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笨人一旦「開竅」,其人生就像開了掛似的?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笨人一旦「開竅」,其人生就像開了掛似的?

多年前的美國,有一個小孩,村裡的人都覺得他很傻,都認為他不能分辨錢面額的大小。有人為了捉弄他,拿出兩枚硬幣供他選擇,分別是一美元和五美元,結果他總是拿走那個一美元的硬幣。

為此他總是受到大家的嘲笑。

有人不信,便「慕名而來」讓他挑選自己手中的錢幣,結果每次都是如此。他受到更多的嘲笑,前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後來有個人問他:「為什麼你總是拿面額較小的錢?」

他說:「如果我每次都拿五美元的硬幣,那麼大家就不會再給我送錢了。」

這個小孩就是多年後連任四屆美國總統的羅斯福。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總是嘲笑某個人很愚蠢。

建構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總是以自己的知識經驗為背景來建構對世界的理解,因而每個人都有對事物的不同看法。

正因如此,才有了北京大學的「兼容並包,兼收並蓄」。

從這個角度說,當一個人認為另一個人的某一方面顯得很愚蠢時,殊不知對方同時也在嘲笑著自己的愚蠢。

個體智力發展

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智力發展速度,智力發展水平也具有個體差異。

有些孩子在小學階段總是表現不好,上課不能集中注意,總是開小差,成績也不理想。但是上了中學之後,成績卻急轉直上,一鳴驚人。

在達到一定年齡特別是成年之後,個體所表現出來的智力發展水平也有所不同。

有些人反應特別快,注意力能夠長時間集中,對於空間的想像能力也比較高,邏輯思維嚴密。

而有些人則比較遲鈍,注意集中性低,記憶力較差,各種思維能力也沒有明顯的優勢。

即使兩個人的智力發展速度相近,但是成年以後的智力發展水平也可能天差地別。

因此我們不應該嘲笑他人的智力,有可能他只是暫時沒表現出來,幾年之後卻能讓人刮目相看。

那麼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存在智力差異呢?

遺傳與環境

不僅是智力發展存在爭議,人格的類型也存在爭議。

在上世紀的歐美國家,心理學界普遍認為人格是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

但弗里德曼的研究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發現人格更多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

對於智力發展來說,現代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它受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響。遺傳因素決定了智力發展的上限,上限越高,智力發展受環境因素影響越大。

智力發展水平和速度也有賴於後天的教育。

正如文言文《傷仲永》,不論孩子展現出多高的遺傳特徵,但若缺乏後天的教育,智力發展將會受到嚴重的阻礙。

智力結構理論

起初,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發現個體在不同智力測驗中的成績高度相關,他由此認為在智力中存在一般的、普遍的成分。

他將智力分為一般因素與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是所有智力活動共同的基礎,特殊因素是指個體完成特殊活動所需要的智力。

這就是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說,由此產生了很多後繼研究。

多年以後,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觀,他認為個體智力包含九種相互獨立的智力成分。

分別是語言智力、數理——邏輯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音樂智力、社交智力、自我認知智力、自然觀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加德納的理論掀起了心理學界的一陣風波,對於傳統的智力評測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不僅如此,他的理論對學校教育造成了很大影響。

提醒了教師不應該僅僅著眼於學生的學習成績,可能學生某一門成績差,但卻非常擅長另外一門科目,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關於擅長科目的能力,為社會培養專業性人才。

教師也不應該因為學習成績差而忽視學生,應該多關心、關注他們,找出學生某一類較高的智力,引導學生往該領域發展。

由此可見,心理學家早在幾十年前就清楚地認識到,不能用智力一詞去籠統地概括一個人。

每個人都有其長處和短處,當你嘲笑笨人的一方面時,殊不知他卻具有你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能力。

而一旦他們發現了自己的長處,前途將會不可限量。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後你會發現,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普遍過得更好
研究顯示:評估婚姻關係好壞的最佳方法是,夫妻共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