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人與人之間,最怕的就是產生了感情

心理學:人與人之間,最怕的就是產生了感情

常言道「你愛的人往往是傷你最深的人」。

往往我們不會在意陌生人對自己的作為,然而親近的人僅憑言語就能摧毀自己精神。

這不是說自己玻璃心了,而是在無神論的大環境下,關係親密的人就是自己的信仰,信仰對自己的不認可很容易讓一個人失去存在意義。

心理學家鮑爾比的依戀理論便可以闡釋這個問題,他認為嬰兒在離開母體後會產生從抵抗到不得不接受最後完成獨立的意識。

在抵抗階段,嬰兒的直觀表達就是哭泣。剛見人世的哭泣是為了呼吸,而隨後的哭泣就代表了從母體剝離出來後的不適應和抗議。

此時的嬰兒已經具有感知的能力,所以對非母體的人抱有排斥態度。

隨後進入不得不接受狀態,他們明顯發現自己已經回不到曾經的環境,並隨著時間過去逐漸適應了擁抱與床的觸感,身邊的聲音也變得豐富起來。

這使他們逐漸萌生好奇心,這時嬰兒們對附近的環境適應力越來越強,只會在排泄、睡覺這種有實際需求的時候用哭聲來示意,對於不是母體的觸碰也可以接受。

最後擁有獨立的意識,這裡並不是可以獨立生活的意思,而是作為不和母體隨時在一起的完整的個體,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世界。

注意力不再全然圍繞母體,而向物品轉移,吃手、喜歡有聲響的小玩具,並對玩具產生佔有慾,完成重心從人到對物的轉移。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孩子從小接觸的關係便充滿愛與信任,孩子成長後也會將這種關係延伸到其固有人際關係里,建立自信。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情感沒有被重視,他對自己會產生錯誤認識。

例如認為自己與父母間沒有愛,並且將之帶進自己的交際圈中,有點風吹草動就認為自己被排斥了,內心變得脆弱、敏感、多疑,並且伴有自卑的現象。

幼時沒有得到父母足夠重視的人,長大了不懂如何處理對親密關係,在友情上,容易變成「老好人」。

一味付出最後被耍的團團轉,喪失交友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在愛情上,採取一味寵溺的態度,自身邊界感薄弱,感受到對方的好卻想要逃離。對方真的離開了便一蹶不振,認為自己無能。在職場上,卑躬屈膝、曲意逢迎,極度在意別人的評價。

難辨親密關係的真偽

一個人唯獨不能缺少的就是陪伴,有些所謂痴情的人,即使被傷害的再深也會畢生追逐每段關係剛開始的美好。

這種感覺在愛情中尤甚。

當一個男孩初識一個女孩子時,兩個人都是小鹿亂撞,臉紅心跳的,彼此都是初識的曖昧,這是每段關係中最值得回味的一刻。

但隨著了解的深入、感情的增溫,就會為了未來去思考其他因素,物質、三觀等。

往往一段沒有確定關係的感情,說辭都是不合適,進而認為對方並不是認真的,或者覺得自己有必要為了自己的實際利益著想。

而其中最為致命的,叫做我配不上你。

拋開客套的說辭,這句話本身就代表了一個人對一段親密關係的惶恐,這個人渴望一段親密關係,卻又害怕可能帶來的傷害,只沉浸在初識的曖昧中不再有所進展。

然而這只是代表一個人內心的保守,卻不耽誤其行為的開放。

為了重溫曖昧帶來的心跳,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撩而不負責的人,部分人製造了假性親密關係的現狀,為了自己的感情不受傷而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不斷的用他人試錯。

然而習慣帶來的後果是不可估量的。

當這個人遇到真的想維持和延續關係的人,他還是會下意識的採取和曾經相同的做法,最後關係破裂後陷入絕望,進而又開始找他人試錯,進行錯誤的無盡循環。

可以看出和現在的許多關係一樣,幾個人在對應關係中都完美的維護了自己的「人設」,該履行的角色義務一項不少,但是彼此默契的設立了情感邊界。

都知道彼此並不熟稔,只是共同虛偽的敘寫一本給別人看的小說。

綜上,如果遇到一段真心要維護的關係,不要害怕受傷,不要在事情未發生前消極猜測、惡意揣度他人,並把自己的不安「降罪」給對方,而需要盡自己的能力維護。

讓自己最後發出的聲音是自己已經做到了,而不是幸好自己沒全部投入。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裡越乾淨的人,生活層次往往越高
心理學:家裡最孝順的子女,往往是父母最不喜歡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