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它與鱸魚齊名,人稱「植物鋅王」,出口百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

它與鱸魚齊名,人稱「植物鋅王」,出口百元一斤,卻少有農民種植

「紅腮珍品喜三分,持作羹湯佐小醺。」自古以來,鱸魚就被譽為我國「四大名魚」之一,尤其是鱸魚中的「淞江鱸魚」,更是被譽為「魚中珍品」,它以其鮮美的味道,征服了各種饕餮吃貨,併流傳至今。歷代讚譽鱸魚美味的詩文、傳說、載述也頗多,但不管是哪首詩文,也不管是哪個傳說,似乎都離不開一種蔬菜的身影,它就是「蒓菜」。

如漢代的《春秋佐助期》中就有記載:「吳中以鱸魚為膾,苑菜為羹,魚白如玉,菜黃若金,稱為金羹玉膾,一時珍食。」這裡的苑菜指的就是蒓菜,所以蒓菜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和鱸魚齊名的美味。那麼這蒓菜到底是何方神聖?

(農民在水中採摘蒓菜)

很多朋友可能沒有吃過蒓菜,甚至連蒓菜的大名也沒聽過,這並不稀奇,蒓菜雖然在古代十分有名,但是目前在我國卻少有農民種植,其產量有限,也就使得它在市面上並不像其他蔬菜那樣常見。

蒓菜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蔬菜,最早在《詩經》中就已經有記載:「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這裡的茆指的就是蒓菜。不過在古代的時候,蒓菜一直是以野菜的身份出現的,畢竟那時候可沒有人專門種植它,而且蒓菜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只能生長在水質十分好的水域當中,故而那個時候的蒓菜基本都是野生的,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蒓菜的喜愛。

(蒓菜)

蒓菜是一種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民間也俗稱為蒪菜、馬蹄菜、湖菜,其嫩葉可作為蔬菜食用,本身並沒有什麼味道,而且第一眼看上去還會覺得噁心,嫩葉上包裹著一層似鼻涕一樣的黏液,但它卻勝在口感的圓融、鮮美滑嫩,尤其是用蒓菜來煲羹,那可是相當的鮮美,所以在民間才會有「蒓羹鱸膾」一說法,這也是它能跟鱸魚齊名的地方。

據說清代的乾隆下江南的時候,每次經過杭州,都必然會以蒓菜調羹進餐,並派人定期運回宮廷食用,可見蒓菜羹的鮮美並非浪得虛名。

(蒓菜表面包裹著的黏液)

現如今蒓菜依舊受到人們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鮮美,還在於它的營養價值十分的高,據相關資料記載,蒓菜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基本上其他植物能含有的營養物質,它基本都有,同時其鋅的含量高於其他蔬菜,位居榜首,故而人們也將其稱作「植物鋅王」。同時蒓菜還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能起到十分好的食療作用,故而民間還將其稱作「葯菜」。

隨著蒓菜的名氣越來越響,不僅被我國人們所喜愛,甚至在國外也備受喜愛,比如我國湖北利川地區以及重慶石柱縣所種植的蒓菜,就常年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國,且價格還不便宜,品質最差的都要百元一斤,至於品質好的,可能會達到千元一斤。

(市場上售賣的蒓菜)

不過蒓菜出口的價格雖然不低,但是我國國內種植蒓菜的農民卻不多,主要是這蒓菜對於水質、採摘的要求太高,目前僅在我國的湖北的利川,重慶市的石柱縣,江蘇的太湖、高寶湖,杭州的西湖和雷波縣的馬湖才有種植。

不知道大家是否採摘過蒓菜,筆者曾經去湖北利川體驗過。蒓菜的嫩葉上有黏液,使得它十分的滑,在當地民間就有這麼一句俗語:「摘老菱當心觸刺,採藥菜當心滑脫」,而且採摘的時候必須在水裡採摘,這就使得其難度更大了。

(蒓菜羹)

另外就是前面所說的,蒓菜對水質要求十分的高,故而必須選擇無工業污染(這裡的污染包括農藥、化肥等),能排能灌一年四季不余水的田塊。這些條件就限制了蒓菜的種植,故此蒓菜雖好,但種植的人不多,在市面上也不常見了。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蒓菜嗎?你覺得它好吃嗎?歡迎留言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禾木報告 的精彩文章:

因外形特殊被炒成神葯,曾遭人們瘋狂採挖,如今種植200元一斤
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卻炒成高端水果,農民種了賣不動,太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