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小孩兒沒問題」專場,一站解決2-6歲成長難題

「小孩兒沒問題」專場,一站解決2-6歲成長難題

桌游和繪本分別發貨,桌游見頭條

桌游文末有個福利,任何人都能參加,祝大家好運

這次的幾套書是我攢了幾個月攢下來的,之所以說是「小孩兒沒問題」專場,是咱們這次的書從娃的吃喝拉撒到想像力,從小煩惱到小確幸,暖心治癒的成長繪本,都有了。

每一套拿出來都足夠驚艷,性價比都很能打,而且昨天發了預告,收到了各路讀者發來的「賀電」:

這幾套書的介紹沒有先後順序,都是我心中的「寶藏繪本」。著急下單的朋友,我還是要多叨叨兩句,因為4套書我寫的很詳細,記得買完回來好好看看這些好玩暖心的小故事。

吉竹伸介:尿褲子男孩系列

適應年齡:3歲-6歲

價格:58元

今天要介紹的《吉竹伸介繪本:尿褲子男孩系列》(2冊)是吉竹伸介備受矚目的最新的作品了。

大家不要被標題限制,這2本書真的男孩女孩都可以看的。

這套書去年我就和出版社溝通了,因為吉竹伸介的書都是全球的版權競爭,前不久才最終確定,他們終於拿下來了!

我在看到《我的橡皮筋,不給你》,真的就被畫面上的小女孩「驚艷」了,這小表情,真的愛了。

看完故事也是第一時間分享給團隊小夥伴,這2本超有趣,你們一定得收

再來一張

吉竹伸介這個寶藏作者,我就不多介紹了,去年12月我們推薦的他的書,真的是大人孩子沒有不喜歡的。

聽出版社說,《尿褲子男孩》和《我的橡皮筋,不給你》去年一出版就摘得了日本各個獎項,同時在全球又引發了新一輪版權競爭,算是真正的未出先火。

這兩本書從剛出版到如今中文版面世,期間被無數次安利和分享,這故事到底有多神奇呢?來聽我講講吧。

1

先說說這兩個

簡單的生活小故事

《尿褲子男孩》

這本書是關於人人都有的小煩惱。

這個故事一定會戳中所有小男孩的點,也會滿足所有小女孩的好奇,而且我相信男孩的媽媽們看了太有同感了。

讀完這個簡單的小故事,我才發現吉竹伸介就是從這麼小的一個「點」,讓我們也去看到我們自己。

我們有時候想不到,在大人眼裡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孩子的世界就是天大的事。他們的煩惱可一點也不比我們的程度小。

就比如今天講的這件事,男生會漏一點尿在褲子上,這是多麼正常又多麼小的一件事,小到常常被我們忽略。

故事的小男孩每次尿尿完都會漏那麼一點在褲衩上,於是被叫做尿褲子男孩。

這可真夠愁人的,本來就很難了,被媽媽發現還會挨罵,真是愁上加愁。

這次尿褲子男孩又漏尿在褲衩上了,於是他決定出去溜達一圈,等褲子幹了再回來,逃頓罵唄。

走在大街上,尿褲子男孩心事重重:

「搞不好,因為漏了點尿在褲衩上而愁的人不止我一個呢!」

就這樣,他看見誰發愁就問人家是不是尿褲子了。

特別認真的發問

小男孩煩惱中也開始思考

結果發現,原來每個人竟然都有隻有自己才明白的煩惱啊!

就像這樣,和我一樣,煩惱衣服上的標籤:

還有這樣,菜塞在牙縫裡:

啊,真的是一句「我懂」,才喚起我們大人孩子都會遇到的這些窘境或者小煩惱:

這些不分性別的尷尬除了男孩,女孩也一定會有感同身受,尤其是煩惱的心情和經歷。

另一方面,煩惱也是人人都有的,不分大人小孩,也是時時都可能發生的。

儘管困擾每個人的事不盡相同,但煩惱卻是不分大小的。

在這個故事裡,我們會看到吉竹筆下的小男孩,會認真的發愁,也會認真的思考,當然最後,也一定會在爺爺的引導下學會如何面對這些煩惱。

爺爺出現了,這裡本來有個彩蛋想留給大家自己去看,但是還真的是忍不住劇透,真的是,讓人忍不住翻白眼的爺孫倆啊

哈哈,看小男孩的表情

這就是吉竹式的智慧,在一個小小的故事中傳遞給大小讀者們,擁有樂觀豁達的心態、處理煩惱的智慧和幽默人生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橡皮筋,不給你》

《我的橡皮筋,不給你》關於人人都有的小確幸。

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過別人瞧不上,自己當寶貝的東西。

這一點,我相信很多媽媽都感同身受吧。一些媽媽和我留言問,我家的娃為啥總往家裡檢破爛,各種石頭、樹枝、樹葉。

其實不光你們家有啊,我家小D也是一樣的。

我去年帶她去博物館,她在路上撿了2根樹枝,就變身為「偉大音樂家Dorothy」了,一路上各種創作靈感滔滔不絕,(嗯,就像下面這個擁有橡皮筋的小女孩一樣)甚至後來還把樹枝帶到了學校和大家分享。

那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因為擁有橡皮筋而覺得擁有全世界的小女孩。

特地讓小助手做了個表情包,哈哈

故事裡的小女孩在自家垃圾桶里發現了一根橡皮筋,驚喜地跑去找媽媽:「媽媽媽媽,這根橡皮筋給我好嗎?」

看這個小眼神兒

拿到屬於自己的橡皮筋,高興到飛起:

小女孩的這些話我覺得還蠻戳心的:

我一直一直想要一件只屬於我自己的東西;

它既不是「哥哥用過的東西」,

也不是「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東西」

也不是從朋友那裡「借來玩一會兒的東西」,

而是只屬於我一個人的東西。

是啊,這是屬於她一個人的,為她一個人而存在的橡皮筋,我不禁也為她第一次擁有一件自己的東西而開心:

她帶橡皮筋一起洗澡睡覺,甚至開始帶著橡皮筋開始了她的「創作」,長大也要用橡皮筋打扮,用它捆情書,用它抓全世界的壞人

甚至還可以當發射器送自己去任何地方……

這個橡皮筋的所有權屬於自己,別人都無權干涉,而且別人花多少錢也都不會賣給他。想想也是蠻厲害的。

看到這裡,不僅會被小女孩天馬行空的想法逗樂,也會跟著她的腳步進一步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有拿著破爛當寶貝的東西啊。

她從她的寶貝又聯想到了周圍的人:

隔壁小孩一直寶貝著一個瓶蓋,奶奶一直戴著爺爺送的手錶,爸爸還很寶貝小時候的玩具:

所以小女孩會說:「雖然我不懂哥哥的寶貝好在哪兒,但我是善良的孩子,才不會取笑哥哥的寶貝。」

這時候我們都會停下來想想,自己有沒有珍藏的「廢物」呢?

智慧如小女孩,也懂得學會理解別人,才能互相理解,不是嘲笑別人的幸福,自己才能幸福。

而孩子的物權敏感期也是在某一個階段就會浮現出來,會特別想擁有隻屬於自己的東西。

那可能就是我們這一生追求內心充盈的開始。正確的價值觀才不會讓孩子長大後茫然,才能獲得內心的平和。

最後,放個彩蛋吧

大家猜猜發生了什麼?

2

最懂孩子的語言

卻也給了大人最深的思考

我常常會因為繪本里的語言感動,這2個故事裡的小男孩小女孩都像個小大人一樣,認真的思考,認真的發愁,也會認真的說每一句:

「天空好藍好藍,可我卻是尿褲子男孩。」

「大海好寬好寬,可我卻是尿褲子。」

這是尿褲子男孩坐在海邊發愁的感嘆,但我們讀起來一點也不會覺得矯揉造作,因為孩子就是那麼認真的。

所以說,吉竹伸介的作品才不只是想像和幽默,他的溫暖人心的力量和哲學思考才是的核武器。

原來每個人都想要只屬於自己的寶貝呢

這兩個故事其實都在挑戰大人世界的常規認知和世俗既定的價值觀。

真正困擾一個人的煩惱,是不分大小的,處理煩惱的智慧才有區別。而一根橡皮筋也可能是一座金山也換不走的珍寶。

成年後的幸福感常常會被世俗的價值觀掩蓋,我們經常追尋了很久卻得不到滿足,也可能會卡在某一個煩惱里就出不來了。

那麼這套繪本要討論的「我們都在煩惱什麼」和「我們都在尋找什麼」就成了無可迴避的人生大命題。

作者的力量,就是讓我們不斷學會生活、也不斷認清內心,才能在孩子小時候就陪他們把握好積攢成長力量的時機,也順道治癒自己。

孩子的小事情,成長中的大哲學。願我們每一個人,把握好生活中每一個小確幸,過好煩惱和幸福交替的人生。

下面要登場的就是,全球暢銷的網紅書啦:

我會自己做:露露自理能力養成玩具書

適應年齡:2歲-4歲

價格:128元

這套書一共三冊,適合2-4歲的孩子。

張梓琳曾經推薦過,她女兒這個階段我相信家有2歲的娃都經歷過:

「我女兒在快兩歲的時候,自理意識突然增強,要求自己穿衣穿鞋(穿不對就生氣)、吃喝一切食物飲品(灑了就生氣)、拎包(拎不動就生氣)、撐傘、開關門、按電梯等等,誰要是『一不小心』幫了她,她就要複位重來。」

1

先來說說娃的掌控感

小D在這麼大的時候也是一樣,有一些「強迫症」傾向。比如小D喝完水杯一定要放在桌上的某個角落規定位置,我有時隨便一放,她就能和我翻臉;

出門一定要先穿好衣服背上小書包然後再穿鞋子,千萬不能先穿鞋子再背書包,不然也是分分鐘大哭大叫。

我們遇到的這些「尷尬期間」,其實就是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敏感期」。

我一開始特別不理解,覺得有什麼區別啊,後來才明白,這是小D開始在建立自我的秩序感,她急切需要並且在保護一個精確並且有秩序的環境。

孩子更需要掌控感,因為他們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被安排」的。當他們開始自我意識萌芽後,他們就會非常渴望這樣的掌控感。

其實也很好理解啊,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自己的生活都無法安排掌握,那麼又何談自信、自尊和獨立呢?

那今天推薦的這套《我會自己做》就是針對孩子的掌控感的一個「解藥」,在身臨其境的遊戲情境中度過「自理能力發展敏感期」。

一視頻勝千言,來體驗看看吧:

可愛的造型,還設計了各種複雜而精巧的機關。讓娃們感覺到,無論是吃飯、穿衣、還是上廁所,都有可愛的露露在陪伴。

2

父母最關心的三大主題:

吃飯、睡覺、上廁所

這套書是英國知名老牌出版社Bloomsbury出版的看家童書,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網紅童書。

一共選了3個主題,都是老母親們最關心的,人生頭等大事:吃飯睡覺上廁所:

裡面還融入了各種生活小常識和自理小技能,在閱讀中真正的做到「手腦並用」。

說到吃飯,是多少家庭里的「老大難」啊,那我在打算培養小D獨立吃飯前,都會有意識的通過繪本或者玩具提前打造這個「儀式感」,讓孩子對吃飯這件事感興趣。

吃麵條:

跟著露露學拉拉鏈:

學會自己上廁所:

2

各種巧妙小機關

怎麼玩都玩不厭

很多低幼的機關書的機關設計都比較雷同,這套裡面卻用了不同觸摸材質的小機關。

比如,裡面有可以拉的上衣拉鏈、能粘上的紙尿褲、可以繫上的圍裙帶子,還有帶蜂蜜觸感的酸奶布丁。

隨著故事的進展,一個神奇的世界就此展開:

來幫露露粘一下紙尿褲:

自己剝個香蕉吃:

幫露露拉上拉鏈吧:

上廁所自己拉廁紙:

摸一摸,感受一下毛茸茸的老虎睡衣:

摸一摸,親自感受下蜂蜜:

機關太多了,沒辦法都一一分享了,但是真的是蠻好玩的,這種奇妙的遊戲互動體驗,可以讓寶寶充分探索,還可以享受閱讀、遊戲所帶來的奇妙樂趣。

3

最後再說下「手腦並用」

和手部精細動作

10個月左右開始我們就可以要求寶寶學會運用雙手配合來完成一項簡單技能了。

而且積極使用雙手可以讓手指的觸覺更加敏銳,也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刺激。

日常生活中的用筷子、扣紐扣、寫字、畫畫等等都離不開手部的精細動作。

露露這套書中有很多雙手互動的操作,來看看:

還有驚喜翻翻:

還有許多特殊材質,促進寶寶觸覺感知:

真實布料的小裙子

學會自主吃飯、穿衣服、廁所,老母親就離解放不遠了

暖暖的愛

適應年齡:3歲-6歲

價格:78元

這套五冊,是給3-6歲孩子的暖心成長繪本,講述了五個關於親情和友誼的故事,主題都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這套書的作者要特別說一下,他的作品幾乎每人都有一套,也就是——《小熊很忙》。

他可不只是會創作紙板書,也是斬獲過多項國際大獎的繪本作家。

歪個樓,昨天預告還炸出來一些Benji大叔的粉兒~

看完這幾個故事,我覺得他很擅長將孩子成長中會遇到的困惑與生命教育問題,滲透進暖心的故事裡,引導我們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讓孩子收穫暖暖的愛和成長的力量。

五本書代表五個主題:

《諾一的神秘客人》:讓父母懂得陪伴,讓孩子走出孤獨

《小鯨魚回來了》:生命教育第一課——保持善良,心懷感恩

《我和奶奶的夏天》:拉近隔輩關係,體悟理解和陪伴的意義

《爺爺的天堂島》:直面離別和死亡,讓告別不再悲傷

《山上的秘密基地》:學會敞開心,分享愛,接納新朋友

這套繪本,讓我不禁重新審視關於生命、離別、陪伴的含義,也讓我們更懂得教會孩子,如何溫暖地認識與接納這個世界,並將這些生活中的小溫暖,一一收藏。

1

5個故事5個方式

把尖銳的刺化成暖暖的愛

爸爸,小孩子也是需要人陪的!

這冊繪本講的是一個忙碌的爸爸、一個孤單的孩子以及一隻小鯨魚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諾一一個人玩遊戲,一個人吃飯;每天早上,和貓貓們望著爸爸離開家去工作的背影。

一個孩子的孤獨,就這樣刻進了我們的心。

有一天,諾一撿到了一隻擱淺的小鯨魚,並把它帶回家偷偷照顧。

對著浴缸里的新朋友,諾一開心極了,對它傾訴著自己的海島生活。

神秘客人最終還是被爸爸發現了。不過,他沒有生氣,而是意識到諾一原來如此孤獨。

爸爸陪著諾一,將小鯨魚送回了它真正的家。

爸爸和諾一的相處也因為小鯨魚有了改變。諾一和小鯨魚還有後續的故事,這裡就不劇透了。

雖然是看似簡單的故事,但卻是充滿共鳴,引人深思的繪本。它的含義是多層次的,大小讀者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能體會到它的深刻意味。

朋友就是——那個會突然出現幫助你,

給你驚喜的人。

這裡依舊是諾一的故事。

天快黑了,出海的爸爸還沒有回來,諾一有點擔心,決定出門找他。

諾一在結冰的海面上走了很久,終於找到了爸爸的漁船,可船上一個人都沒有。

他又冷又怕,只好蜷縮在船底。突然,船板下面傳來了「嗵」的一聲,是什麼呢?

原來,他的朋友——小鯨魚回來了!小鯨魚帶著全家,破開冰層,推著漁船,將諾一送到了爸爸的身邊。

諾一救助過擱淺的小鯨魚。而在他遇到困難時,好朋友回來幫助了他。「好人有好報」,始終是一個最質樸的道理。

生命教育里,首先就應該教會孩子善良。善良、懷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永遠熠熠發光。

奶奶真的是個奇怪又不好親近的人嗎?

諾一來看望奶奶。奶奶有好多奇怪的習慣,她竟然把牙收到一個小罐里,睡著了會像海象一樣打呼嚕,還很少陪諾一。

諾一不喜歡待在奶奶家……

讀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劇情很熟悉,像不像寒暑假時,我們帶孩子回家探望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時會發生的事。

有一天,諾一出去玩的時候遇到了暴風雨,他只好先躲進礁石洞里。在他快要失去力氣時,一艘帆船破浪而來:

諾一覺得奇怪的奶奶,卻又一路上救助了被暴風雨打落的小鳥,奶奶家變成了小鳥樂園:

隔輩間的隔閡,是常見的事,但是那些隔閡疏離似乎在這些小溫暖中漸漸不見了。

這冊繪本用非常巧妙的手法表現了這一問題,同時也向孩子展示了祖父母的「另一面」,幫助他們去消除隔閡。

離別,一定是痛苦而灰沉的嗎?

孩子對於死亡的概念是懵懂的,他們也同樣無法理解「去天堂」說法蘊含的意義。

這冊繪本里,作者用浪漫又暖心的方式,讓孩子思考「離別」與「失去」的意義。

一個尋常日,希希來看望爺爺。

爺爺帶著希希開船去了與世隔絕的小島,兩人在島上四處探險、搭建小屋,還結識了很多動物朋友,過得非常快樂。

直到有一天,爺爺突然和希希告別,要獨自留在天堂島……

獨自返航的希希雖然很想念爺爺,但他明白:天堂島那麼漂亮,還有那麼多動物朋友,爺爺一定不會太孤單,他也會繼續愛著自己。

當「離別」到來,請不要太過傷心,離開的人會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很好。它帶走的只是生命,愛會永遠存在。

當好朋友從「你和我」變成「你我他」,心裡有點怪怪的

伯特和依索每天帶著紙箱子去山上玩,他們是最好的朋友。

一個叫舒舒的小男孩加入他們後,好朋友變成了三個,再也沒有「伯特和依索」了。

伯特生氣了,他踩扁了紙箱,把自己關在家裡,再也不去山上玩了。

處理伯特的「吃醋」時,作者給了小傢伙足夠的時間去想明白這件事:

當朋友再次靠近時,他發現原來在一起玩會收穫更多的快樂。

學會分享愛,接納新朋友,感覺真好!

2

極致的畫風和豐富的細節

值得深度精讀

怎樣,看完這5本是不是愛上了這畫風了,每本都是極具藝術感染力和張力的插畫。

而且書里有很多精心設計的小細節,比如,諾一去找爸爸時,漫天紛揚的雪花,讀者甚至能感受到寒風的冷冽。

而畫面中身著黃色外套,提著一盞燈的小諾一,是唯一的一抹亮色。

步伐堅定的小孩和代表希望的暖黃色,諾一能找到爸爸嗎?我想,諾一一定是幸運的。

畫面里還有些細節,比如爺爺的拐杖,去天堂前,他一直拄著拐杖,去了天堂,爺爺恢復了活力和健康,說「我想,我不需要他了」。

你看,從這個角度來和孩子解釋,「死亡」也未必是一件悲傷的事。

再看看這頂帽子,只要有爺爺在,它必然也在。但諾一和爺爺離別後,帽子出現在了希希的頭上。

這頂帽子,也是作者的一個隱喻:祖輩間的傳承。

機器人寶寶想像力雙語繪本

適應年齡:2歲-4歲

價格:48元

這套書一共有2本,推薦2-4歲親子共讀。

你可以把這套書當作故事繪本來讀,但其實它也是很棒的低幼認知書、雙語啟蒙繪本,會是你激發寶寶想像力的好幫手。

1

用最日常的事物激發想像

以鼓勵孩子的創意思維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一位剪紙藝術家竹內千尋,作為3個孩子的媽媽,她非常知道怎樣讓孩子「開腦洞」、「玩起來」,把她藝術家的大腦帶入了日常的育兒生活中。

而她最擅長做的就是向孩子提問,拋磚引玉鼓勵孩子的發散思維。

來看看這2本書有啥好玩的:

《魔法機器變變變》

在《魔法機器變變變》這一本中,作者造了這樣一個夢:

有一群小機器人,還有一台魔法機器。生活里的物品倒進去,魔法機器轉起來。

猜!它會給你變出什麼來:

起初你和寶寶可能還會有一點蒙圈,但是很快小傢伙就能發現規律了,還會愛上這個找找看的翻頁遊戲。

「它們會變出什麼呀?(What will they make?)」就像一根穿針線貫穿了整個繪本。

如果說你想要啟發孩子的想像力,但是不知道在生活中可以怎樣做,這本書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題思路:

以日常生活里的事物為素材向孩子提問,同一個問題換著花樣問,鼓勵孩子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寶寶開動腦筋,搜索腦袋裡事物的顏色,進行拆解和拼裝的過程,就是想像力滋長的過程。

《機械胳膊找找找》

《機械胳膊找找找》是作者廣受好評的一部作品。

這一次,她的腦洞是:今天我的機器人醒來發現,他的一隻胳膊不見了。今天的任務就是幫他找胳膊。

問題來了,生活里的東西都能當胳膊嗎?

隨著一次一次的提問,作者把思考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想想下一個會變成什麼?

還是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驚喜?

因為這本書的設計就是以一個問題(小機器人可以用什麼東西做胳膊呢?)為導向,需要寶寶帶著這個問題去創造性地思考、尋找答案。

丟了胳膊的小機器人就像一個模塊,等待寶寶去給他安上不同的胳膊,再去想一想這個胳膊行不行得通。

「這個小機器人的故事正在為你的孩子打開STEM教育的大門……孩子們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學習,因為他們會愛上這個有趣的故事。」

2

走進剪紙大師的藝術世界

給寶寶不一樣的美術課

2018年國際婦女節,竹內千尋以她的插畫故事登上Google首頁。她的插畫故事被翻譯成80種語言,向全世界的女性傳遞溫暖與力量。

「我最喜歡的圖形是小機器人和工廠。我喜歡地把自己的小心思放在看起來面無表情的機器人身上。而現實中我們所有人不都正在變成,生活這間大工廠里忙碌的機器人嗎?」

在文字方面,《魔法機器變變變》的文字就有《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的既視感。

《魔法機器變變變》中的文字,有很強的的節奏感,句型簡單又重複,以「What will they make? They make……」貫穿始終:

Apples and candy canes.

Bananas and donuts.

What will they make?

They make monkeys!

看完這樣的剪紙,原來才知道,線條、幾何形狀、角度還可以這樣創造性地被組合在一起。

小寶寶會很容易鑽進她編織的畫面中,發現很多很多。這樣的兩本書可以一讀再讀,每一次都有新發現。

3

附贈趣玩遊戲手冊

9種小遊戲提供N種思路

《機器人寶寶想像力雙語繪本》就是這樣兩本看似簡單,卻能每讀一次都有新發現的繪本。

為了給爸爸媽媽們打個樣,出版社還貼心地策划了一個遊戲手冊《寶寶的知識工廠》,指導家長如何通過數一數、找找看、塗塗色等9種小遊戲,啟發寶寶創造力、觀察力。

比如《機械胳膊找找找》中,小機器人嘗試各種胳膊的過程,其實是鍛煉寶寶邏輯思維的好機會。

實際上兩本書的最後都有著非常精彩的結尾,特別是《機械胳膊找找找》埋在書尾的彩蛋。

這裡我就不劇透啦,大家帶寶寶找找看吧。

這套書還可以怎麼玩

我們還可以藉助這套書鍛煉寶寶的觀察力、創造力和專註力。

和寶寶一起看書的時候,我們可以來玩「找機器人」的遊戲:

你能把藏在畫面里的機器人全部找出來嗎?

水族館裡有好多的魚。快來一起數一數,有幾隻海馬?頭頂「大鋸」的鋸鰩在哪裡,你發現了嗎?

如果你們家親子共讀喜歡「開腦洞」、「玩起來」,把藝術帶到日常的育兒生活中,那這本想像力雙語繪本我還是蠻推薦的。

//////////

先來個全家福的對比照吧:

其中《我會自己做:露露自理能力養成玩具書(全3冊)》,分別是《我會自己穿衣服》《我會自己吃飯》《我會自己上廁所》,3本都是精裝,20開。

尺寸是每本245*278*11.7mm,?每本有14頁。內文是白卡紙,用的是環保油墨。

《暖暖的愛》是12開,平均32頁每冊,尺寸是每本245*278*3.6mm。?內文是高白膠版紙,用的也是環保油墨。

《吉竹伸介尿褲子男孩系列》也是精裝,一套兩本,分別是《尿褲子男孩》和《我的橡皮筋,不給你》。

2本都是24開,尺寸 165*165*18mm,內文用紙是157g伯克特種紙。

《機器人寶寶想像力雙語繪本》精裝2本,分別是《魔法機器變變變》和《機械胳膊找找找》。

這兩本都是16開,尺寸是 291*216*15mm,內文用紙是140g膠版紙。

團購細節

開團日期:全網首發。北京時間2020年6月11日(周四)上午8:00至6月14日(周日)晚20:00截止或售完為止

關於發貨地:北京通州,付款後 3個工作日內完成發貨。

大陸地區中通快遞,港澳台地區:?不發貨;新疆、西藏不管拍幾套書,每單統一加收15元運費

部分地區因特殊原因,可能會有發貨收件延遲情況。

可以開電子發票。下單備註開票抬頭 納稅人識別號 郵箱地址(確認收貨後,7個工作日左右開具)

包裹重量如下:

參團方式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店鋪,也可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大J小D店鋪。

或者點擊文章末尾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店鋪購買。

關於付款問題以及團購疑問,可以諮詢店鋪里的「在線客服」。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店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有沒有一種「相處模式」,讓二胎家庭不搶不打歲月靜好?
Terrible Two,孩子的第一次獨立宣言,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