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以「包羞、匪、三、十」為例,談現今《周易》注釋中的問題:四、字義問題

以「包羞、匪、三、十」為例,談現今《周易》注釋中的問題:四、字義問題

四、字義不符合所處時代,用今之字義解古之字義

2、羞:以否卦「包羞」為例;

否卦六三:包羞」中「」現今一般解釋為「羞辱、恥辱」或「美味、熟肉」,我認這兩種解釋都是不準確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的字形變化過程:

」的本義是「進獻」。《說文解字》「羞,進獻也;從羊,羊所進也」。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近似,左邊是(羊),右邊是(手),左右結構,象手持羊作進獻之意。有的金文改為上下結構,(羊)在上,下為(雙手),雙手持羊作進獻,進獻義更加明顯。(PS:羊性情溫順,古人的祭祀與日常生活都跟羊有密切關係。羊常被視為吉祥的象徵,《說文解字》「羊,祥也」。)

」味道鮮美,故「」同時有「美味、鮮美」之義,與今天所見的「饈」同義。

春秋戰國時期,「」的上面的「」的一豎與下面的「」聯通,聯通的「」的字形與「」同,此時古人將「」理解為「羊丑」的上下結構,由此賦予「」新的字義,也就是我們現今熟知的「羞愧、慚愧、羞辱」義。

小篆時期,「羞」的寫法將錯就錯,直接變為上「羊」下「丑」的上下結構;隸書承襲小篆的寫法,一直發展至現今的楷書寫法。

PS簡體字「」對應兩個繁體字,分別為「」和「」。(繁體)的甲骨文、金文寫作,像手指彎曲用力揪東西,是「」的本字,表示「揪扭」。「」字中「」為「祥、美好」;「」(繁體)為「揪扭」;合在一起,象不好意思面向「祥、美好」,由此賦予「」新的字義「羞愧、慚愧、羞辱」。

由上,我們應該了解到否卦六三:包羞」中「」應為「進獻」義。

六三:包羞」講的是:把進獻的東西包裹好。三爻是小人之爻,爻辭講說,即使是(亂世),平常百姓也應該把需要交納的貢賦準備好,要安守本分,交納貢賦。西周是「因井田而制軍賦」,實行田制與兵制相結合,兵農合一的辦法,百姓平時向統治者交納貢賦,戰時有服兵役的義務。

PS:明末李自成起義口號「迎闖王,不納糧」,納糧交稅是封建社會數千年來的定規,無論哪一朝哪一代,皇帝姓什麼,農民都得向官府納糧。但「迎闖王」,竟可不納糧,可以想見農民會多麼高興、多麼擁護「闖王」。)

否卦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講說:(亂世)時,小人包承(接納承受)則行事亨通、吉利;大人不包承(接納承受),主動改變(亂世)則行事亨通。

二爻講說小人要接受亂世,忍受亂世,只有這樣才會亨通順利,故到了三爻就講小人如何「包承(亂世),那就是「包羞」,安守本分,交納貢賦,納糧服役;等待大人來「休否」(否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這也是同人卦九五:同人,先號啕,而後笑,大師克相遇。」的內涵。

3、匪:以屯卦「匪寇,婚媾」、比卦「比之匪人」為例:

匪:假借為「非」,表否定;?匪在帛書中都寫作「非」;匪:古時常假借為「非」,表否定。,直到明清時期才有現今大家熟知的「強盜,搶劫財物的壞人」之義,在此之前是沒有此義的。

4、三、十:以《周易》中出現的「再三瀆、三人來、三百戶、三驅、三日、三歲、三年」等、「十年、十朋之龜」等為例

」在《周易》的卦爻辭中都為數量詞量詞,為「」義;「三人」為「多人」,「三百」為「幾百」,「三歲、三年」 為「多年」。

」在《周易》的卦爻辭中都為時間詞,為「」、「」義,表示時間久時間長;「十年」為「長久的時間」、「非常久的時間」;「十朋之龜」中「」也為「」義,以後再其爻辭中再詳細講述。

下節內容:

五、不知古字之簡寫、略寫,用簡寫、略寫之字解

1、原:比卦「原筮,元永貞,無咎。」為例;

2、包:泰卦「包荒」、否卦「包羞」、姤卦「包有魚;以杞包瓜,含章。」為例;

3、言:需卦「有言,終吉」、師卦「利執言」、漸卦「有言,無咎」為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梓歸 的精彩文章:

「關注」佩洛西,「美麗的風景線」,請你們自己獨享好嗎?!
(上-下)淺談現今《周易》注釋中存在的錯誤,及應如何準確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