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國神話之少兒神:後生可畏也

中國神話之少兒神:後生可畏也

兒童節快樂

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又到了,貧道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想著如何給各位微友送禮物。耳旁音樂聲漸起:你還是充錢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然鵝!畢竟時光一去難倒回!所以保持一顆童心才是最重要的。今天要講的這位天才神仙也是很應景兒!那就用他來祝天下葆有童心的人們,節日快樂吧。

我們這個民族,向來不缺天才,但奈何總是天妒英才;餘閒時,翻古書,看到一個個聰慧的天才早夭的故事,不免讓人掩卷沉思,究竟是怎樣一種天才,居然天才到了連天都妒忌的程度?

說到天才,大家可能一下字就想到的是:曹沖稱象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兩個確實是天才,但天才得還不夠,還有一種天才,是被封了神的天才,甚至是聖人之師,他就是項橐。

《三字經》記述:「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後世尊項橐為聖公,就是記錄了孔子拜項橐為師的事。

明代《小兒論》記載了他和聖人孔子辯論的內容:小兒曰:天上零零,夫子知有幾星?子曰:適來問地,何來談天。小兒曰:地下碌碌,知有幾屋?子曰:只論眼前,何得談天說地?小兒又曰:若論眼前,眉毛數得有幾莖?夫子不答而去,後有後生可畏之語。

但項橐的成神經歷並不僅僅因為他能難倒孔子,這也與他得早夭有關。相傳,項橐年僅十歲,便夭折而亡,如斯神童,不得不引來人們一片惋惜。所以他死之後就開始神化他,被稱為「先聖大王「和」小兒神「。

這種神化自有其內在的民族基因,第一,我們確實喜歡具有天才性的孩子,第二;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神化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若有所期。所以在秦漢時已經開始給項橐蓋廟供奉。到了明代,項橐更是得到了更廣泛的祭祀和崇拜。

明《雙槐歲鈔》:保定滿城縣南門有先聖王大王祠,神姓項,名橐,周末魯人。年八歲,孔子見而奇之。十歲而亡,時人屍而祝之,號「小兒神「。

這段記載很簡明扼要,就是一個魯國的小孩,八歲時見到孔子,孔子誇他是天才,然後十歲他就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叫他「小兒神「。細思極恐,聖人剛剛才誇讚了,就死了,像不像現在的」捧殺「,或者說,遇見孔子的那一刻,他靈光乍現,神靈附體,難倒了孔子,但也泄露了天機,但天機不可泄露也,所以上天又把他收了回去,但老百姓卻記住了他靈光乍現的一刻,然後把他神化,希望靈光乍現能夠具有一種永恆的屬性。

從這個層面上說,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有靈光乍現的那一刻,但因為不為人知也,再加上我們並不自知,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發現自己的天才。於是我們渾渾噩噩的活於眾生之中,顯得也並無不同。當然了,這也最多也是一種猜測和揣度,所以這更需要一種毅力,去克服「非天才「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摧殘,進而找到一種更為溫柔的方式,與世界講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真道士梁興揚 的精彩文章:

怎樣分辨道士真假?
神仙坐騎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