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斯坦福心理學博士:不滿現狀卻又陷於現狀,你缺的並不是意志力

斯坦福心理學博士:不滿現狀卻又陷於現狀,你缺的並不是意志力

新買了一本書放在床頭,準備當做睡前讀物,卻發現半個月了一頁都沒翻開過?

看見身材絕美的女孩子,就立刻下定決心減肥健身,堅持了三天,就再也不想繼續?

為了跑步專門添置了運動裝備,第一天出門就下雨,然後就再也沒想過去跑步?

羨慕別人自律和積極,內心想要擺脫「肥宅」的頹廢生活,卻又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你不是個例,這些問題就是實實在在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的經歷。

明明計劃好了一個有意義的周末,規劃好了本月要閱讀的書刊,以及下個星期要做的事情。臨了時卻發現,要麼天時不對,要麼地利不和,再不然就是你突然喪失了按照計划走的行動力

明明大家都對現狀很不滿意,都不甘心,但是卻又總是深陷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這到底是是為什麼?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博士肖恩·楊曾經在自己的某本著作中提到,想要改變生活,最重要的是習慣——摒棄舊的不良習慣,養成新的好習慣。

換言之,也就是利用行為療法,對症下藥,克服自己身上的「爛毛病」,在心理和行為上共同著力,為自己營造一個更適合做出改變的環境。

好習慣為什麼難以養成並堅持?

1.大腦傾向於做更簡單的事

這就好比,你打開一篇文章,發現文字太多太長,所以直接拉到底,選擇先看評論,根據大家的反饋和發言,再決定要不要返回去繼續閱讀。

這是人類大腦的「通病」:比起複雜的事物,更喜歡簡單的那個。

所以有時候並不是因為你意志力太薄弱才導致你的計劃頻頻失效,而是因為大腦自動選擇機制,使得你在面對麻煩的事情時,總是很容易放棄,這是本能所驅。

但是,你知道人類為什麼會被稱為智慧體嗎?

這是因為人類的身體,不僅有本能,還有理智,以及自我操縱性。

也就是說,當你大腦惰性出現的時候,作為一個處於正常水平的個體,你完全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本能,即抑制惰性,實現有效變通。

這個時候,你可以先給自己制定一個小的計劃或目標,這個行為的計劃需要「小之又小」,比如,你想要健身練出胸肌,那你可以堅持每天做一個俯卧撐。

這也是肖恩·楊口中的「極度容易」,意思是把所有的關注焦點都放在小步驟上,那麼就會擁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改變是需要時間和步驟的,一蹴而就對我們常人來說難度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堅持每天改變一點點,堅持做到一點點,改變就已經悄然開始了。

2.認知並不決定改變,行動才是第一生產力

我們總是說「我有想法」「我想要那樣」「有志者事竟成」……

實際上,真正對「改變」產生作用的,更關鍵的地方不在思維和心理認知層面,而是行動。

「要先改變行為,意識才會跟著改變」,肖恩·楊將這個順序稱為神經記憶。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心理學上常說的一個概念「認知失調」,意思是個體的認知和行為不一致時,大腦就會產生「認知失調」的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腦不會選擇讓你的行動匹配意識,而是自己調整認知,使認知符合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當認知失調這樣的情況出現時,我們的大腦往往會帶動我們改變意識去適應行為,而非改變行為來配合意識。

所以,在任何行動之前,保持自我統一性的同時,撒開手去做!

想太多才是束縛你前進的枷鎖,只有真正付諸行動了,你才能離自己的目標更近。

3.大腦對獎賞機制的喜愛

我們的大腦除了自我惰性,還存在偏愛的情況,它總是喜歡「被獎賞」的感覺。因為獎賞行為對大腦而言,有助於分泌多巴胺——快樂源泉。

多巴胺促使我們個體保持幸福、愉悅的狀態,並且大腦有自己對於獎賞行為的記憶,所以每次調動獎賞機制(給自己設置獎勵),都有助於激發行動力,從而推動我們的計划進一步得到實施。

這裡的獎賞,可以是精神獎勵,也可以是物質獎勵,但一般情況來說,精神獎勵對於行為的促進作用遠大於物質獎勵。

當你階段性完成設定的目標之後,就可以選擇給予自己一定的獎勵(避免與前期努力相衝突的行為),這有利於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及時獎勵自己的大腦會產生一種心理暗示——獎勵的快樂=行動的快樂。即獎勵自己所產生的滿足感和快樂,與為了改變而採取的措施所產生的快感「錯位互等」。

說到這裡,你還等什麼呢?

為你那些曾經計劃的那些美輪美奐的方案而行動吧!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tick with It》《Soci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越是高智商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的原因在於,周圍根本沒有同類
越是聰明的人越明白,有三種人「不能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