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人到中年才發現,「人情債」比什麼都難還

人到中年才發現,「人情債」比什麼都難還

小潘丨情感美文系列

小潘談情說愛 簽約作者原創

01

某平台上在梳理「成年人的21個潛規則」的時候,其中一條就是:「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也不喜歡被麻煩。他們不是不想麻煩別人,只是覺得人情債太貴。」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誰欠誰一個人情這種事情時常有之,人情的往來,其實在某種情況下算是一種良好的社會規範,也同時成為人與人長久交流的必要往來,可如今,人情竟然越來越成為一種束縛。

前些日子,朋友黃元就發起了牢騷,他說,人到中年,竟然恍然發現這個道理:「看似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比如說人情。」

當他說完這句話,我大概就能明白這其中的原委。我曾在一個社交平台上,看有人提問這樣一個問題:「跟親戚借錢,還不完的人情債,我有錯嗎?我錯在哪裡?」

不言而喻,黃元遇到的事情,可能就是這個提問的人遇到的問題。

黃元家庭條件不好,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差幾千塊錢,是黃元舅媽借給他們家的。的確,在當時來說,幾千塊錢真的很多,黃元一家對舅媽家感恩戴德。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一點黃元家裡人都清楚明白。

所以,在錢還沒有還上的那兩年里,黃元一家都是按照比市場價要高的利息給舅媽的,畢竟有親人這份情分在。雖說舅媽有時候會推脫在當時已經算是高額的利息,可最終還是自然的收下了。

兩年後錢還上之後,黃元家人還是沒忘了當年救急的舉動,依然會定期給舅媽家買東西,特別是過年,都會提及當年借錢的事情而再增加一份禮錢。

02

黃元記得那時候舅媽總喜歡一句話:「元兒啊,以後發達了可別忘了你弟弟,你弟弟將來就靠你了。」

那時候的黃元以為這是一句玩笑話,可沒想到,當他的生活真的好轉了,舅媽一家竟然以當年的人情為由,粘了上來。

對於好不容易能上大學的黃元來說,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是他唯一的目標,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是他的終極目的。

所以,本身腦子就聰明的他奮發圖強,還沒畢業就去了大公司實習,畢業後幸運的留了下來,那時候他一個月就能賺5000塊錢,這對於村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說都是羨慕的,黃元就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摸爬滾打五六年,黃元的日子走上了正軌,手裡有了錢,買了房子買了車子,成了家也立了業。也是在這個時候,舅媽一家人開始頻繁進出黃元家。

每次來都有事兒求黃元,要麼就是求黃元給舅舅找個工作,要麼就是求黃元給弟弟找份工作,再要麼就是說家裡手頭緊,想要借點錢,每次都借的不多,黃元也就給了,當然,因為當年的情分在,黃元也沒想著讓舅媽一家還。

可最近,舅媽的要求卻著實過分。其實,黃元已經給舅媽的小兒子也就是他的弟弟 找了一個好工作,可是無奈表弟沒有什麼真本事,還沒有待夠半年,就被人委婉的辭退。

辭退後的表弟沒有了去處,常年混跡於人才市場卻沒有絲毫成效,只能偶爾擺擺地攤,家裡一家三口吃什麼,喝什麼全靠舅媽操心。

03

也是在這一年,表弟的孩子要上幼兒園,公立的進不去,只能選擇去私立的,可私立幼兒園學費太高,不是表弟能夠承擔的了的,於是表弟和舅媽就想到了黃元。

舅媽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黃元跟一所公立幼兒園的園長有私交,就想讓黃元從中使使勁,可對於黃元來說,這種事情他是萬萬不能做的。

黃元想用錢解決,想暫時資助表弟在生活上的困窘,可沒想到當他委婉的表示拒絕並提出他想到的解決辦法之後,舅媽對他破口大罵,指責黃元瞧不起她們一家,辱罵黃元,不就是有幾個臭錢,還表示:「你別忘了當年你上大學的錢,還是我們家給你的,你現在發達了,就翻臉不認人了,連這點小事都要推脫拒絕!」

各種難聽的話黃元都聽了,也接受了,他心裡明明知道這些年來,他幫助舅媽家付出的不管是金錢還是實實在在的照拂,價值都遠遠超出當年那幾千塊錢,可他又說不出口反駁舅媽的話,只能任由舅媽指著鼻子潑髒水。

在舅媽的指責中,黃元突然明白,親戚之間的人情債,即便是經濟上兩清了,在所謂的中國式的人情糾纏中,永遠沒有可以真正兩清的時候。

04

可如今很多年輕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覺得有事情找親戚朋友幫忙更靠譜,明明用錢就能解決的事情,非得讓別人幫忙。

只為了眼前那點利益,只看得見當時省下的那點錢,殊不知,很多時候你在親戚朋友身上看似免費就能得到的,都需要付出,而這些付出,遠比你想像得要多得多。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人問他的朋友,為何從不見他求誰幫忙,他的朋友說,當你跟別人求助的時候,比如說跟親戚借錢,你給他們存銀行裡面的利息,你會覺得是不是太見外,太生分;你不給,又會覺得欠別人的,心裡過不去。

對於借給你錢的那一方來說,你利息給少了,他們不開心,給多了,他們又會不免有這樣的想法:正是因為借這些錢給你,他們錯失了一萬變十萬的機會,所以這些利息即便是高出來的,也遠遠不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人心也是變幻莫測的,同時,人心是永遠不能滿足的。

世間人情債最難還,因為只有人情債是沒辦法量化的。那些遇到事情喜歡找人幫忙,年輕、張狂,把有多少朋友,或者朋友能幫忙辦啥事兒掛在嘴邊的人,還是太年輕了。

只有到了中年你才能明白,人情債比什麼都難還,那些喜歡獨來獨往,什麼事情都會先靠自己力量解決的中年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智者。

—END

今日話題互動:你欠過人情債嗎?

歡迎積極留言參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潘談情說愛 的精彩文章:

奔五70後:捨得這一點,餘生才能輕鬆度過
北京外籍男子不戴口罩打保安:看到結局後,我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