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欲為佛門龍象 先做眾生馬牛

欲為佛門龍象 先做眾生馬牛

禪語

先做眾生馬牛

欲為佛門龍象

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華嚴經》偈句

《華嚴經》這句偈句是意思是,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如果想成為佛門龍象,就要先付出,為眾生服務)。

龍象是諸佛普度的乘騎,馬牛是凡人的奴僕,都是服務者,只不過境界不一樣。

做什麼事,都應該是要從最基本的做起,這樣才會逐漸進步,提高自己。成佛者是在芸芸眾生的苦難中歷練頓悟才得道的。

欲入地獄的公案

「大師,您圓寂後會去地獄嗎?」

「會!」

「您這樣的高僧也會下地獄?!」信眾驚了。

老僧不下,又有誰來教化你呢?

這是趙州和尚欲入地獄的公案。

其實不止趙州禪師如是,

諸佛菩薩利樂眾生的行願莫不如是。

如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

藥師佛有十二大願

地藏菩薩誓度地獄眾生

有些佛菩薩甚至化為

畜生、惡鬼來救度眾生

「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這句話並非戲說。

從服務他人做起

■溈山充典座

溈山靈祐禪師在住持溈山之前,曾在百丈懷海禪師門下任典座,相當於「後勤部部長」,當時他早已大悟卻仍常年負責僧人們的飲食、床坐、花果等雜事。

一日,一位司馬頭陀來參訪百丈懷海禪師,想在他門下尋覓人選去擔任溈山的住持。在眾多弟子之中,第一上座華林覺落選,最後反倒是靈佑禪師當選,司馬頭陀連聲讚歎:「此人正是溈山主人。」

而當華林覺不服時,百丈禪師指著地上木質的凈瓶說道:「不得叫它凈瓶,喊得出另外一個名字的,就去當住持。」華林說:「不是木頭」,而靈佑禪師踢倒凈瓶就走了,由此成了溈山的住持。

註:華林在意勝負,因此在他的理解中,既不能叫它凈瓶,也就不該叫它木頭;而靈佑禪師不在意勝負,就不必管那個瓶子叫什麼,乾脆踢倒了事。

■印光任行堂

光緒十六年(1890),而立之年的印光大師辭去「藏主」的職務,來到北京龍泉寺擔任「行堂」。所謂的「行堂」,就是為大眾鋪碗筷、打飯打菜等。

千萬別小看寺院打飯打菜的「行堂」,在寺院過堂,不允許說話閑聊,粥飯稀稠、飯菜多少都依據用齋者的手勢比劃,這就要求行堂的人在打菜飯時小心謹慎,打多了,人家因吃不掉而起煩惱;若打少了,人家因吃不飽而生髮惱,由此可見小事中亦可修行。

■從小事做起

趙州掃地、石霜篩米、雲岩製鞋、丹霞除草......大德服務大眾的例子比比皆是,對於佛弟子來說,既已發心學佛、做如來使者,就要接引有緣,學會以慈悲、供養的心態為眾生服務;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要想成就大業,也需要從最基本的服務他人做起。

從兩方面理解

一是「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佛教常說要自度度他,但眾生是很難度化的,相比陌生人,更願意聽信熟人的話,因此本煥老和尚就曾開示: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廣結善緣,隨眾隨緣。

二是「折服習氣,長養聖胎」。

《印光大師言行錄》有云:

古昔名德,每於悟徹之後,

陸沉賤役,潛修密證,

自遠於名聞利養之地,

所以折服習氣,長養聖胎!

每個人都有成龍成鳳的夢想,但甘願腳踏實地從眾生馬牛開始努力的人卻寥寥無幾,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絕大多數的人都在通往羅馬的路途中半途而廢了,說到底,還是因為不夠堅持。

其實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堅持,因為人們通常可以把堅持細化為最簡單的小事,就像每天早上起來要堅持洗臉刷牙一樣。但最難的事情也在於堅持,因為大多數人再堅持的過程中急於求成,也常為瑣事所累,從而導致放棄。

三十年諸佛龍象,六十年眾生馬牛;

數年眾生牛馬,三十年諸佛龍象;

六十年我為眾生,未百年授道眾生。

處世的真諦

與其常常抬頭仰望光環炫目的大人物,不如踏踏實實地從眾生牛馬做起。攀爬是一道徐徐上升的軌跡,即使有時候速度不盡如人意,但是經過一種長年累月的資糧積累,也必然能促進人格的提升與完善。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也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想擁有一件沒有瑕疵的玉器,需要長期精心雕琢與打磨,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理想付出應有的努力。

眼光要遠,但腳步要近,星雲大師認為做人、做事、求學,都要放大眼光,但是不能好高騖遠,腳步要從近處開始,要腳踏實地。雖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成為龍象的願望,但是從牛馬做起,從低處做起,從細節做起,會距離成功的頂峰更近一步。

佛陀時期的公案

有一天黎明,佛陀進城。在路上,佛陀看見一個男子,向著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禮拜著。

佛陀問他:"你為什麼這樣做啊?"那個男子說:"我叫做善生,每天向各方禮拜,是家族傳下來的習慣。據說這樣做會得到幸福的。"

佛陀說:"我也有六種禮敬的方法。"接著,佛陀慈祥地說了活得幸福的方法:

第一,孝順父母:做兒女的要孝養、順從,令父母歡喜、安慰;第二,敬重師長:做學生的要敬重師長,接受教導;第三,愛護妻子:做一個好助手,夫妻要互相敬愛;第四,善待朋友:對待朋友要誠實、互敬;第五,尊敬僧眾:對待僧人要布施、恭敬;第六,善待僕人:對待僕人要寬大,不要令他過分疲倦。這六種人是我們生活中的人物,和他們相處得合理,會有快樂的家庭、美滿的人生。否則,只是禮拜各方,有什麼用呢?

善生聽了十分高興,從此參禪悟道,心中的幸福感日益增多。

佛陀所說的"獲得幸福"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並沒有什麼神奇玄妙可言。但是,這種簡簡單單做人方法,世間眾生誰能夠完完全全地照做呢?

若想成功,就必須從身邊所有瑣碎的事情做起。神照本如禪師曾做過一首禪詩:

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

本來現成事,何必待思量。

當我們忽視了身邊很多現成的小事時,又怎麼能夠奢望生活給予我們更多的恩賜呢?

先學做人,再學做佛,這是世間不變的真理,先做牛馬,再做龍象,這也是顛撲不破的成功之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學習型中國 的精彩文章:

做人有8度,你有幾度?
曾國藩九字箴言: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