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父母過度溺愛孩子將導致其適應社會困難,形成巨嬰心理

父母過度溺愛孩子將導致其適應社會困難,形成巨嬰心理

不知何時,「巨嬰」這個詞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當我們認為一個人很幼稚、什麼事都不會做、沒有主見的時候,我們就會稱呼他為「巨嬰」。

很多人之前一直沒有住過校,當他們進入大學,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弄出一些笑話。有的人不會洗衣服,詢問室友「衣服應該怎麼洗」,以至於成為寢室室友四年的談資。

有些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為人處事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處處得罪人。

有些人平時自私任性、特立獨行,但只要遇到挫折,便沒有了主見,總是想著依賴別人去解決問題。

「巨嬰」一詞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表現,但歸根結底是個負性詞語,「巨嬰」普遍受到人們的厭惡。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斯金納將飢餓的動物放進斯金納箱,剛開始動物胡亂地碰這碰那,偶爾前肢撥弄到了槓桿,這時自動裝置就送來食物對其反應進行強化。

在幾次偶爾的按壓槓桿後,白鼠開始頻繁地按壓槓桿,每次都獲得一粒食丸,食物獎賞強化了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

孩子在與父母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幼稚的表現能夠換來父母更多的關愛,父母額外的、無底線的關心就是強化物,強化了孩子的幼稚行為,因此孩子開始頻繁地表現出幼稚行為。

因為他們已經習得了行為——行為結果的聯結,他們知道自己做出行為之後會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

因此,從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的角度來說,「巨嬰心理」就是指在家庭中,由於孩子幼稚的行為所引起的父母的溺愛能夠滿足孩子的需要,以後孩子就會表現出更多的幼稚行為。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心理與行為模式就是「巨嬰心理」。

父母的教養方式——溺愛型

在家庭環境中,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無疑將對孩子人格的發展產生直接的重要影響。

鮑姆林德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四類,其中之一就是溺愛型。

這種類型的父母對孩子充滿了愛和期望,卻忘記了孩子社會化的任務,因此很少給孩子提出什麼要求或者進行控制。

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其人格特點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好衝動、依賴性強、沒有恆心和毅力。

因此,普通人之所以會變成巨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父母的教養方式不當。

一味地依從和溺愛表面上看是滿足了孩子的所有需求,但卻忽視了孩子心理發展的需要,使之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

從教養方式的角度來說,「巨嬰心理」就是指由於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而形成的適應社會困難的人格特徵。

自我防禦機制——退行

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防禦機制,其中之一便是退行。

退行是指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

例如,考研本是一件好事,是個人為了自己的前途而做出的重大決定,但有些人卻因為害怕進入社會,擔心會受到挫折,因此便盲從朋友選擇考研,這種行為就是幼稚的表現。

由於害怕挫折而選擇盲從他人、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而不考慮自身的情況和行為的後果,是退行的表現之一。

因此,從退行的角度來說,「巨嬰心理」就是指個體為了避免挫折而做出與實際年齡不相符的低齡行為。

社會化不足

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過程。

社會化通常是指個體在社會影響下,通過學習社會知識、掌握社會技能、建立社會經驗,並通過自身不斷的選擇和建構,形成一定社會所認可的心理——行為模式,成為社會成員的過程。

社會化是與個性化相對的概念,如果過於強調個性化,就會出現社會化不足的癥候,因此人們在成長過程中要使自身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不能太過於特立獨行。

從社會化的角度來說,「巨嬰心理」就是指由於過於強調個性化而導致社會化不足的現象。

「巨嬰心理」是強化、溺愛、退行和社會化不足共同作用的結果,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如果有人發現自己有上述不良行為,就需要儘快糾正。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受歡迎,其實是因為還不夠得寸進尺
如果你具有這三點特徵,說明你只是「假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