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15歲少女勒死親媽,警醒全國父母:這3個人生道理,孩子越早明白越好

15歲少女勒死親媽,警醒全國父母:這3個人生道理,孩子越早明白越好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文?|?靜女夭夭

來源 | 有書少年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給予的教育就是孩子生命的底色。

by 琳琳媽

最近,一則新聞看得人五味雜陳、後背發涼!

來自青島的單親媽媽張靈(化名),原本是興緻勃勃地接女兒回家過周末。

15歲的女兒正讀高一,很貼心地說要給媽媽按摩,一切看起來美好又溫暖。

沒想到,正當媽媽準備好好享受、毫無防備的時候,女兒突然悄悄拿出了繩子,從後面活活勒死了自己的媽媽。

媽媽45歲的生命,就這樣在15歲女兒的手裡,戛然而止。

一個孩子,心裡到底是有著怎樣的恨,要「精心設計」,把媽媽一步一步勒死呢?

事發後,她異常冷靜地對警方說,媽媽對她要求很嚴格,因為考試沒考好,擔心媽媽責備。

隨著記者採訪附近居民和熟悉他們的人,慘劇背後的故事似乎一點點浮出水面。

單親律師媽媽,強勢又獨立,獨自撫養女兒多年,對女兒有著濃烈的愛,同時也有著嚴格的要求。

有網友說,是媽媽心中的「控制欲」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作為親子關係中的一大殺手,父母的控制欲的確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痛苦。

然而,這些年來,孩子對至親痛下殺手這種令人髮指的新聞,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讓人不免心寒——

有可能你付出所有,卻一不小心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康德曾經說過: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他培養成才,而是把他培養成人。」

類似慘劇也給更多父母敲響了警鐘,讓孩子成才前,先要讓他成人,這三個道理,越早讓孩子明白越好。

孩子,要吃得了苦、扛得住壓,做一個有韌性的人。

事出必有因,有時候壓倒孩子的,未必只是最後一棵稻草。

女孩在當地一所很出名的重點學校就讀,學業壓力非常大。

媽媽又要求女兒學習成績必須是前幾名,期望她必須考上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

長期處於「高壓」下的孩子,如果沒有足夠的抗壓能力,有時候連崩潰都會悄無聲息。

曾經,衡水中學「實驗班」高中女生因模擬考失利,給父母打電話痛哭的視頻,看得很多網友心有戚戚焉。

女孩雖然知道壓力大,但也同樣明白「如果當初沒來衡水中學,會更輕鬆快樂一些,但未來卻不好說」。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

「壓力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壓力的態度」。

我們要告訴孩子,吃得了苦扛得住壓,世界才是你的。

然而,孩子不是天生堅強,無堅不摧,他們是在被認可、被接納、被鼓勵的過程中,慢慢積攢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底氣及勇氣。

泰國勵志片《再努力一點點》中,?一個小男孩踢球的底子差,教練也說,孩子基礎不行。

媽媽沒有責怪孩子,轉身對孩子說:

「我知道你也會有失落的時候,但教練說你很努力,你只要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就行了」。

最後比賽時,他很努力的奔跑,看到了觀眾席上為他加油打氣的媽媽備受鼓舞,終於為自己的隊伍爭得一分,贏得了比賽。

當孩子遭遇挫折和壓力時,作為父母要認同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同時,給與孩子愛的支持與鼓勵,讓孩子成為一個有韌性的人。

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是為人美好的品質。

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寫道:

「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這起慘案中被勒死的媽媽,離異多年,從女兒三歲起就獨自帶著她。

儘管工作繁忙,她仍然能做到從孩子讀小學到高中,一直堅持每天接送,並積极參加學校的活動。

女兒放假時,她會帶女兒出去旅遊,平時也會盡量滿足她的生活需求。

課外時間,還會帶著女兒學鋼琴、畫畫。

一位獨自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要做好這些,背後付出的努力和艱辛,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想像。

就算媽媽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假如孩子能換位思考一下媽媽的良苦用心和處境,是不是最起碼也要心存感恩?

然而現實卻是,我捧出全部真心,卻成為你最恨的人。

想起之前有個新聞,安徽合肥有個叫王恆傑的男孩,同樣生活在單親家庭中,深深懂得媽媽獨自撫養自己的艱辛。

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在高考結束後,他在考場外跪謝媽媽,不僅讓媽媽淚目,更感動全網。

媽媽無怨無悔地對孩子付出,有的孩子當成理所當然,有的孩子卻懂得烏鴉反哺。

有時候,養出感恩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畢淑敏說過: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的人。

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

我們可以無條件地愛著孩子,但卻並不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不為孩子包攬太多,因為那樣做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應當。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讓孩子心懷感恩,才是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

孩子,生命只有一次,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這起慘案中,女孩勒死媽媽後,冷靜地把媽媽的屍體藏到了行李箱,反鎖了家門,和媽媽的屍體一起度過了兩天一夜。

作為女兒,在決定動手殺死母親的一瞬間,有沒有想過,媽媽的死意味著什麼?

一個15歲的孩子,對生命沒有任何敬畏,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因為不懂得敬畏生命,很多孩子在面對家庭矛盾、壓力時,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死」,自殺輕生者有之,傷害別人生命者有之。

馬東就曾在《奇葩說》中說過:

「如何面對生死這件事,是我們孩子缺失的一課。」

若想讓孩子學會敬畏生命,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

大到教孩子在社會新聞里有所思考,小到讓孩子珍愛身邊的一草一木。

前段時間,一張照片刷屏網路。

武漢,一名援鄂醫生護送87歲的患者做CT途中停下了,欣賞了一次久違的夕陽。

落日餘暉下,那個瞬間令人感動。

原來,我們平日里習以為常的日出日落,在很多人眼裡,都顯得彌足珍貴。

因為和死亡擦肩而過,所以他們更加明白:

人間值得。

把這張照片拿給孩子看看,讓孩子知道——

有時候,你不珍惜的今天,可能是很多人到不了的明天。

有些人,光是想要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生活即教育,潤物細無聲,利用生活中的點滴教育我們的孩子。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敬畏生命,才會珍惜生活,更會懂得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可侵犯。

每個孩子剛剛來到人間時,在父母眼裡都是小天使,漸漸的,有的孩子就變了模樣。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決定孩子的人生走向,卻可以為孩子的人生塗抹一層溫暖的底色。

給孩子底線教育,教會孩子能抗壓、知感恩、敬畏生命,千萬別因為「愛」,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願每一對父母和子女,都能活成彼此心裡的一束光。

父母子女一場,請溫柔以待。

掃描下方二維碼,學習更多國學知識

點亮「在看」,願父母子女活成彼此的一束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人生專屬的定力和智慧,就是兩句話
14歲獨臂籃球少年走紅:看到他,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