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同盟關係走向終結?霸權主義又遇新困境,專家:只想穩賺不賠

美國同盟關係走向終結?霸權主義又遇新困境,專家:只想穩賺不賠

美國向盟友催收「會員費」,其盟友是怎樣回應的?

近日,美媒披露出了一條讓美國盟友頗為沮喪的消息,該報道稱白宮還在琢磨如何從盟友身上撈取利益,並計劃針對一些盟友發力,要求它們不僅要支付美國全額的駐軍費用,還要額外繳納50%的會員費,原因是因為盟國享受了美國的保護特權。

專家表示,這一被稱為「成本 50」的計劃看似瘋狂,有點像某些商家購物時的促銷手段,即如果願意加入會員,支付會員費用後才可以享受商品折扣,總之商家是穩賺不賠的。美國這一簡單粗暴的方式,在其對待北約盟友時更為明顯。

從一開始的「北約無用論」,到反覆要求北約盟友儘快實現,防務開支達到GDP的2%的標準,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已經讓其盟友感到十分不滿。而這也標誌著,美國處理同盟關係的方式出現了新變化,折射出美國為維護霸權遇到新困境。

美國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實力正在下降,已無法實現自己的全球霸權

一方面,美國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實力無法做到「大包大攬」,必須通過實施戰略收縮保留優勢,而在這一情況下「美國優先」政策的提出,則是更注重眼前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美國與盟友關係的「交易性」陡然上升,早期北約盟友那種「互相依賴型」同盟關係或許正在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或許將是一種更為現實的「相互前就型」同盟關係,明知在一起會經常吵架和算計,但又不得不在一起過日子。

美國和蘇聯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與國,戰後成為超級大國,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紛紛建立自己的軍事同盟組織,北約和華約應運而生。換句話說,美國主導建立北約組織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全球霸權服務。

二戰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對歐洲主要國家進行經濟援助,以達到從經濟上控制歐洲。然後通過建立北約軍事組織,從軍事防務上加強對歐洲國家的控制,從而使歐洲軍事力量可以為自己的全球戰略服務。雖然北約是歐美國家的軍事同盟組織,但是其主導權和控制權掌握在美國的手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斗觀察者 的精彩文章:

美專家大膽預測,2020我國將發生3件大事,國際影響力將發生巨變
若美日聯手,中國恐怕難以招架?美上將霸氣直言讓各國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