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熱情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卻逃不過這幾種結局?現實無奈又扎心

熱情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卻逃不過這幾種結局?現實無奈又扎心

老人帶娃or老人過自己的生活,你們家是哪一種模式呢?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家在外打拚,孩子自然就交給了老人,「隔代帶娃」也成為了主流,但對於老人來說,晚年含飴弄孫是否就是真的幸福呢?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先來看看中國老人現狀

1、《廣州日報》做過調查,我國有1/3的年輕人存在啃老現象,28-38歲有兒有女的年輕人比例達到40.26%,也就意味著老人們是既養孩子又養孫子。

2、根據中國國家研究院發布《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項目研究報告》中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近33.1%的老人有抑鬱傾向。

3、根據調查「老人是否願意幫助子女帶娃」,其中超過五成的老人表示不願意。

4、中國老齡中心報告:我國老人幫助子女帶娃的比例高達66.47%。

而更為嚴重的是,年輕人不工作就無法養家,但工作就無法帶娃,社會壓力使得老人和子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老人的晚年生活軌跡也會因此發生變化。

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結局是怎樣的?

多逃不過下面三種結局,現實無奈又扎心。

1、婆媳矛盾加深

這也是亘古不變的家庭矛盾中最難以解決的一種,如果老人選擇幫子女帶娃,老一輩的帶娃觀念似乎已經慢慢在被新時代淘汰。

若不能及時跟上時代潮流,就很容易與秉持科學育兒觀的子女發生摩擦,時間一長,積壓的隔閡與矛盾就更多。

「每天天沒亮就起來買菜做飯,給娃做一頓好的,接送上下學,兒媳婦卻說我做的飯不衛生、不健康,沒想到一大把年紀了還要受這種委屈。」

這是幸孕姐樓下李婆婆含淚在小區哭訴的,辛苦帶娃卻討不到半分好的奶奶委屈得直想回老家。

2、自己身體變差

要問這世上最累人的事情是啥?只要有經驗的都會脫口而出——帶娃!

小孩都是精力旺盛而且調皮搗蛋的,老人本身年紀大了身體不好,體力和精力自然不能和孩子比,出門買個菜都恨不得拿繩子把娃栓著,時間一長,「體力透支」的老人身體自然就越來越跟不上了。

3、晚年孤獨

帶孫子的老人都會「隔輩親」,和孫子之間的關係非常親密,但自己的子女卻會因為帶娃中的摩擦逐漸「生分」,幫兒子帶娃很容易因為婆媳矛盾而吃力不討好,幫女兒帶娃又會讓孩子爸覺得自己是上門女婿受窩囊氣,有時候就是兩邊不討好。但孫子長大了總會離家求學工作,老人可能就經常覺得孤獨和思念。

因此專家建議:對於願意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子女應該多「誇讚」老人,用婉轉的方式提出異議,以身作則的讓娃孝順老人,畢竟老人也是因為愛才願意犧牲晚年清閑帶娃,不要讓老人寒心,吃力不討好。老人也應該多為子女著想,互相理解才是家庭穩定的基礎。

那些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又是怎樣的呢?

1、家庭矛盾激烈爆發

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可以從過去十年間房貸比從17%提高到44%中窺見端倪,年輕人在社會的壓力下不得不向父母「求救」,但辛勞一輩子的父母沒有帶孫子的義務,如果選擇拒絕,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子女心中也會生出強烈的不滿和怨恨,雙方矛盾一旦激化,家庭關係就搖搖欲墜了。

2、無人給自己養老

以上海這個老齡化比較高的大城市為例,有一年的颱風登陸就導致很多無子女贍養的老人獨自被困數天,其中一位打子女電話求助時,那邊說:「她當初不幫我帶娃,我就說過不會給她養老,別找我了。」

這種逐漸淪為「等價交換」的親子關係也讓人頗為感慨,失去子女贍養的老人,可能會被逐漸拋棄在時代浪潮之下,比如前幾天看到一位老人因為不會掃碼被「趕下」公交車,但他或許也是誰的父親,養育過子女或者孫子,卻依舊落得如此處境。

雖然這幾種結局似乎都很現實,但向來以「尊老愛幼」著稱的中華民族,也是存在很多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的親子關係:

如果老人幫助子女帶娃,子女和伴侶都衷心的感激老人,懂得感恩之心,以身作則孝敬老人,老人也理解子女困難,疼愛孩子;

如果老人不幫助子女帶娃,子女也覺得無所謂,讓父母擁有退休後自己的人生,正好避免了兩代教育觀念的分歧,也願意幫父母養老。

【幸孕姐總結】總的來說,每段家庭關係如何,都需要家人之間的耕耘和理解,為人子女或者為人父母,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摸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子宮位置也會影響女性生育能力,位置不對往往很難受孕,願你沒有
三歲前給娃立好這些規矩,將來父母少操心不說,娃也會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