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吃奶頻繁,抱著媽媽一放下就哭,是沒有吃飽?依賴撒嬌了解下

寶寶吃奶頻繁,抱著媽媽一放下就哭,是沒有吃飽?依賴撒嬌了解下

有很多家長都很頭疼帶孩子,總是認為十分的繁瑣和複雜,其實,孩子也是很有規律的成長,只有家長的合適培養和引導,才能讓孩子的成長更加規律、穩健。

自己寶寶的餵奶問題,讓媽媽頭痛不已

小源的母乳特別好,每次喂孩子總害怕孩子嗆到奶,可每次喂完奶卻不能放下孩子,寶寶總會哭泣,還非要繼續抱在懷裡,才能停止。

小源沒有辦法只好再次抱起,繼續給孩子餵奶,但孩子也只是玩耍的吃一些,似乎不吃就會很不舒服似得,這讓小源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難道孩子生病了?

反覆幾夜都是這樣度過,家長被弄得精疲力盡,只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在經過檢查後得出結論,沒什麼,就是好玩兒,餓了,沒有很好的進食習慣。

這時的寶媽才想起來,每次自己喂孩子時,孩子奶奶總要過來看看,很是尷尬,但老人家喜愛之前溢於言表,婉言勸說幾次無效後,只能放任不管了。

但孩子卻在每次吃奶時被其他事物吸引,總不能專心的吃奶,寶媽只好增加餵奶次數,久而久之,孩子就培養成如此的進食習慣。

沒想到,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影響,開始孩子只是白天習慣邊吃邊玩兒,後來連晚上都需要寶媽抱著哄睡才可以,著實愁人。

其實,這樣的事例在我們身邊很是常見,很多新手寶媽對於照顧孩子還不得要領,就會在培養孩子習慣方面走一些彎路。

寶寶吃奶頻繁,抱著媽媽一放下就哭,是沒有吃飽?依賴撒嬌了解下

1.孩子可能有隱疾

寶寶剛出生的階段,身體每天在不斷發育中,很多身體器官還未發育完全,比如腸道、牙齒等。當寶寶腸道有長氣或處於長牙期,都會引起身體不適,導致哭泣。

此時需要寶媽做到,每次喂完奶後要排出孩子腸胃中多餘的氣體,就是拍奶嗝,不要讓脹氣停留在孩子的身體內;

還要在孩子長牙期注意口腔衛生,適當使用磨牙棒,緩解孩子的不舒服;

還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身體變化,隨時發現孩子的問題所在,做到這些也就絕大程度上,杜絕了孩子哭泣的可能性。

2.依賴母親,撒嬌

有些寶媽是自己獨立帶孩子,這樣的寶媽會讓寶寶長時間只面對自己,寶寶會格外依賴母親的陪伴,如果寶媽的稍微離去,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

因此,寶媽在獨自帶娃時,也要時常帶孩子外出或者見見自己的朋友,不要讓孩子過於依賴母親一個人。

3.沒有吃飽

有些寶寶比較貪玩,就像前面故事中的主人公:小源的寶寶,受到外界的影響,沒有吃飽也會不停哭泣。

怎樣解決孩子老哭不能放的毛病呢?

1.培養良好的餵奶習慣

習慣決定行為,培養孩子良好的吃奶習慣,可以很有效的幫助寶媽順利帶孩子,主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固定時間母乳餵養;保持環境的溫馨、安靜、獨立;關注寶寶進食情況;注意拍好奶嗝;餵奶後要注意防止孩子溢奶情況,

2.注意孩子身體情況

寶媽要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排除孩子胃脹氣、牙齦發炎等情況,才能保障孩子可能不是疾病導致的哭泣,這時就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狀況,安撫孩子情緒。

比如:孩子是腸胃脹氣,可以在孩子排出奶嗝後,在腹部順時針按摩,幫助孩子排氣;孩子如果出牙可以適當使用磨牙棒。

3.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僅是想撒嬌時,要注意不能放任孩子這樣的生活習慣,當排除孩子身體不適的情況後,要適當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

用有響聲的玩具吸引孩子注意力;給孩子聽舒緩音樂;陪孩子唱歌、畫畫、做遊戲等等。

孩子的習慣均來自於家庭的培養,想讓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因此,家長們要學會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芽媽媽 的精彩文章:

李玫瑾教授:孩子睡覺時有3個舉動,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更高!
「孩子早餐只能吃雞蛋牛奶」,被批判崇洋媚外,是否有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