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衛士和神鷹火箭炮能打400公里,射程超過導彈,為何始終未能裝備?

衛士和神鷹火箭炮能打400公里,射程超過導彈,為何始終未能裝備?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熱衷於發展遠程火箭炮的國家,也是火箭炮研發實力最強的國家。可以說在火箭炮領域,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名。因為中國火箭炮層次之豐富、型號種類之多、打擊威力之大、作戰射程之遠、裝備價格之低,是其他國家遠遠不敢相提並論的。

其中遠程火箭炮簡稱遠火,是火箭炮中技術含量最高、價格最高、作戰能力最強的成員,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火箭炮研發實力的最重要依據,中國今天在火箭炮領域的最高地位,就是依靠很多款自用/外貿型遠火「打」下來的。

衡量一款遠火先進與否的指標有很多,射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在中國所有型號遠火中,射程最遠的當屬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和四川航天工業公司聯合研發的WS-2D(衛士-2D)遠程多管火箭炮系統。

資料顯示,WS-2D火箭彈彈體長度為8.1米,彈體直徑達到0.425米,比一般遠火的火箭彈胖得多,所以射程也要遠得多。WS-2D火箭炮的宣傳射程為400公里,但是外界推測它的實際射程可能還要更大一些,達到425公里左右。WS-2D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中國口徑最大、射程最遠的火箭炮系統,甚至也是全球射程最遠的火箭炮系統。

中國還有一款射程達到400公里的火箭炮系統,那就是航天科工集團的SY-400(神鷹-400)火箭炮系統。這個400就是指它的射程是400公里,由於它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在火箭炮中顯得非常另類,這款火箭炮已經成功出口到卡達,是中國出口過射程最遠的火箭彈系統。

有趣的是,很多人都知道,國際上《導彈技術控制公約》規定,不能出口最大射程超過300公里,有效載荷超過500公斤的導彈,為此很多外貿型導彈都把射程限制在280公里,但是遠火不屬於導彈的範疇,中國的外貿型遠火射程明顯超過很多外貿型導彈,這一點令它們得到很多國家的青睞。所以很多國家進口中國的遠程火箭炮,當做戰略武器來使用。

上面說的兩款遠火是中國外貿型號中射程最遠的,而中國自用型號中射程最遠的遠火,當屬在去年10月首次公開亮相的PCH191型箱式火箭炮(簡稱箱火)。和原來裝備的03/03A式遠火不同,PCH191型箱火採用雙口徑的兩組模塊化箱體,箱體可以容納370毫米或者是300毫米發射管。

未來最經常使用的肯定是370毫米發射管,外界預計370毫米火箭彈的射程超過300公里,無論是射程、精度,還是多用途能力、反應能力,都要比03/03A式遠火提升不少。PCH-191型箱火由於使用的是模塊化箱體,所以它具備使用更大口徑火箭彈甚至是彈道導彈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火箭彈、彈道導彈共架發射能力,這樣它的打擊範圍將更上一層樓。

在2018年的珠海國際航展上,中國首次對外展示了新型的AR-3型火箭炮,該系統實際上就是PCH-191型箱火的外貿版,實現了火箭彈、彈道導彈共架發射能力。能夠兼容三種不同口徑和射程的制導火箭彈,包括口徑300毫米的火龍-140型火箭彈,口徑370毫米的火龍-220/280型火箭彈,天龍-7B型岸艦導彈(準確的說是口徑380毫米的巡航導彈),AR-3火箭炮還配備一種口徑高達750毫米的火龍-480型戰術彈道導彈。當其發射火龍-480(BRE)型彈道導彈時,射程可達490公里。

不過,這種能力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是雪中送炭,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只能是錦上添花,甚至有點雞肋。原因是中國的火箭軍擁有大量東風-11、東風-15、東風-16、東風-17等中近程彈道導彈以及大量東風-10/10A、東風-100等遠程巡航導彈,射程和火力都有很緊密的銜接。自用型的PCH191型箱式火箭炮打不到的地方,射程之外的目標,完全可以交給火箭軍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來解決,而沒有必要再裝備一款和箱火配套使用的新型導彈。

中國從90年代開始,發展了十幾種大口徑的超遠射程火箭炮,從一百多到400多公里的遠程火箭炮,但是都沒有裝備解放軍,這是什麼原因? 原來,我軍對遠射程但是打不準的武器,以及超出本級部隊偵察掌控的武器,一向不感興趣,這也是大國陸軍的共識。正規軍隊都明白,炮兵的射程夠用就好,軍迷則喜歡糾結火炮的遠射程。只有小國才喜歡射程幾百公里的火箭炮。

過去,我軍一個步兵師的偵察範圍只有四五十公里,極限偵察只有七八十公里,實際打擊縱深只有20公里,所以步兵師沒必要操心一百公里外的敵人。我國仿製蘇式122毫米40管火箭炮,長期使用射程20公里的標準彈,而增程型的40公里彈雖然研製較早,但始終未能裝備,直到本世紀初,大約2005年,我軍才將122毫米40公里火箭炮裝備到部隊,主要原因是新世紀以後我們步兵師的火力打擊範圍超過了20公里。

在上世紀末,我國對陸軍集團軍的火力縱深要求只有70公里,所以我們裝備了射程70公里的03式300毫米火箭炮。在2010年前後,我們的集團軍開始脫胎換骨式的改變,偵察和火力範圍有了大幅度增長,延伸至一百多公里,所以我們裝備了射程150公里的03A式300毫米火箭炮。現在,我們陸軍集團軍的偵察和火力縱深要求已經延長至二三百公里以上,集團軍裝備了中型偵察無人機,還能夠獲得聯合作戰的情報支持,所以我們剛剛才裝備了射程300公里的新一代PCH191型箱式火箭炮。

PCH191型箱火300多公里的最遠射程,已經比03A式遠火的150公里最遠射程大了一倍多,足以在更大範圍上對陸軍集團軍的地面作戰提供遠程火力支援。而對更遠的目標,讓火箭軍的導彈、空軍戰機上陣,反而是更優化的選擇。而出口型射程四五百公里的火箭炮,綜合使用費用並不比常規戰術彈道導彈低多少,只有火力打擊體系不完整的國家才會購買,譬如北非和中東國家,他們都是把中國的遠程火箭炮當成戰略武器看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羅廖夫 的精彩文章:

欺負到家門口了!美轟炸機穿越海峽,模擬對俄轟炸,六國接力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