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爭來爭去,你永遠爭不過天!

爭來爭去,你永遠爭不過天!

片尾曲:三寸天堂

簡簡單單做人,無愧於心;本本分分做事,不欺於人。

生活如水,人生似茶。

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何必依依不饒,何必處處計較。

時光短暫,生命有限,與天爭,自不量力,與人爭,負重一生,爭來爭去,到最後不過是一場空。

1

與天爭,自不量力

《尚書》中云:「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

意思是說順應天道而行,便安好;違背了天道,便會招來災禍。

唐朝有位易學高手,名叫李淳風。

一次,唐太宗讓李淳風預測唐朝的命數。

李淳風對唐太宗說:「唐朝的命數大概有三百年,但之後宮中會有個姓武的人奪走李家的天下。」

唐太宗說:「那我便殺盡宮中所有姓武的人,以絕後患!」

但李淳風卻說:「這是李家註定的劫數。不過這個人雖然奪得李家的天下,但還算仁慈,若是大肆殺戮,那後果便不堪設想,更是會禍延子孫啊。」

聽了李淳風的話,唐太宗最終沒有下手。

而李淳風說的那個武姓人,便是後來的武則天。

武則天雖然奪走了李家的天下,但在她死後,還是將天下還給了李家。

唐朝歷經19位皇帝,共延續了289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現在想想,如若當時唐太宗沒有聽取李淳風的話,歷史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

世間萬物都有規律,若遵循規律,自然有好的結果;反之,違背天道,則會招來災禍。

自古以來,有很多厲害的人物,比如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等,這些人物掐指一算便能知道天機,這不是因為他們有廣大的神通,而是因為他們看透了規律,順應了天道。

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

不屬於你的東西,你硬要爭,不過是在強人所難。

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

當你違背了天意和規矩,沒有人能逾越,遲早你會加倍奉還。

所以,做人做事,不要太猖狂,不要昧良心,因為你再強也勝不過天,再壞也瞞不過天。為人處世,要心存善念,凡事要有個度,給自己留條後路。

正所謂人永遠爭不過天,惡永遠贏不了善,這是天意,也是人性。

2

與人爭,負重一生

佛家有這樣一則故事:

相傳幾千年前,有兩個比丘約好每天一起誦經,看誰誦得最好,最妙。

這件事被別的比丘知道了,於是告訴了佛陀。

佛陀知道後,將兩人叫了過來,並問道:「你們兩人是不是約好共同誦經,比賽誰誦的好啊?」

倆人回答:「佛陀,是的。」

佛陀對兩人開示道:「誦經本是為了修行,如果是為了分出勝負,那修行還有什麼意義呢。有了競爭心,就會生出煩惱,不爭,就不會煩惱;一爭,煩惱來了。

佛家認為,人生有三毒,貪嗔痴。

人為什麼會痛苦,又為什麼會煩惱,皆由貪嗔痴而起。

因為貪,所以去爭;因為嗔,所以去抱怨;因為痴,所以放不下。

俗話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世界萬千誘惑,以平常心應對,皆寬心而淡泊,不爭眼前之利,不爭瑣碎之事,自然能雲淡風輕。

無求,自然不爭。不爭,自然無嗔。

無嗔,自然少怨。少怨,自然多福

《尚書》里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的所有,皆難逃脫天道和人道。

古語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簡簡單單做人,無愧於心;本本分分做事,不欺於人。

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得到的好好珍惜,失去的順其自然。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國學經典伴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生活美文 的精彩文章:

一個家庭發達富貴前,往往有這兩個祥兆!
大衣哥家門被踹開,鍾南山「豪宅」曝光:如果世道變壞,便是從欺負老實人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