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供奉著四位菩薩,99%的人不知道真實的意義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供奉著四位菩薩,99%的人不知道真實的意義

眾所周知,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是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

許多人還知道,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

但你是否了解這四大名山和四位菩薩更深層次的意義呢?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大願

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境內,古稱陵陽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因此而得名。

歷經唐、宋、元各個時期的興衰更迭,九華山佛教至明初獲得顯著的發展,清代達到鼎盛時期,有寺廟300餘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

九華山開闢為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成為一千多年來僧侶及大眾的朝聖地,緣起於新羅國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

公元719年,新羅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駐錫九華,苦心修行75載,99歲圓寂。因金大師行持及眾多跡象,僧眾認定他即地藏王菩薩化身應世,九華山遂闢為地藏菩薩道場。

地藏菩薩是佛門中最重要的菩薩之一,地藏菩薩之「大願」,是指他的願心極大,要普度所有的眾生。

所有的大菩薩都有廣大的誓願,都以普度眾生為己任,都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但地藏菩薩的誓願,更是廣大無邊,他在因地修行時無數次從內心深處發願: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其實,地藏菩薩早已修行成道、證佛之果。

但地藏菩薩悲心懇切,視一切眾生為父母,這些父母尚未脫煩離苦,所以他不斷地發願,要度盡眾生;他雖證佛果,不居佛位,以菩薩身,以大威神力,普門示現,往返六道,幫助眾生。眾生無盡,其願無盡,時空無盡,其願無盡。

地藏大願,超出一切諸大菩薩。

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必先立大志。

一個人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理想。因此,凡是要做大事的人,首先立志就要高。

人生在世,不是為了自己一個人,而是為了天下蒼生。

只要我們立下了宏大的願心,即使沒有前往九華山,也等於見到了地藏菩薩。

峨眉山——普賢菩薩:大行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境內,其山「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

相傳九世紀時,山上已有道教宮觀。宋朝時期佛教傳入峨眉後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廟,峨眉山被尊為普賢菩薩道場後,全山由道改佛。近兩千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成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的佛教聖地。

普賢菩薩所踐行的是以智慧上求無上佛果、以慈悲下化無量眾生的菩提道,由於難行能行,不輟不止,因而意味著「大行」。

經中說菩薩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而且純一妙善,所以稱作普賢。

弘一法師讚歎曰:「願得普賢真願行,常樂利益諸眾生。」

普賢菩薩的啟示意義在於,生命重在踐行。

要向難處行。人生的磨難本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順境固然讓人歡喜,但也掩蓋了許多問題。身處逆境才能發現問題,從而進行自我完善。

人生所經歷的挫折,決定了一個人能達到的高度。遇到困難時,恰恰也是最好的增值期。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汲取經驗,收穫成長。

要向寬處行。要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在做事時留有餘地。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這也正如諸葛亮所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不管環境怎樣惡劣,都能明確自己的目標,並為之不懈奮鬥,再難也不中斷,再苦也不停止。

普陀山——觀音菩薩:大慈悲

普陀山是世界聞名的觀世音菩薩的應化道場、佛教聖地,位於浙江省舟山島東側,屬於舟山市。

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素有「震旦第一佛國」的美譽,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唐咸通年間,日本僧人慧鍔在五台山請得觀音聖像,經普陀蓮花洋時,突然哪裡都是鐵蓮花,船不能通行。

慧鍔以為觀音不肯東渡去日本,他於是將這尊「不肯去觀音」留下。

這就是山上供奉的第一尊觀音,慧鍔也被奉為普陀山第一代祖師。

兩千多年來,觀音菩薩被世人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以至於「家家彌陀,戶戶觀音」。

《妙法蓮華經》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其解脫。」

觀世音菩薩象徵著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因此稱為大悲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還需要智慧,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另一個名字「觀自在」就是表其智慧之德。

慈悲與智慧,本來不可分離,有智慧才有慈悲,有慈悲才體現智慧。

佛教說「空」,但如果執著於空就是頑空,與覺悟就遠了。

對治頑空的辦法就是慈悲,為人拔苦,給人快樂。在這個給予的過程當中,才能領悟真正的快樂。

讓別人快樂是慈悲,讓自己快樂是智慧。

能夠領悟讓自己快樂的智慧,也就懂得了慈悲。

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她做好事,是不求任何回報的,只要在危難之中稱一聲菩薩的名號,你實時可以脫離苦厄。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都能化作觀世音菩薩一樣給予他人幫助,生起恕人之心念、助人之善念的那一刻,人人都可以是菩薩。

五台山——文殊菩薩:大智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中國佛教寺廟建築最早的建造地之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

五台山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稱。

五台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組成,據說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以及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文殊菩薩,全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文殊菩薩智能、辯才第一,「智慧超群,洞悉般若」為眾菩薩之首,稱「大智」。

常見的文殊菩薩聖像頭戴五髻寶冠,象徵內證五種智慧;手持寶劍,象徵用般若智慧斬斷一切煩惱;騎乘獅子象徵以獅子吼音說法,震醒迷惘眾生。

據說,登上五台山虔誠禮拜五方文殊,能夠幫助人們開啟智慧,放下執著,擺脫名利的束縛,離諸苦惱,開啟人生的大智境界。

倘若我們自以為很有知識,不去認真思考、深刻領悟宇宙的真諦和人生的意義,那麼,即使天天朝拜五台山,又怎麼能見到文殊菩薩呢?

須知,菩薩並不是神,而是具有極高精神境界的人。我們每個人,只要具備宏大的願心、寬廣的胸懷、高度的智慧,並真心誠意付諸實際行動,就已經在成為菩薩的道路上行進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奇文《心相篇》中一句箴言,道出了長壽的秘訣
一生最好的修行,就藏在這四個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