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門靜脈血栓的病因、臨床表現和診斷

門靜脈血栓的病因、臨床表現和診斷

投稿發送至DDP@high-med.com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

chenlf@high-med.com

門靜脈血栓形成(PT)

門靜脈血栓是指發生於門靜脈主幹、腸系膜上靜脈、腸系膜下靜脈或脾靜脈的血栓。

門靜脈血栓可造成門靜脈阻塞,引起門靜脈壓力增高、腸管淤血,是導致肝前門靜脈高壓的一個重要原因。

門靜脈血栓性阻塞多繼發於慢性肝病及腫瘤疾患。

單純的肝外門靜脈阻塞則多見於青少年及兒童。

發病原因

門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很複雜,主要有炎症性、腫瘤性、凝血功能障礙性、腹腔手術後、外傷性及原因不明性等。

25%~30%的成人門靜脈血栓病例繼發於肝硬化。嬰幼兒門靜脈血栓多繼發於先天性門靜脈閉鎖、臍靜脈膿毒血症、闌尾炎等。PT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多與血液高凝狀態有關。

國外報道372例繼發性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患者,發現周圍靜脈炎、腹腔炎症性疾病、腹部大手術與門靜脈高壓是發生的主要因素,且以脾切除術後為常見。局部因素在PT形成的危險因素中佔40%,局部因素的存在促進了門靜脈血栓的形成,這些局部因素主要分4類:局部感染灶、門靜脈系統損傷、腹腔腫瘤和肝硬化,臨床上以肝硬化伴發PT為最多。

PT還可見於妊娠(特別是子癇患者)、口服避孕藥和門靜脈淤血的患者(如肝靜脈阻塞、慢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有學者認為至少有1/3的PT患者是多種危險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

臨床癥狀

急性型

發病突起,有劇烈腹痛、腹脹和嘔吐,主要因胃腸淤血所致;若血栓延伸至腸系膜上靜脈,則可有腹瀉、血便、腹痛、腹脹、腹部壓痛、腹肌緊張和叩擊痛等腹膜炎或麻痹性腸梗阻的表現。在嬰幼兒,可表現為突發性上消化道出血,脾腫大多屬輕微;若血栓蔓延至門靜脈主幹及肝內分支則可出現大量腹水。

慢性型

患者若渡過急性期,由於門-體靜脈建立了廣泛的側支循環——即自然分流的形成,腹水可能緩解或減少,脾腫大常是一個突出的癥狀。一般來說,脾臟腫大的程度取決於病程的長短;脾臟長期充血後,脾髓細胞增生及纖維組織沉積,大量抑血細胞使血細胞破壞增多,出現脾功能亢進,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貧血、血小板計數減少。此時部分患者發生鼻出血,但很少發生紫癜。

若門靜脈血栓累及門靜脈主幹和脾靜脈,則因門靜脈的血流經腰靜脈及腹膜後靜脈的側支循環進入體靜脈,很少或沒有門-奇靜脈間的側支循環,故無食管靜脈曲張和出血。值得提出的是小兒對門靜脈高壓症大出血耐受性好,且由於血管彈性好,腹膜後形成自然分流快而豐富,第一次出血後,若遲至15歲後仍無出血複發,行消化道造影和內鏡檢查又無發生出血的先兆,手術並非都必須進行。

部分病例可有輕度黃疸,但肝性腦病少見。其他癥狀如腹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多較輕。

鑒別診斷

本病臨床表現不典型,診斷較困難。臨床上常誤診為急性腸梗阻、胰腺炎、膽囊炎、原發性腹膜炎等。在以下不同情況下應考慮本病的診斷:腹痛、腹部膿腫、門靜脈高壓、上消化道出血等。在臨床診治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過程中,對於急性起病、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血樣便,無明確原因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或脾大,不明原因的麻痹性腸梗阻,合併有血液高凝狀態,特別對於門靜脈高壓症斷流術後的患者,應警惕並發門靜脈系統血栓形成的可能,但確診還要依靠彩色多普勒超聲或CT檢查。診斷困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門靜脈造影可做出診斷。

輔助檢查

生化檢查

1. 當腸壞死合併細菌感染時,白細胞增多,大便潛血陽性,肌酸磷酸激酶明顯增高,甚至出現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當合併消化道大出血時,可有貧血。原發性靜脈血栓形成者抗凝血酶Ⅲ因子可降低或缺乏。脾切除術後的患者有時血小板明顯增高。

2. 腹穿檢查。合併腸壞死時,可抽出血性腹水。鏡檢可見紅細胞,潛血陽性。

影像檢查

1. 腹部X線平片

合併腸壞死或麻痹性腸梗阻時,可見腸管擴張增粗伴氣液平面。

2. 腹部B超

顯示門靜脈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範圍。主要發現門靜脈主幹、脾靜脈殘端內和腸系膜上靜脈主幹增寬,靜脈內有異常回聲,為實質性不規則性強光點或等回聲光點。有門靜脈海綿樣變者,門靜脈主幹及分支消失,門靜脈為小而不規則的管狀結構所代替。

3. 彩色多普勒門靜脈、脾靜脈或腸系膜上靜脈內徑增寬並探及實質性回聲,血流變細,完全阻塞時血流信號消失,栓塞遠側靜脈擴張。

來源:掌上肝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疣狀胃炎是怎麼一回事
炎症性腸病治療中的10個誤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