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自私是一個人最高階的精神追求,越是自私的人,越快樂

心理學:自私是一個人最高階的精神追求,越是自私的人,越快樂

每個人都希望過得開心、快樂,能夠無憂無慮地生活。

那麼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要追求快樂?

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結構理論,他認為,人格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唯一的、人生來就具有的部分,遵循快樂原則,代表著人最原始的慾望,要求立刻滿足個體的所有需求。例如,人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覺,這就是本我在人格中所起的作用。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人有不同的需要,這些需要之間有先後順序和高低層次之分。

他認為需要分為七個層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識與理解的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從弗洛伊德的角度看,人追求快樂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追求快樂的心理傾向,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力比多指向何處,人就通過什麼獲得快樂。

從馬斯洛的角度看,人追求快樂是因為人有需要,當一個又一個的需要被滿足,人就會產生滿足感,繼而感到快樂。人追求快樂是無止境的,因為人的需要是有層次的,當個體低層次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又會開始追求高層次的需要。

在現實生活中,「自私」是一個負面辭彙,自私的人往往會受到大家的厭惡。

其實,人們普遍具有自我價值保護傾向。

自私可以說是人的本性,是一個人最高階的精神追求,越是自私的人,越能夠獲得快樂獎賞,與此同時,他們也會遭到唾棄。

特定社會文化和資源兩難

我們國家是一個主張集體主義的國家,任何有利於集體的行為都會被讚頌,而任何損害集體的行為都會被批評。

如果世界上有無窮無盡的資源,那麼自私不會受到任何人的批評,但是關鍵在於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人們在為自己著想的時候往往會與群體之間發生衝突,即「資源兩難情境」。

在面對這種問題時,有些人選擇遵循社會規範,放棄自己的利益,保證群體的利益。而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則會不顧群體的利益。

因此,在資源有限、社會規範要求人服從集體利益的時候,人們的自私行為就是建立在其他人的損失之上,就會受到唾棄。

自私與其他人格特質之間形成了聯結

一談到自私的人,你們能馬上在頭腦中想像出他的其他特點嗎?

相信不少人馬上就能想出很多負面詞語,例如冷漠、猜疑、吝嗇、貪婪、孤僻等。

其實這是因為很多自私的人往往人品不好,在暴露自私的同時總是表現出這些伴隨性的特點,經過多次,自私與這些特點之間形成了聯結,以至於人們一想到自私頭腦中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出其他的負面信息。

活動者——觀察者效應

這是指人們在對行為進行分析時,往往傾向於把自己的行為歸因於外部因素,把別人的行為歸因於內部的穩定特徵的一種現象。

別人自私的時候,我們會認為他很不堪。但是自己自私的時候,我們會找借口保護自己的自我價值,為自己的行為開脫。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私的時候,而且還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總拉著父母帶我們去買我們想要的玩具或者其他東西。

有時候價格很貴,父母露出不情願的表情,但身為小孩子的我們不依不饒,非要買到手才肯罷休,父母拗不過我們,只好依從。

情侶之間,有一些人仗著對方喜歡自己,有恃無恐,生氣的時候破口大罵、絲毫不在乎對方的感受,一心想著把憤怒發泄出去。或是什麼家務事都讓對方干,自己樂得輕鬆,時不時指點兩句。

自私,固然能給人帶來快樂。

但人是社會人,人的本質是社會性,人不可能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視他人利益於不顧、視社會規範於不顧。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自我遵循現實原則,保護本我免受傷害,在可能的情況下滿足本我的需要,而超我遵循道德原則,為了遵循道德規範,它會延遲本我獲得滿足甚至不滿足。

連我們人類本身都具有控制、抑制自身慾望的機制,所以作為一個社會人,又豈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因此,為了讓自己快樂,每個人都應該自私,但是不能過度。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一個人,問他這5個問題就夠了
你比鏡子中的自己至少丑30% 心理學家解釋你不上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