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力能扛鼎的四位大力士,兩人自殺一人被害,還有一人被砍成肉醬

力能扛鼎的四位大力士,兩人自殺一人被害,還有一人被砍成肉醬

當古人形容一個人力氣大時,通常會用一個詞:「力能扛鼎」,而扛鼎也成為了大力士的標誌之一。但此項行為風險極高,一不小心就會讓人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一位君主因扛鼎失誤而被鼎給砸死。那我國歷史上的其他大力士又是何下場呢?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看。

第一位:秦武王嬴盪。

嬴盪是秦惠文王之子,秦國國君。他天生神力,從小就喜歡與勇士們做些比力氣的遊戲。烏獲、任鄙二人在秦惠文王時期因作戰勇敢而備受寵信,秦武王繼位後,他們更加春風得意。如果把看大力士比賽當作一項樂趣,那也無可厚非,但嬴盪卻蠢到親自上陣,以至於自己丟掉性命。秦武王四年八月,嬴盪與國內的大力士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在舉鼎時卻因力竭兩眼出血,最終大鼎砸斷了他的脛骨,他當晚暴斃,死時年僅23歲。

第二位:西楚霸王項羽。

提起楚霸王項羽,恐怕沒有人不認識他的。他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自幼勇猛好武,跟隨叔父項梁發動吳中起義,反抗秦朝統治。同樣是舉鼎,秦武王嬴盪被砸死了,而項羽卻成功了,也開創了「力能扛鼎」這個成語。太史公在《史記》中記載:「籍(項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戰爭中以一敵百,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空有蠻力終究難以斗過愛耍腦子的劉邦,項羽最後被逼在烏江自殺。

第三位:南宮長萬。

南宮長萬又叫南宮萬,是春秋時期宋國將領。公元前684年,南宮長萬在乘丘之戰中兵敗被俘,後經兩國交涉才被釋放回國。次年,他在打獵時因與宋閔公爭奪獵物而被宋閔公辱罵是「俘虜」,南宮長萬懷恨在心,找機會刺殺了宋閔公和大夫仇牧、太宰華督。之後他擁立公子游為國君,其他公子跑到了別國避難。

公元前682年,蕭邑大夫蕭叔大心和宋國貴族聯手殺死了公子游,改立公子御說為國君,南宮長萬逃往了陳國。宋國派人重金賄賂陳國,陳國就命美女灌醉了南宮長萬,將他裝入犀牛皮中,送回了宋國。等南宮長萬清醒後,宋國人將他砍成了肉醬。

第四位:羅士信。

羅士信是隋末唐初的猛將,一生英勇無敵。在評書故事中,他被評為「隋唐四猛」中的一猛,外號「今世孟賁」。傳說他有一雙飛毛腿,使一桿大鐵槍,天生神力,水性過人。隋唐小說中的「羅成」,便是以他為原型。後來劉黑闥攻打洺水城,因唐軍無法增援,羅士信被俘。面對劉黑闥的招降,羅士信寧死不屈,最後遭到了殺害。死時年僅23歲。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他一生跌宕起伏,兩次入獄多次失業,富裕後將積蓄盡數捐出
官員去寺廟燒香,發現一尊佛像,竟與救命恩人長得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