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家丹道煉養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根源!

道家丹道煉養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根源!

華夏文明是智慧性文明,人世間的輝煌都是華夏兒女智慧的顯現。華夏文明的這種智慧性同時也具有超越性,就是他超越了平常人的認知範圍。例如,伏羲氏仰觀象於天所畫的先天八卦。神農氏觀象於地所作的神農本草經,黃帝中觀人象所作的黃帝內經,老子的道德經等等。丹道修鍊術的理論基礎是《周易》、《道德經》,這兩部經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

丹道修鍊源自身國同治養生思想,是人們在自我意識的覺悟下,對自我生命把持的一種修持方式。即是人的潛意識最深層處理性與感性的覺悟,對人命運的根本改變,由之長生久視是最終極的追求與嚮往。是宋代至現代主流的修行方式,主張內煉成丹(內丹),外用成法(雷法)。丹者,單也,一者,單也。惟道無對,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長生。

自上古時代起,原始的導引術一部分稱為"舞",如《呂氏春秋》所說的"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這就是導引術的前身,導引是我國古代的呼吸運動(導)與肢體運動(引)相結合的一種養生術,這就是導引術的前身。

華夏民族歷代祖先,歷代祖師,所流傳下來的這些經典,這些智慧的結晶,我們別說寫出來同樣的著作,就是我們中間能看懂的人也是微乎其微。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和祖先一樣啊,也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這是因為先祖宗的聖賢在認知這個一陰一陽的世界的時候,他們採用的方式和我們不同,即方法論不同。他們不僅僅是用識神,也就是說,他們不僅僅是用眼睛,耳朵,手和腳等外在的物質手段去認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耳鼻舌身意及工具)而且他們還使用了超越了識神認知範圍的元神和靈性,來認識這個一陰一陽的世界。而現今我們只會使用識神來認知這個一陰一陽的世界,所以古聖先賢所得出來的結論,書寫成的經典,我們現在看不懂,猶如看天書一般,只能汲取裡面部分認知,而不能窺其全貌

而丹道恰恰是讓我們溝通元神和靈,使用元神和靈來認識世界的,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所以說丹道是華夏文明的根源。中華道家修鍊,源遠流長。相傳自中華道家宗祖軒轅黃帝求道於廣成子開始,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歷程。可見,黃帝之前,先民們就已經開始修道鍊氣了。"河圖"、"洛書"正是這一時期光彩照人的金丹大道起源的歷史記錄。開天地人三才整體觀模式,也是貫通古今"易學"的原始模型。

《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易"告訴人們: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但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易"的原理就是一陰一陽的變化,它是宇宙中對立統一規律的精闢描述。易理是金丹大道的理論基礎。掌握陰陽規律,掌握宇宙旋律,掌握人體的節律,是修道鍊氣金丹大道的訣竅。

中華道家的老子、列子和莊子,都精於修養之道。司馬遷《史記》載:"老子一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說明老子很長壽。莊子在其著作之中,己述有坐忘、心齋、導引、吐納、緣督、踵息等修養方法。列子之學,本於黃帝、老子為宗。相傳他曾向關尹子問道,拜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們的真傳,而友伯昏無人。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御風而行。

《述異記》中說,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列子修養方法是後世真一內丹的淵源,後人並有所發展)《呂氏春秋》說:"子列子貴虛"。他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從中華道家到道教,雖在形式上增添了宗教儀式等內容,然其修鍊主旨卻始終貫穿,成為中華道家的優良傳統。歷代中華道家人士皆以自己的身心作為試驗,進行人體生命的可貴探索,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修鍊學,形成了完整的理法體系。

老子的《道德經》把金丹大道的理論推向發展史的第一個高峰。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為自化,清靜自正","無為而無不為"是他道德觀的根本,又是古典道生術理論的高度概括。尤其是他的"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得其一,萬事畢。""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等精闢的論述,為修鍊金丹大道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和豐富的經驗。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結緣《道德真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道」不是脫塵離俗的虛無,而是深於入世的覺悟,如何兼修出世和入世?
茶為萬病之葯,茶的五行及中醫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