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待人處事」的最高境界,《道德經》早就告訴過我們了!

「待人處事」的最高境界,《道德經》早就告訴過我們了!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範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道、德、經,三字合起來是說,有一個亘古不變的大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為萬物之所宗。人行於道上,則能有德。聖人闡述這個道,以及告訴人們怎麼把握它,行道積德以蓄天下。

1、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譯釋】無論如何化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難以消除的余怨,這怎麼能算完善?所以聖人待人即使被傷害了,也不會利用有利的地位去報復。有德的人只給予別人而不向別人索取,這就像拿著契約卻不去逼債一樣。

與人相處,如果不能寬容,那麼你就難免處處樹敵,寸步難行。而在老子看來,不計舊怨還不是寬容的最高境界,真正懂得寬容的人在放棄報復對方的想法,熱情大度地待人,求的人與人之間的諒解、和諧。

2、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譯釋】萬事萬物都在背陰換陽的環境中繁衍生息,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生成的一團和氣是萬事萬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本。

待人接物少不了這一團和氣,如果你脾氣不好,動不動就怒氣衝天,那就違背了老子的「道」,有可能要吃虧。有了喜怒又能適可而止,《中庸》把它稱作「和」。如果怒氣太盛,就會敗壞內心的和氣。至於事物乖張不順,都是怒氣過盛所致。

《道德經》是老子的心法真傳,理在書中,法在書外。一個「和」字,就是我們一生的功課。俗話說,和氣致祥。不管是一個家庭,一個單位,還是一個社會,和氣都能夠帶來吉祥。和氣,應成為我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為人和氣,處世和氣,以和為貴,才能帶來祥和的生存環境。

3、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道德經·第六十二章》

【譯釋】嘉美的言辭可以使人們互相尊重,良善的行為可以使人們互相感化。

渴望被肯定,渴望被讚美,這是每個人對成就感的需要。

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美好的言語可取得別人尊重,美好的行為可以被人看重。我們從人際交往來看,美好的言語,確實可以讓人敬重。這就是「善人之,善人的一個法寶。

因此,生活中我們應該多去發現、尋找別人值得稱讚的地方,這樣不但能給對方的生活帶來陽光與快樂,你也會因此更受歡迎。

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譯釋】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老子對於積累的認識很深刻,他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由小成大,聚少成多的。

老子的這一觀點很客觀,也很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正如荀子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論做什麼事,若能不斷努力,每次做一點,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只要持之以恆地做下去,總會有所收穫。

5、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譯釋】聖人很懂得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有用之處,以至於沒有人會被放棄;很懂得運用各種東西的長處,所以沒有任何可以丟棄的東西。

悟道的人善於發現每個人的特點,根據其特點來發揮他的作用,所以不會放棄每個人;善於發現每個事物的特點,根據其特點來發揮它的作用,所以不會放棄每個事物;這是不顯露出來的智慧。

道生天地萬物,每個人、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作用。如果每天帶著偏見來看待所遇到的人、事、物,難免會生出各種不順心的情緒,進而影響到學習、工作和生活。悟道的人可以冷靜客觀的看待各種人事物,從而發現他們的特點,再根據其特點來使其發揮他們的最好作用。

V公號搜:大腦幫(Brainlearning)關注!

? ? ? ??? ? ?? ? ? ?點亮「在看",給我鼓勵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腦幫 的精彩文章:

讓人平心靜氣的血清素,如何成為強大氣場的催化劑?
國學大師南懷瑾經典論述:這16個方面你能領悟一半,命運都會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