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他失去這樣東西

心理學: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他失去這樣東西

每個人都有很多煩惱,有的人一直處於抑鬱的狀態,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有的人整天焦慮不堪,為瑣事煩惱。有的人總是小心翼翼,生怕別人責怪自己。有的人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導致身邊一個朋友都沒有。

造成這些現狀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這所有的事情都讓個人感受到無邊的負面情緒。

很多人其實都有一些心理障礙,只不過沒有經常表現出來,或者表現的方式比較隱蔽,連自己都沒察覺到。

他們不願意去尋求心理諮詢,認為自己沒有精神疾病。

其實,並非只有患精神障礙的人才能去看病,如果感覺自己一段時間內心境一直處於消極狀態,自己卻無能為力,那麼就可以進行心理諮詢。

各種心理障礙都深刻體現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我。

什麼是自我?

在我們青少年的時候,我們常常自省:我是什麼樣的人?我的特徵是什麼?別人如何評價我?

這種現象經常能從青少年的筆記本和日記中看到。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在這個階段,如果經歷了不好的事情,或是受到了不良的教育,自我意識就不會得到正常發展。

因此,成年之後所表現出來的焦慮、緊張、抑鬱等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青少年期自我意識沒有良性發展的結果。

自我意識包含著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一個人對自身的連續性、同一性的認識,這個認識包括認識成分、情感成分和品行成分。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概念良好發展,首先,他會用抽象的詞語來形容自己,而不會用碎片化的、具體的詞語來描述自己。

其次,人們描述自己的時候更加全面,即使是與自身相矛盾的成分,人們也會將其整合成一個具有邏輯性與連貫性的統一體。

最後,人們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籠統地描述自己,會根據情境,如學校、家庭等情境的不同來描述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特點。

因此,成年以後所表現出的各種心理問題的起因,或許正是自我概念沒有得到良性發展。

這類人通常會對自己感到很疑惑,無法將自己的態度與行為相對應,或認為自己是人格分裂者,在不同時候、不同場合所表現出的心理與行為都不同。

自我意識包含著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與個體認識能力發展相關的一種自我意識的表現。

這是一種包含社會行為準則的知識和主觀經驗的複雜的心理和行為,具體指個體對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評價。

因此,心理障礙或許是因為青少年期沒有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

一些人對自己的評價還停留在小學階段,總是根據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進行自我評價,缺乏內省性。

他們不愛思考,很少對自己的特徵進行整合,生活總是指向外部,極少體驗自己內心的情感,因此他們的自我評價往往是不準確的、幼稚的。

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提出了自我同一性這一概念:自我同一性是個體在特定環境中的自我整合與適應之感,是個體尋求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能力,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

瑪西亞將自我同一性分為四種狀態:

1.同一性擴散,是指個體既沒有探索,也沒有自我投入

2.同一性早期封閉,是指個體沒有探索,但作出了自我投入

3.同一性延緩,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同一性危機之中

4.同一性完成,是指個體進行了探索也做了自我投入

對於心理障礙者來說,他們的不良情緒可能是因為處於同一性延緩之中所導致的。

他們剛剛開始思考自身的發展、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同時又為外界不愉快的事情所困擾,他們經歷著內外雙重的打擊。

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同一性延緩,它使人們處於危機之中,但同時又帶給人們希望。

只要個體堅持不懈地回答有關自我的問題,只要個體不懼外部世界的威脅,坦然面對,那麼一旦度過了這個時期,人們就會變得強大起來,到時候,生活中的一切困難我們都能自如地應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總是捨不得用遊戲里的消耗品,其實是一種病態心理
心理學:如果努力有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