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真實的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七千漢軍千里救援,十三壯士玉門歸

真實的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七千漢軍千里救援,十三壯士玉門歸

每當提起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都會感覺到熱血沸騰。這在歷史上可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是真實發生的一件歷史事件。

三百漢軍駐守疏勒,兩萬匈奴兵來襲

東漢時期,漢朝與匈奴之間為了爭奪在西域地區的控制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耿恭被任命為戊己校尉震懾西域。與此同時,北匈奴經過動員,兩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親近東漢的車師發起進攻。不久之後車師國王被殺。

完成對車師戰爭勝利後的匈奴調轉槍頭帶著兩萬匈奴兵向耿恭駐守的疏勒城發起進攻。而此時的疏勒城內只有三百的守軍。敵眾我寡。更讓人悲哀的是漢朝國內此時正好趕上了漢明帝駕崩。國內忙於治喪,無暇西顧。耿恭只能依靠手頭三百人與匈奴人周旋。

軍事上的差距沒有使得耿恭害怕。他鎮定自若的安排著守城的事宜。

從永平十八年二月開始,匈奴人就開始對疏勒城發起了不間斷的進攻。為了打擊匈奴人進攻的士氣。耿恭讓人在箭頭上抹上了毒藥,只要匈奴人被射中就會傷口潰爛。

在耿恭毒箭的打擊下,匈奴人的軍心備受打擊。無奈之下只能切斷城中水源。而耿恭則親自帶人挖掘水井。上天庇佑,耿恭成功的挖到了泉水。此後,匈奴只能老老實實的與耿恭進行不斷的城池爭奪戰。

在耿恭的帶領下,漢兵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匈奴人的進攻。但是,圍城的匈奴人看上去還是那麼多。城內的守軍卻越來越少了。匈奴人派去使者向耿恭招降,表示願意讓耿恭當匈奴人的白居王。但是,耿恭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為堅定守城信念,他把前來招降的使者給殺了。

漢章帝繼位,七千漢軍千里奔襲救援

到了第二年正月,漢章帝已經掌控了漢朝的朝堂。當他知道千里之外的疏勒城還有一支軍隊在抵禦匈奴人的進攻,他聽取了鮑昱的建議決定派遣酒泉太守秦彭、王蒙徵發酒泉、敦煌等地的駐軍共七千人不惜一切代價前往救援。

在秦彭的帶領下,七千漢軍千里奔襲,交河城一戰斬殺匈奴三千八百人,此外還俘虜了匈奴三千人。這一戰使得北匈奴震動。

此後,漢軍兵分兩路繼續西行。在范羌帶領下,兩千漢軍越過茫茫雪地勉強到達了耿恭所在的城市。而此時耿恭和他手下的將士加起來只有二十六人。

在和救援兵馬會合之後,漢軍開始向玉門關方向撤退。途中不斷的與前來追擊的匈奴兵馬交戰。

歸途茫茫,不斷的有人戰死在與匈奴人的作戰中。當漢軍抵達玉門關的時候,耿恭和他手下的二十六人也只剩下了十三人。即使這十三人衣衫襤褸。但從他們堅毅的目光中依舊能感受到他們頑強的精神。

漢朝出動七千兵馬千里奔襲救援血戰匈奴剩下的二十六人,用行動證明了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漢朝即使在沒落的時候依舊是那個讓人熱血沸騰的漢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史不辭 的精彩文章:

手無縛雞之力的戰神,弓箭都拉不開,卻用7000人打敗30萬大軍
移動的切爾諾貝利,英國「毒王」糞便都要隔離,死後用鉛棺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