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陽明:真正的修行,要在做事中磨練

王陽明:真正的修行,要在做事中磨練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文/王守一

第29屆「葉聖陶杯」華人青少年作文大賽

(點擊下方小程序參賽)

曾經有一位朋友問我:「為什麼我都四十多歲了,還會感到人生迷茫呢?」

我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場漫長的修行。

我們每個人都有做不完的功課,修不完的功德。

當我們的修行之路充滿了未知的時候,不妨從王陽明的心學智慧中獲取力量。

01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王陽明十一歲那年在課堂上問自己的教書先生:「何為第一等事?」

先生回答:「惟讀書登第耳。」的確,在那個年代,讀書人這輩子最重要的就是考取功名,光耀門楣。

王陽明不同意,說「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在少年時期的王陽明看來,人生最重要的是讀書學聖賢。

王陽明的父親就是前科的狀元,自然不滿意兒子的答案,就質問他:「你知道什麼是聖人嗎?」

十一歲的王陽明一仰頭,大聲說,聖人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

為了成為聖賢的人生理想,王陽明自幼就比同齡人更加努力。

王陽明十五歲的時候,為了繼承前賢的遺志,他親去了居庸關和山海關,對邊塞的地勢地貌考察了一番。

他還曾經在蒙古族部落的騎射比賽中拔得了頭籌。

儘管取得了這樣多的成就,王陽明依舊嚮往東漢大將軍馬援的功業。

當他遊歷歸來的時候,更是想為動蕩的社會做點什麼,就寫了《帝國平安策》想要呈給皇帝,卻被父親阻止。

此時的王陽明,已經有了經世致用的聖賢胸襟。

02

此心不動,心外無物

心學中最基礎的理論,就是:「心即理

心外無物。心即理,無論發生什麼事,只有人類的意識參與其中才能感知到。

只有遇到事情「不動心」,才能不為此事所累。

平定寧王之亂的時候,王陽明並不在第一線,就在他坐鎮指揮的同時還在傳授心學。

正當大將伍文定正和寧王大戰的時候,王陽明依舊在上課。

這時候前方探馬來報,伍文定將軍的鬍子被燒著了,前線戰士軍心混亂。

王陽明站起身來,傳下一張令牌,誰敢再提伍文定鬍子著火的事情,定斬不饒。隨後,繼續上課。

學生們緊張起來,連忙詢問外面的情況。

王陽明搖搖頭,剛才有人報告前線不太順利,但這些都是兵家常事。我們不用太擔心。

又講了一陣子,戰報再次傳來,說寧王朱宸濠已經被活捉,我軍大獲全勝。

王陽明聽了,也只是點點頭,轉身回到了課堂上。

學生們連忙詢問:「前線怎麼樣了?」

王陽明說:「寧王戰敗,已經被我們生擒活捉了,看來此言不虛。」

此時王陽明,憐憫地皺起眉頭:「只是傷亡不輕啊。」

說完這句話,王陽明繼續講課,神色和講話的邏輯都像往常一樣,學生們都很佩服。

遇事貴在不動心,心外無物,就不會被外物所擾。

心外無物,其實是一種更加寬廣的境界。境界寬闊了,人生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一滴水被晒乾在大地上,它就什麼都不是。但是如果可以和其它的水滴一起匯成江海,進可變成碎石斷金的巨浪,退可恩養萬物,福澤蒼生。

人生也是如此。

王陽明心學從未教導世人逃避責任,它是一種博大的胸懷和擔當。

03

真正的修行,要在做事中磨鍊

陽明心學誕生後,王陽明創立了龍岡書院,他大開門戶,授課講學,後來又有幸在貴陽書院講學。

王陽明的「心即理」也得到了完善,「知行合一」的思想也出世了。這是陽明心學的第二大層次。

「知行合一」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口訣,叫做「事上練」。修心就是要在做事中磨鍊。

十年磨一劍,未敢試鋒芒。再磨十年劍,泰山不可擋。

在被貶龍場期間,王陽明一直都在堅持講學,三年期滿之後,又奉旨到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做知縣。

王陽明新官上任第一天,一群百姓湧入了縣衙門,他們哭天喊地,似乎在要求減免稅負。

他很快就查明了真相,原來廬陵根本不出產葛布,卻要繳納繁重的葛布稅。

王陽明先是安撫鄉民的情緒,又帶頭表態:既然我做了廬陵知縣,縣中發生了不平事,本官一定為你們做主。

看到王陽明態度真誠,百姓都安靜了下來。

隨後,王陽明展開了深入調查,他了解到葛布稅並不是朝廷下達的合法稅收,而是宦官魚肉百姓的借口。

於是他向鄉民們宣布,今年就會免去葛布稅。

王陽明新官上任,就直接跳過了官場的各種繁文縟節,貿然免除了一項稅收。

他身邊的手下都嚇著了,免稅的風險可不小,搞不好就又是一場刑獄之苦。

可是王陽明卻並不慌張,他給上級政府寫了封信,信中他不卑不亢地陳明利弊,最後以人情動之,雖然奸佞當道,這件事就這樣被解決掉了。

在事上磨練自己,首先是具備勇於調查的執行力,之後就是迎難而上,不畏艱險的勇氣。

神奇的是,有時候我們本來是逆流而上,卻發現事情其實有所轉機。最終,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了。

這就是「知行合一」所蘊含的大智慧。

04

知天理,致良知

王陽明也只是個普通人,卻能勇斗宦官,剿滅土匪,平定寧王之亂。

他的成功的背後是心學「知行合一」的智慧。

「知行合一」的思想,其精華在於「致良知」。

王陽明說:「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陽明心學中的良知,出自《孟子》「不學而能為之良能,不慮而知為之良知」。

善良,原本是我們的天性,但是因為現實生活的物慾橫流,很多人的良知被慾望蒙蔽了。

想要找回我們的良知,就要找回我們心中沉睡的道德和智慧,慢慢升華它,直到心頭的陰影被驅散。

在寧王叛變的時候,王陽明本是奉聖旨去福建平士兵嘩變,但聽到寧王反了,他毫不猶豫地前去鎮壓。

當時南方官員只為了自己明哲保身,都不敢上書說明寧王叛變的真實情況。

只有王陽明敢於仗義執言。

他也非常擔心,甚至在自己的家門外堆滿了柴草,一旦事敗,寧可全家自焚,也不能落在反賊手裡。

既然情況這麼危機,為什麼王陽明還是會挺身而出呢?

就是這種「致良知」的胸懷指引他聽從內心善念的指引,讓他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

王陽明曾有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是對於陽明心學的總結和升華。

寧王被擒之後,朝中自然有和更多人嫉妒王陽明。以江彬、張忠、許泰為主的官員更是處處刁難。

在那個危難時刻,王陽明的祖母去世了,父親王華又病重,王陽明想辭官回家。

學生們都勸他不能走,現在王陽明誹謗纏身,走了,更有畏罪潛逃的嫌疑。

但是王陽明卻說:我的良知告訴我,親情足以讓我放下這一切。我和親人之間的感情是最基本的人性,能有什麼比這還重要嗎?

王陽明真的辭官了。沒有什麼比得上他心中的良知。

王陽明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範。

他對真理和良知的不懈追求,他在逆境中泰然處之,艱苦進學的精神,在今天看來依舊是一種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和思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菜市場的7歲女孩掀開殘酷真相:寒門逆襲,讀書是最容易的一條路
鍾南山談家風「最難忘媽媽的鼓勵」:父母以身作則,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