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虛煩不眠,驚悸不寧,心虛膽怯眠不安,虛煩不寐溫膽湯

虛煩不眠,驚悸不寧,心虛膽怯眠不安,虛煩不寐溫膽湯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安眠的好方子——溫膽湯。

用於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證。

症見

虛煩不眠,驚悸不寧,或嘔吐呃逆,苔膩微黃,脈弦滑。

膽胃不和痰熱內擾,大家分析分析有幾個關鍵點?

膽、胃、痰、熱,四個!說好了這個方子可以安眠,「內擾」是不是忽略了?

內擾,擾動的是神——心神,所以見到虛煩不眠、驚悸不寧。

不眠就是睡不著多伴有心煩,不寧就是不安定多伴有心悸,這不都是「心」的事情嘛,有個詞叫「心神不寧」。

虛煩是啥不好理解,我們不妨試試從它的反面「實煩」入手。這裡需要聲明一下,中醫學裡沒有「實煩」就叫煩,只有虛煩才特彆強調加個「虛」。

實煩、虛煩,雖然就加了一個字,但就好理解多了,一個「有」東西,一個「沒」東西。

舉幾個例子來說,大家結合下平時的體會,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

下樓梯不小心崴到腳了,出個門不小心被自行車撞到手了,受傷的地方開始是紅腫然後就紫暗,晚上睡不著多半就是因為疼痛,這是實,是瘀血。

感冒沒注意加重了變成肺炎,胸悶胸痛、咳嗽厲害、吐不完的黃濃痰,晚上睡不著多半因為感覺氣管里總有痰吐不出來堵得慌,這是實,是痰濁。

吃多了不消化睡不著,水喝多了一翻身感覺肚子里都有聲音,這是實,是飲食。《素問·逆調論》里說「胃不和則卧不安」。

幾天不大便肚子脹,胃口不好吃什麼都沒感覺,又或者尿排不出去小腹急脹,這是實,是糞便。為什麼睡前、起來之後上廁所,你完全可以想像一下,睡前憋著一泡尿是什麼感覺。

最後一種就好理解,也常見的多,高熱、煩躁睡不著,就好比夏天睡眠時間也比別的季節少,這是實熱。

通過上面這些例子,相信大家對「有東西」的「東西」有了直觀的認識。那跟他相反,沒有這些東西,導致的「煩」就是虛煩。

就好像看某個人就是不順眼,找原因沒有,反正就是一種「感覺」,沒有證據。

這個煩是熱,你看「煩」字都有個火了,這很明顯的提示。

這個虛實痰,痰有「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兩種。

喉嚨不舒服一吐有痰,感覺有吐不完的痰,這是「有形之痰」,叫視之可見、觸之可及。即使不吐出來,我們一聽說話的聲音沉悶,咳嗽重濁,有的時候感覺跟拉風箱一樣呼哧呼哧的,拍拍他的背感覺都不清亮,這是「有形之痰」,叫聞之有聲。

「無形之痰」是根據癥狀和體征來推斷其存在。說的好像有點「扯」?

舉例來說,咽炎喉嚨不舒服,感覺有痰堵在那,吐痰沒有、做喉鏡也沒發現問題。又比如,體檢發現肝囊腫、腎囊腫,這在以前屬於看不見、摸不著的,屬於無形之痰;不妨再想想,身體里長個腫瘤,為什麼會有一個「實體」,按中醫的說法就是痰、瘀血。再比如,身體有時候會有個包塊,圓圓的、不紅不痛不癢,我們也是按照化痰的方式來治療。

簡單的總結下,吐出來有痰最好判斷,沒有直觀的就靠推斷。

現在回頭來看看上面的癥狀,沒有強調吐痰吧(有痰也不影響這個方子的使用)?所以說的是虛煩!

我們怎麼推斷出來有痰呢?嘔吐呃逆,苔膩、脈滑。

嘔吐,我們一般叫「噁心」嘔吐,為啥噁心?可以想像肯定是有什麼東西令你不爽了,這就是痰。就跟你早上刷牙噁心一樣,然後吐口痰,就舒服多了。

我們說「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有用的叫「氣血」,沒用的就叫「痰飲水濕」呀。都是同樣的原材料,幹得好就能賣出去,幹得不好就是殘次品。所以「脾胃為生痰之源」,胃乾的不開心了就吐出去,這叫胃氣上逆,嘔吐、呃逆就是「上逆」。

苔膩是體內有痰濕的表現,因為舌苔是胃氣上承的表現,胃裡不幹凈,舌頭自然不幹凈。有熱自然就是黃膩,脈滑也是有痰的反映。

肝膽主疏泄,就是交通警察,幫助氣在身體里正常運動。一堵住了就會有各種問題,各種不知道的稀奇古怪的問題,各種八竿子打不著令你感覺毫不相干的問題。所以朱丹溪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

了解更多中醫養生中藥本草基礎知識

搜索微信公眾號:一味本草

加關注

公眾號推薦

《素問》中說「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焉是這裡的意思,就是說,膽公正,做出決斷。膽小的人怕事,畏首畏尾,猶猶豫豫;膽大的人不說靠不靠譜,至少乾脆、鎮定。

所以上面說「驚悸不寧」,驚是膽、悸是心、不寧是痰熱。

平時一驚一乍,總感覺有什麼沒幹、不放心,晚上睡不好、不踏實,可能還有點痰,一看舌頭膩,用溫膽湯就很合適了。

藥物組成

半夏9g、竹茹9g、枳實9g、陳皮12g、甘草5g、茯苓5g。

治痰先治氣,半夏燥濕化痰,又能和胃降逆,氣順則痰降,為君葯。

「脾胃為生痰之源」,陳皮理氣和胃、燥濕化痰;茯苓健脾利濕、濕去痰消;甘草益氣和中,這三個葯健脾助運以絕生痰之源。

一個燥濕,太陽曬一曬;一個利濕,利尿排出去;一個益氣,加快空氣流動。這個搭配,就倆字,講究!這也是化痰的經典方——二陳湯。

竹茹清熱化痰正對虛煩不滿,還可除煩止嘔適用嘔吐呃逆。茯苓還可寧心,用於驚悸不寧。

主要癥狀都照顧到了,太暖心了。方名「溫」膽,意思就是恢復清凈。不清凈就會煩躁影響決斷,選擇困難自然驚悸,心靜神安自然「溫和」。

枳實降氣化痰,開結散痞,是半夏的加強版。古人說「有沖牆倒壁之功」,就好像大洪水來了,房子啥的不堪一擊。所以你看呀,開結、散痞,這多狠吶!

煎服的時候還可加上生薑、大棗,用來調和脾胃。本來就嘔吐,需要安撫下脾胃;再有生薑也可以化痰,單用就有效;最後半夏有毒,生薑可以監督它,緩和毒性。

這個沒有中成藥,您有需要只能自己去藥店配。除了內服,還可以外用泡腳,尤其是睡前有助於安眠。

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半夏、枳實、陳皮都可以化痰,偏於燥濕化痰,所以血虛的人不適合。血虛就是缺水呀,那身體不就是乾燥狀態,再用燥葯,那受不了的。

血虛也會導致失眠、心悸,叫血不養心、血不舍神。

我們可以加點人蔘3g、酸棗仁3g、五味子3g、熟地3g、遠志3g。

人蔘補氣生津助心、酸棗仁養血安神入肝、熟地益腎填精走腎,津血精並補、心肝腎同調,這搭配就兩個字,大氣!

熱就會躁動,加大消耗,用點酸的葯收斂安定,還可以幫助生津,就是酸棗仁、五味子的「酸」之用。

而且五味子兼具五種味道可以入五臟,人蔘補五臟,一補一斂,這搭配真是無可挑剔。

茯苓是健脾寧心安神,遠志直接入心安神益智開竅。而且這遠志是甘草水煮過的,安神效果更好。

加了這五個葯正好十個葯(溫膽湯的甘草在合併入遠志的製作),叫「十味溫膽湯」,用於心膽氣虛痰擾證。

出自《世醫得效方》,您一看這名字,用了就有效,多麼自信!

和溫膽湯比,直接突出了「心」,前面還是神擾,是隱藏條件,要自己揣摩。症見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夢寐不詳,遇事容易慌張、晚上做噩夢。

和溫膽湯比,作用更全面,加強了補益之力。症見短氣心悸、心虛煩悶、坐卧不安。

這個有中成藥,真是好極了。

推 ? 薦

原價:199元/30小包/1盒

粉絲價:99元/30小包/1盒

即可購買

一盒30小袋

買2盒減15元

3盒送一盒同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味本草 的精彩文章:

學一味本草:生地,滋陰首選!
陽虛體寒的人,夏天一定要喝這些茶,少生百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