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台積電不行,聯發科不行,中芯國際不行!華為或迎來「狂風暴雨」

台積電不行,聯發科不行,中芯國際不行!華為或迎來「狂風暴雨」

隨著5月一紙禁令,華為已然需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晶元危機。在120天的緩衝期結束之後,誰也意料不到9月底之後,華為的晶元是否還能夠得到正常的供應。即便如此,作為一名普通的消費者,我們還是不免為華為感到擔憂。可惜讓人感到難過的是,原本我們都對華為晶元抱有一絲絲的期待,或者說是樂觀,但從現如今的態勢來看,對於華為而言,或將迎來一場「狂風暴雨」。

台積電不行。

當禁令一出,華為已緊急向台積電下單7億美元的晶元,台積電也在積極地協調蘋果、英特爾等廠商的訂單,希望能夠為華為增加晶元產能,甚至還有消息稱,台積電有望引進全新的光刻機技術,產能會提升6倍。不僅如此,台積電還專門聘請說客,希望能放寬對華為的限制。

然而,目前的台積電雖然是世界第一大的晶圓代工廠,卻沒有辦法在先進晶元中捨棄來自美國的半導體設備與設備。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日對外表態:華為是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也不希望失去華為的訂單,但如果事情真的發生了,其他的客戶會迅速完成替代,因為它們都想補上華為的空缺。消息稱,蘋果、高通等已經追加第四季度的7nm高端晶元的訂單,而這些訂單的產能原本是屬於華為的。

台積電不行,那麼就尋求晶元代購。

當台積電宣布在美投入120億美元建廠時,外界就擔憂台積電勢必會斷供華為的晶元。隨後傳來消息,華為向聯發科增加300%的晶元訂單,並且還隨後推出了華為暢享Z以及榮耀Play4這兩款搭載了聯發科天璣800處理器的新機,榮耀總裁趙明也表示,聯發科一直都是合作夥伴。

但隨後沒多久,聯發科就發布了聲明,「一向遵循相關全球貿易規則,手機晶元產品均為標準品,並無任何為特定客戶而特製的情況。」很顯然,即便華為加強與聯發科的合作,最終還是繞不過台積電的晶元加工,繞不過限制。

聯發科也不行,國產自主加工總可以了吧?

既然台積電不行,聯發科也不行,之後很多人就會將希望寄托在中芯國際上。因為這家國產晶元代工巨頭之前已經跟華為聯合生產出14納米晶元製程的麒麟710,並且應用在了榮耀手機上。

但是隨後中芯國際也發布聲明表示,因為常用的美國的若干設備與技術,可能無法為國內若干客戶生產晶元,很顯然這裡指的就是華為了。如果連14nm晶元都沒有辦法生產,那麼對於華為來說就威脅到了中低端機型,這樣一來,華為手機全面面臨困境。

台積電不行,聯發科不行,中芯國際不行!華為或迎來「狂風暴雨」!

有很多網友表示,即便是華為手機未來真的只能能使用較為低端的晶元,自己也會去支持。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現實,現在的蘋果手機因為降價之後就受到了非常多用戶的追捧,iPhone 11的銷量遠超華為旗艦機型,在兩相對比之下,那些想要支持華為手機的口號就顯得蒼白無力。

不過,真正迎接華為的是一場狂風暴雨!因為無論是台積電、聯發科或者是中芯國際,他們都不確定未來是否能夠為華為服務的原因是「現如今都離不開美國先進的半導體設備以及技術」!如果華為能夠聯合國內企業攻克這樣的難關,那麼或將就此改變國內半導體技術落後的局面。

根據數據顯示,全球前五大設備廠商當中,美國AMA以17.72%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排名第四的美國泛林集團佔據13.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美國科磊以5.19%的份額排名第五,三家合計佔了全球36.31%的市場份額,這就是現如今美國對於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力所在。這意味著對於其他晶元廠商來說,如果想要為華為繼續生產海思晶元,就不能夠僅僅依賴於現如今的技術與設備。

此外,加工晶元最關鍵的光刻機領域,荷蘭的ASML以及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供應是目前全球前三的廠商。不過最近傳來消息稱,上海微電子將在明年交付28nm的光刻機,對比以前的90nm晶元技術實現大跨步升級,為國產晶元自主生產又帶來了一絲希望!因為光刻機一直以來都是國產晶元最薄弱的技術環節。

華為想要突破晶元限制,必然是需要晶元行業全方面的升級與創新,小打小鬧自然是成不了氣候的,也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究竟是否能夠將這一次的晶元危機逆轉為晶元發展的「契機」?讓我們與華為一起期待這一場席捲國產晶元行業的「暴風雨」的早日來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嘰歪數碼 的精彩文章:

華為太無奈,iPhone 11正式成為銷量第一,國產旗艦受重創
終於崛起了!上海微電子28nm光刻機明年交付,華為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