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劉新文|牡丹區那些鄉鎮的來歷(一)

劉新文|牡丹區那些鄉鎮的來歷(一)

文|劉新文 編輯|燕子 圖片|來自網路

牡丹區有13個鄉鎮,565個行政村,1019個自然村,96個社區,人口984.26萬。在鄉鎮、村莊和社區的名字里不僅隱藏著菏澤久遠的歷史和文化,還流傳著許多鮮為人知的菏澤故事。

金堤鎮

我的老家原屬菏澤城南15公里處的金堤鎮(現歸屬何樓辦事處),與其說是鄉鎮,不如說一處古里古香的集市,鄉鎮位於民權路兩邊,主街成十字形,街上除了少數的民居外,滿眼都是擺滿了商品的門市,很有點像《清明上河圖》里的場景。沒集的時候,鎮上的人並不多,只有到了有集的時候,不知從什麼地方一下冒出了許多人來,集市上立刻呈現出一派人流洶湧的繁華景象。

因為在鎮上看不見大堤,所以,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不知道這裡為什麼叫「金堤鎮」。

後看了《金氏族譜》記載才知道,唐開元三年(公元715年),有金氏三兄弟逃荒至此,因定居在古灉水河的河堤上,於是就給村莊起名「金堤」。這段河堤也是古濟水的一部分,北宋的時候,這裡船來舟往商賈雲集,是一處十分熱鬧的繁華之地。因這裡設有旱水碼頭,所以,金堤也叫金堤頭。到了明朝中期以後,這裡河道淤塞野水相連,航運才被迫停止了,但河中荷花盛開,香聞數里,卻成就了古菏澤八大美景之一的「灉水荷花」景觀。

清代詩人蘇毓眉在詩中這樣描述了這一美景:

停舟灉水上,十駐盡芙蓉。

柳蔭籠紗岸,香風透葛裙。

紅妝臨碧鏡,瑟蓋隱游魚。

曲沼環茅屋,荷花盪里居。

詩中的美景,給今天的我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那時的「金堤」一定會是一處溢滿詩情的美妙居所。這一美景一直延續了300餘年,直到清末民初「金堤村」還存有高大的寨牆、壯觀的門樓和弔橋。日偽時期,原菏澤縣在此設金堤鎮。

古時候的金堤集會是怎樣的繁華呢?我們還是從一首民謠里去想像吧:

金堤集,真稀奇,十天二十六個集。

山東集,隸府集,外加六個白布集。

沙土集鎮

沙土鎮也是一個與水有關的鄉鎮,公元1128年,宋東京留守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縣李固渡決開黃河,大水在菏澤一帶一直漫流40餘年,成就了煙波浩渺的800水波,在水波最西邊的一個水浦有一個叫清浪集的集鎮,打魚人和南來北往的客人,總喜歡在這裡駐足閑話,至於梁山好漢們是否也在這個集鎮上的某一家小酒店裡開懷豪飲過,我尚沒有找到相關記載,就讓我們跟著想像走吧。因黃河的泥沙在此不斷沉積,等黃河水退去後,這一帶就變成了風沙瀰漫的大沙窩。清朝順治年間,因沒有了水波,滿眼都是黃沙,遂改清浪集為沙土集,這就是沙土鎮的由來。

安興鎮

安興鎮也是一處與河有關的地方,它的來歷卻與一個人有關。宋朝的時候這裡叫源樂口,旁邊有一條河叫廣濟河。明朝初年,有個樂於助人名叫安興的運糧官常常隨船在此停留,他死後又葬在了廣濟河東岸,村裡人為了紀念他,就把村名改為了安興墓村,到了明成化年間改為安興鎮。安興鎮的周圍曾有5公里長的寨牆和4個寨門,隨著歲月的變遷,早已消失不見了。

都司

從菏澤城裡向東北走19公里就是都司鎮,這裡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集鎮。這個集鎮現處於220國道的兩邊,每逢農曆的2、7為集日。在古時候,這裡有菜市、雞蛋市、布匹市、木料市、柴草市、牲口市、鐵器市、陶器市、磚瓦市、席簍市、鳥市、兔市、年畫市、煙花市等,只看集市裡的門類就足以讓人眼花繚亂了吧?

咱們再說一下當時的交易情況,糧食市類似於現在的超市,一個個裝著糧食的口袋敞著口擺於集市上任人選購,但在購買糧食的時候卻存在一個技術問題,糧食的數量用升和斗來衡量,裝少了,購糧人就吃了虧,裝多了,集市的管理人會用手掌刮平,散落外面的就歸管理人所有了,叫「吃合子」。布匹市交易的多為棉布,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才有「洋布」出現,出售洋布的攤點叫「京貨棚」,賣布的人手裡拿一把尺子量到所需之處,看似還多了一截,然後「刺啦」一聲撕下來,到家一量卻未必真的多。

至於牲口市裡,需要的技術含量就更高了,還有專門的口訣:比如相驢是「遠看一張皮、近看四個蹄」;相牛是「前檔放下斗,後襠放下手」;「前蹄直似劍,力量大無邊。後腿彎如弓,行走快如風」等等。牲口行里有很多經紀人,一頭牲口剛一牽到集上,就會有經紀人圍了上來,上去就把牛的嘴唇翻開了看,沒牙的為「少年」,四個牙的為「青年」,六個牙的為「壯年」,八個牙的為「老年」,根據牙口從而確定牛的價錢。談價錢的時候,也不像現在高聲的說來講去,而是一方把手伸進另一方的袖子里靠手語談,也有口訣:「捏七、別八、勾九、別六」。這樣做,即使買賣不成,旁邊的人也不會知道他們談價的情況,不至於讓賣牲口的人因價格公開受到損失。

對年輕的菏澤人來說,這樣的集市、這樣的交易似乎是電視劇里的場景,但對於年齡稍長的菏澤人來說仍然還存留在記憶里,這就是菏澤曾經的風俗。

「都司」一詞源於明朝一個軍事機構的名稱,它的全稱叫「都指揮司使」,簡稱「都司」,屬於明代地方最高軍事領導的指揮機構,類似於現在的軍區。明正統4年(公元1439年),官府在這裡設都司社,天順年間建都司都,明末清初改村名為都司集,後設都司鎮。

菏澤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總有著說不完的菏澤故事,如果你喜歡,就分享一下吧,讓我們一起去弘揚菏澤文化。(待續)

2019年8月1日

作者簡介:劉新文,1972年5月4日出生,山東省散文學會和菏澤市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牡丹區人民調解中心主任,文學愛好者,多有作品發表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牡丹 的精彩文章:

「牡丹盛開故鄉情 四海遊子雲賞花」 2020柏鄉舉辦漢牡丹雲賞會
很適合庭院養的「3種花」,年年開花爆棚,越長越好、養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