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最大增幅。他對會員國承諾共同普及疫苗、診斷和治療表示歡迎。他指出,決議強調了世衛組織在普及安全、有效的衛生醫療技術應對新冠大流行方面的關鍵作用。他還指出新冠疫苗應被視為全球衛生公共產品以徹底終結這場大流行疫情。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目前已有超過120個新冠病毒候選疫苗正在研發,實際數量肯定還要更多,其中一些正在進行臨床評估。她強調,疫苗研發沒有捷徑,必須按照安全有效的標準進行,不能跳過任何一個步驟。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羥氯喹或氯喹對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有效,實際上,恰恰相反,許多機構已就該藥物的潛在副作用發出警告。當日,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稱,自己將在一兩天內停止服用羥氯喹。

5月20日,武漢市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格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通知,包括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格禁止捕獵野生動物、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等。

5月20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例(在廣東),本土病例1例(在上海);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新增無癥狀感染者31例(境外輸入3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24例(無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375例(境外輸入29例)。

文:吳非、石雲雷、賀白、陳德芊、張國榮、馬一瑗

編輯:石雲雷、吳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是物理學基石,還是「偽科學」?神秘的弦論能否被實驗驗證
數學不好是一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