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元弗山人的世間法修行感悟(二)

元弗山人的世間法修行感悟(二)

文章導讀:

一、由唯識宗心法得來的啟發。

二、煩惱即菩提的重新理解。

朋友圈消息一(由唯識宗心法得來的啟發):

真心話,我想給南懷瑾前輩磕個頭,他老人家那篇關於唯識宗心法的講解,真正啟發了我,我知道自己這些年修行卡在瓶頸的原因了! 詳細講解一下,分享給有緣人。

我一直認為,修行是元神的事兒,把識神壓下去,元神就「顯」了。所以我覺得,入靜嘛,識神應該安靜,當你知道自己剛才入靜了,你就已經脫離了入靜狀態……

不能說這個概念是錯的,但是偏離了重點,這樣容易落入「頑空」(純粹的虛無)。識神的安靜不是方向,元神出來進入修行狀態才是修鍊。

安靜,只是識神的一種狀態;知道自己入靜,是元神才有的感知力。時時知道自己在入靜,但是心中不起任何想法念頭,才是元神顯現並且在修行,這才是真正的修行:這叫「心如太極」。道,亦在是矣。

用佛學來說,比如念佛,思想中佛號不停(口中念是配合,不可有口無心,或者口中念佛時心靈靜靜地聽自己念佛),這只是你的一種狀態,佛學叫「相分」,你時時知道自己在念佛,才是自性的圓明覺性,佛學叫「見分」。

如南師說的,雖然二者仍都是分別心,但修行就要在見分上下功夫。你念佛在心中打成一片,沒有任何雜念妄念,佛號就是你的自性,圓融無二,是一個。你時時知道自己在念佛,這種「知道」,就是文殊菩薩在《楞嚴經》上向我們末法眾生推薦的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反聞自性。

落到武術內功上,之前我講太極拳時說過,聚集丹田真氣,用識神配合呼吸想像天地靈氣進入丹田,效果不一定好,要看你的慧根和天賦。采外界真氣怎樣效果好呢,用元神狀態,就是你要心裡明確知道自己在呼吸時採氣,但這只是一個你身心的狀態,你在「觀看」這個狀態。。

這個不容易,我是用身體來分散識神的妄動,比如中午時採集日精之氣,調身調息調心之後開始,吸氣時,我食指微微勾起,彷彿無形中、冥冥中引領著虛空中無處不在的太陽真火進入天目穴。呼氣時放鬆,食指微微伸直,彷彿在引領天目中的陽氣沉入下丹田……但要保持心靈寧靜,太陽真火進入天目並沉入丹田,不是自己在努力「想」,而是自己在旁觀這個過程。

就說這麼多吧,越說的多越容易表達不清,頭上安頭,反而迷惑。諸君自悟吧,悟到得道。福生無量天尊!

朋友圈消息二(煩惱即菩提的重新理解):

我最近對於「煩惱即菩提」有了新的理解。我業障很重,早些年的修行是這樣的:我念佛,腦海里常常有個聲音罵佛,念不下去了;我鍊氣,一采日月精華天地靈氣,意念中就出現各種污穢之物,感覺採到的就是穢氣,或者老是有意念在採集我摯愛親人的生命力,練不下去了……

這些年想了種種辦法,可以說有極大的好轉。但是最近,我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首先說個概念,我們腦子裡的種種念頭,包括身體的狀態,乃至身邊眾生,山河大地,好的和壞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是「相分」(先不解釋這個佛學唯識宗的名詞,明白其代表的含義即可),而我們對這些存在的感知力,叫「見分」(同樣先不多解釋)。

比如說,我們腦子裡的念頭,一個接一個,這些念頭本身叫相分,你知道這些念頭的含義內容,叫見分。我們呆坐的時候,腦子裡也沒停止念頭,但很多時候,我們也不知道剛才自己在想什麼,這就是相分存在,但我們失去了見分的感知力。如果我們回憶起來剛才想的內容,那就是見分又起作用了。

(敲黑板)注意,見分的感知力,從何而來?從我們本真圓明的自性而來。煩惱是什麼?是相分。菩提智慧是什麼?是見分。因為菩提智慧來自自性。所以見分的感知力,屬於自性的覺照力。此段內容先說到這裡,再說的話,不學佛的朋友會覺得不容易理解。

那麼,我是怎麼解決煩惱的呢?比如念佛,我是金剛念法(默念),思維中的佛號,是相分,我知道自己在念佛,是見分。如南懷瑾前輩說的,修行要在見分上下功夫。我默念的每一句佛號,我都清楚的知道,就是自性覺照力不失,念佛的效果最好。當我腦子裡出現罵佛的聲音時,我明白這句髒話也是相分,我用見分去觀察它,也就是去覺照它,這個妄念就停止了,也不再出現了。

以前金剛法念佛,我需要閉眼,因為睜眼時外界情景會分散注意力,我的心神就散,感覺念佛效果不好。但是現在不同了,我睜眼也可以念,走路也可以念,只要用見分去觀察思維中的佛號,清楚地知道每一句就可以。採氣同理,我採的氣,腦子裡邪惡的想法,都是相分,我用見分去觀察這個過程,不該出現的東西就不再出現了。

或者我有煩惱了,心中因為外緣滋生嗔怒的情緒,或者吃不好睡不好身上有難受感痛苦感,我以前都是用深呼吸、誦咒等方式,需要一段時間來化解,惡緣現前時,甚至要過一兩天才能化解……現在不同,這些煩惱都是相分,我用見分去觀察它們,心中迅速安寧下來,甚至不自覺地對這些煩惱報以一笑。

煩惱即菩提,菩提在見分。祝大家閱後即得,福慧雙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弗道苑 的精彩文章:

梅花易數+奇門遁甲+璇璣卦法:生活中的一些占卜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