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為承諾繼續助力英國網路建設;傳蘋果自研PC處理器本月公布;台積電在美選定晶元生產廠址

華為承諾繼續助力英國網路建設;傳蘋果自研PC處理器本月公布;台積電在美選定晶元生產廠址

三分鐘了解產業大事

1

台積電稱如果不能向華為銷售晶元 其他訂單可取代華為空缺

6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台積電周二表示,如果美國禁令禁止公司向華為銷售晶元,其他訂單可以很快取代華為空缺。

在年度股東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我們希望(禁止公司向華為銷售晶元)不要發生。如果發生,我們會在很短時間補上。但劉德音也表示,很難預測多快能立刻補上華為旗下海思的市場空缺。

此前,台灣媒體也曾報道,台積電將華為海思原本預訂的第四季先進位程產能已開放給其它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AMD等大客戶立即追加下單,第四季7納米產能將維持滿載,5納米利用率亦維持高檔。台媒表示,預計台積電第四季營收將與第三季持平,雖然失去華為海思訂單,但對營運影響不大,全年美元營收較去年成長15%至18%的目標將可順利達成。

劉德音今日還表示,台積電仍在觀察禁令將如何實施,仍在研究這對公司意味著什麼。劉德音稱,不排除申請豁免的可能性。

2

華為:承諾繼續助力英國網路建設

當地時間8日,華為在英國多家媒體刊登全版廣告,向英國民眾做出承諾,將助力英國在各地構建高速、可靠的移動和全光纖寬頻網路,幫助英國實現千兆寬頻全覆蓋的目標。英國國內各大電信運營商包括英國電信、沃達豐和Three等都已經將華為設備用於早期5G網路建設,如果電信公司重新制訂計劃並採購新設備,政策的改變可能會使新技術的全面部署推遲長達兩年的時間。

3

傳蘋果將於本月推出自研PC處理器,2021款Mac或將用自研處理器取代英特爾處理器

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表示,蘋果計劃在本月舉行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推出面向Mac電腦的處理器,以取代以往使用的英特爾晶元。

知情人士指出,由於硬體過渡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本次硬體替代可能需要等到2021年新款Mac推出,因此處理器推出的時間可能會改變。

據透露,面向Mac電腦的處理器基於與iPhone和iPad相同的技術,不過,未來Mac電腦依然運行macos系統而不是ios系統。若傳言屬實,這將是Mac電腦推出36年以來首次使用蘋果自研的處理器。

數據顯示,蘋果公司目前約佔有10%左右的PC市場,因此這一變化並不會對英特爾產生太大的影響。

至於為何更換英特爾晶元,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工程師擔心英特爾發展路線圖的一再延遲可能會影響到Mac,此外,在蘋果內部的測試中,工程師發現,蘋果的處理器比英特爾的處理器能效比更高。

4

比亞迪或在英國建電池廠,與捷豹路虎洽談供貨事宜

6月9日,據Automotive News Europe報道,近日,據中國電動車和電池製造商比亞迪正與捷豹路虎就電池供應事宜進行洽談。知情人士表示,比亞迪或將在英國建立其在歐洲的第一個電池工廠,同時也在考察其它潛在選址。此外,作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比亞迪和捷豹路虎也在考慮合作研發電動系統的可能性。

5

iPhone和iPad或將從2021年起採用USB-C介面

6月9日,據新浪科技消息,蘋果公司將從2021年開始調整新款iPhone和iPad的介面,讓這些設備使用USB-C介面,以確保更高的兼容性。

據上周曝光的iPhone 13真機模型顯示,新機似乎使用了USB-C介面,而不是「閃電「介面。雖然一直有傳言稱,iPhone將使用USB-C介面,但目前尚未實現。

此前,已經有日媒報道稱,蘋果第四代iPad Air將配備USB-C介面,以取代「閃電」(lightning)介面。蘋果在2018年發布的iPad Pro上首次使用USB-C介面,但其他型號的iPad仍採用「閃電」介面。

6

台積電:選定美國亞利桑州晶元生產廠的地址

台積電方面表示,已選定美國亞利桑州晶元生產廠的地址,同時美國聯邦、州政府已同意提供補貼。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生產線用很多美國設備,短期不會改變。對於能否建立一條沒有美國技術、設備的生產線,他表示將找到解決方案,並一一克服挑戰。

7

【DSCC:蘋果將會是今年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買家

蘋果今年下半年將推出4款支持5G網路連接的iPhone12。分析師和研究機構預計這4款新iPhone,將全部採用OLED屏幕。面板供應量方面的諮詢機構DSCC預計,蘋果今年在OLED面板方面的支出將達到98億美元,在全球OLED面板方面的支出中將佔到30%。蘋果將會是今年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買家。另外,iPhone12系列將採用的OLED屏幕中,大部分將由三星供應。

8

英偉達股價今年已上漲近50% 市值超過2100億美元

6月9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在截至1月26日的2020財年第四財季和4月26日的2021財年第一財季,圖形處理器供應商、人工智慧計算領導廠商英偉達的營收同比均大漲近40%,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均超過60%,其中第一財季的凈利潤更是同比翻番,他們預計第二財季營收的同比增長率仍將超過38%。

9

阿里雲發布第七代高主頻雲伺服器ECS和含光800雲伺服器

6月9日,在 2020 阿里雲線上峰會上,阿里雲發布了第七代高主頻雲伺服器ECS和含光800雲伺服器等產品。據阿里雲方面介紹,阿里云云伺服器基於自研的神龍伺服器架構,整機算力比上一代提升了160%;含光800雲伺服器的發布標誌著含光晶元的大規模商用,目前已在城市大腦和商品合規等場景中使用。

10

IDC:一季度全球網路市場下降10.4%,中國下降13.8%

6月9日消息,IDC發布《2020年網路市場跟蹤報告》,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球網路市場規模為104.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0.4%,其中交換機、路由器和WLAN市場分別下滑8.9%、16.4%和2.2%。

中國網路市場規模為15.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3.8%。其中交換機、路由器和WLAN市場分別下滑14.6%、10.9%和23.0%。

11

寧德時代董事長:已準備好生產百萬英里電池

據國外媒體報道,寧德時代董事長兼創始人曾毓群表示,該公司已經準備好生產其百萬英里電池。這種百萬英里電池是寧德時代與特斯拉合作生產的。曾毓群在接受採訪時透露,這種新電池可持續運行16年,並且可使電動汽車持續行駛124萬英里(約合200萬公里)。但與目前供應給電動汽車製造商(包括特斯拉的國產版Model 3)的電池相比,這種電池的生產成本將高出10%。

12

中國聯通:核心系統完成全面雲化重構

6月9日,中國聯通IT研發中心總經理、聯通軟體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耿向東表示,通過和阿里雲合作,中國聯通核心系統完成去IOE,成為全球首個IT大規模雲化重構的運營商。

目前,中國聯通的核心系統搭載在雲平台天宮3.0上。天宮雲是中國聯通與阿里雲共同研發的企業級專有雲平台,歷經兩次迭代後,容器運行規模超過18萬,節點數超過1.1萬。它將開卡業務從每秒4000筆,提升到每秒4萬筆,效率提升了10倍。此外,還有效支持了31個省分、子公司和100多家政企客戶。

「藉助天宮雲,聯通集團形成了共能力、共平台、共研發體系的新IT生態。我們不僅賦能31個省公司,也為所有子公司和政企合作夥伴提供IT能力。天宮雲成為聯通技術自主創新的發動機。」耿向東表示。

此前,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一直在嘗試應用雲計算升級傳統IT架構。中國聯通率先發力,早在2013年就核心系統雲化和阿里雲進行溝通,經過多輪嚴苛的測試驗證,2017年雙方正式達成合作。

阿里巴巴副總裁任庚稱,天宮雲集成了阿里雲飛天操作系統、自研的分散式中間件及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X等技術,重構了中國聯通的核心IT架構,實現了對中國聯通3.6億用戶的無縫「廣覆蓋」,成為全球最大的雲上BSS系統。

據了解,中國聯通和阿里雲還將在5G、生態夥伴聯盟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Sugar 的精彩文章:

【中銀半導體】中芯國際:先進位程追趕者,更是國產設備與材料的培育者
LTPO的前世今生——是技術的艱苦變革,也是營銷學上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