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買武器向來大手大腳,軍費從哪兒來?原來不是自己的錢

印度買武器向來大手大腳,軍費從哪兒來?原來不是自己的錢

全世界都被騙了,印度每年花費巨額軍費購買武器,毫不吝嗇,到頭來這些錢竟然不是自己的。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官網4月27日發布的報告來看,2019年全球軍費支出達到1.917萬億美元,創1988年以來新高,軍費總額較上一年增長3.6%,年增幅創2010年以來最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躋身軍費榜單第三位,2019年印度軍費為711億美元。在購買武器這件事上,印度向來大手大腳,如此巨款印度從何而來,有專家一語道破真相,這些錢都不是自己的。

印度大量撒錢的原因是什麼?

作為人口大國的印度,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發展中國家,但其國內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存在很大的貧富差距。印度緊鄰印度洋,周圍很多都是發展中國家,作為資源大國和人口大國,想要成為一方霸主的想法自然會產生。當霸主首先要有充足的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所以印度每年的軍費開支動輒就是幾十億。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國際武器轉讓」數據來看,印度每年進口的武器數量是中國的3倍,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向俄羅斯、美國等軍事強國購買大量武器裝備。據了解,在過去60多年的時間裡,印度一直作為俄羅斯的頭號買家,累計消費已經超過了740億美元。但根據目前印度國內的經濟現狀來看,印度並不具備負擔巨額軍費的能力。

印度是在拆東牆補西牆?

相比於巨額軍費,印度人民的生活堪稱悲慘,早在2018年世界銀行就曾公布過一組數據,當時印度的貧窮人口總數佔全球的三分之一。印度很多地方生活十分混亂,種族歧視嚴重,基礎設施落後,苟活在貧民窟里的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的花費還不足1.25美元,造成這種情況的源頭便是印度對民生的忽視。

單是依靠壓榨百姓是遠遠不夠的,印度大部分軍費是通過向其他國家貸款來購買的,或者直接分期購買,先交定金,之後再慢慢償還本金和利息。雖然印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裝備,但長此以往,高額的貸款和利息會阻礙其經濟的發展。軍事實力固然重要,但民生問題同樣不可忽視,如果能夠平衡軍事和民生,印度一定會發展的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斗觀察者 的精彩文章:

「快餐戰爭」或成為趨勢?美專家大膽預測,擊潰俄軍只需一周
負荊請罪?不到倆月敗光美國10年家底,總統已做好挨罵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