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所有的改變,都是蓄謀已久

所有的改變,都是蓄謀已久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有書夢舒?·?主播?| 阿成

有書君說

政權交替,通常和陰謀與殺戮密不可分。

可歷史上,卻有一個例外——陳橋兵變。

它的得益者趙匡胤一心效忠後周,卻被下屬逼迫黃袍加身。

他無奈接受禪讓,卻儘力善待前朝皇族。

後人提起趙匡胤,無不稱讚他寬厚仁義,感嘆他的幸運和好人緣。

然而透過歷史的迷局,我們才發現:

這不過是一場籌謀已久的政治秀。

權臣的出路

五代,是個極其特殊的時代。

短短五十多年裡,五個朝代先後更替。

每一朝的建立者,都是前朝手握重兵的反叛武將。

後周世宗柴榮吸取教訓,格外注重對武將的防範。

他病重時,在文書中看到一塊寫著「點檢作天子」的木牌。

所謂「點檢」,其實是「殿前都檢點」。

這個官位是後周的高階武官,掌握著最精銳的軍隊「殿前軍」。

而當時的殿前都點檢,正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女婿張永德。

這觸動了柴榮最深的忌諱。

柴榮是郭威的養子,只因郭威沒有親生子,才得以繼承皇位。

論與郭威的親疏關係,柴榮未必及得上張永德。

如今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太子柴宗訓年方七歲。

若是張永德仗著是郭威的女婿,在自己病死後起兵謀反,兒子如何能保住江山?

深思熟慮後,柴榮決定撤掉張永德的官職,改任自己信任的趙匡胤做殿前都點檢。

柴榮以為已經給兒子鋪好路,卻不知道,他親手將後周終結者捧上政治舞台。

柴榮

《宋史》記載,趙匡胤出身武將世家,祖上幾代都是唐朝高官。

父親趙弘殷更是驍勇善戰,歷任後梁、後唐、後漢、後周四朝武將。

趙匡胤從小受到嚴格教育,練就一身不凡武功和高超謀略。

成年後,他遊歷四方,在襄陽遇到一個善於看相的老僧。

老僧見趙匡胤面相不凡,告訴他「北方有你的大機遇」,還傾囊資助他路費。

趙匡胤一路北上,投身後漢樞密使郭威麾下,立下赫赫戰功。

郭威建立後周后,趙匡胤得到重用。

柴榮繼承皇位後,趙匡胤跟隨他南征北戰,一路青雲直上,成為了柴榮的親信。

柴榮臨死前,特意將趙匡胤提拔為殿前都點檢。

在柴榮心中,忠誠的趙匡胤即使手握重兵,也不會謀反,只會一心擁護太子順利繼位。

柴榮死後,垂簾聽政的符太后繼續重用趙匡胤,因為他們是姻親。

符太后的妹妹,嫁的正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

既有先皇遺命,又有親情牽絆,符太后相信,趙匡胤會對自己和小皇帝忠心不二。

卻不知道,趙匡胤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趙匡胤先後在多支軍隊中任高級將領,積累了豐厚的人脈。

他早年間結交的李繼勛、石守信等義社十兄弟在軍中擔任要職,成為他可靠的後援。

現在的趙匡胤,已經是手握重兵的權臣。

看慣了五代風雲變幻,趙匡胤深知,歷史上的權臣只有兩條出路。

要麼自立為王,開創新的朝代。要麼待皇帝長大後被賜死,成為皇帝掌權路上的墊腳石。

志向遠大的趙匡胤,選擇了前者。

處心積慮的「意外」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邊境傳來急報,北漢和契丹聯合南下,大舉進犯。

宰相范質慌忙下令讓趙匡胤帶領重兵北上抗敵,留下大將韓通鎮守京師。

韓通,是柴榮看重的另一位大將,勇猛過人,卻與趙匡胤素來不睦。

范質以為,如此安排能讓兩員大將互相牽制,可保朝廷萬無一失。

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趙匡胤精心籌劃的圈套。

趙匡胤

為了這次政變,趙匡胤做了極其周密的準備。

他提前將家人藏到寺廟中,避免被朝廷找到,解除後顧之憂。

出兵後,他暗暗派人在底層軍士中散布謠言:

「我們出生入死,為國家打仗。

可是皇帝只有七歲,還不懂事,怎麼會記得我們的功勞。」

很多軍士都被挑起不滿情緒。

恰好走到陳橋驛時,天上出現「日暈」異象。

低級軍官苗訓趁機散布謠言:

「天上有兩個太陽。

原來的太陽,被新太陽壓制住了!」

在古代,太陽被視為君權的象徵。

古人常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可如今新太陽壓住了老太陽,是不是意味著將改朝換代?

何況出兵之前,京城中正暗地裡流傳著那句「點檢作天子」。

京中的皇帝年方七歲,從小養在深宮,還不懂事。

殿前都檢點趙匡胤卻親身經歷過戰場廝殺,又一向有寬容睿智的名聲。

哪個做天子,對軍士們更有利,答案不言而喻。

很多高級軍官沉不住氣,紛紛來找趙匡胤。

卻只見到了趙匡胤的親信趙普和弟弟趙光義。

因為趙匡胤喝醉了,正在睡覺。

其實,喝醉是假,規避風險才是真。

只要不直接出面,趙匡胤就能逃掉主謀的大罪,最多落個對下屬管理不嚴的罪名。

而一旦兵變成功,趙匡胤就是當然的領袖。

作為計劃的具體執行者,趙普早就心領神會。

他先假意替趙匡胤推辭。實在推辭不過,才「無奈」帶領大家去找趙匡胤。

趙匡胤裝作宿醉未醒的樣子,「迷迷糊糊」地走出來。

被眾人一擁而上,披上黃袍。

黃袍象徵皇權,本是禁物。若沒有人提前準備,怎會突然出現?

有清醒的人意識到這是圈套,卻已經來不及反悔了。

陳橋兵變

既然是「被逼上位」,趙匡胤自然要做足姿態。

他先是反覆推辭,直到眾將不耐煩,才改口說:

「你們想讓我當皇帝,必須遵守三個條件。

太后和皇帝是主子,不能驚擾冒犯。

大臣們是同僚,不能欺凌。

朝廷的府庫和平民百姓的家庭,不能去掠奪。」

一番話,佔據了大義的至高點。

表明他是為大局,不得不反。

也藉機將手下大將定義為逼迫者,而不是追隨者,斷了他們挾恩自重的心思。

眾將無可奈何,只能全盤答應。

趙匡胤這才帶大軍返回京城,奪取皇位。

籌謀已久的「禪位」

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本就是趙匡胤的內應。

他們按計劃打開城門,放入軍隊。

忠於後周的大將韓通得知後,匆匆忙忙跑來禦敵。卻寡不敵眾,被當場斬殺。

至此,京城中已經再無人可以抵抗趙匡胤。

為了繼續扮演忠臣,趙匡胤讓大軍回到營地,自己獨自回到公署。

趙普卻安排各位將領,分頭將朝廷重臣帶到公署來。

見到宰相范質,趙匡胤做出痛哭流涕的樣子:

「我真沒想到,會鬧成這樣。」

范質等人還沒反應過來,軍校羅彥瑰已經手按劍柄,厲聲呵斥:

「今天必須要承認天子!」

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頭。

在場的後周重臣們只好向趙匡胤行君臣大禮。

之後,范質等人又召齊文武百官,一起勸諫小皇帝柴宗訓將皇位禪讓給趙匡胤。

符太后和柴宗訓自知大勢已去,為保住性命,只能同意。

翰林承旨陶谷立刻從袖中拿出詔書,表示:

「我寫好詔書了,現在開始禪讓吧。」

準備如此充分,顯然是籌謀已久,哪裡是倉促之下被逼謀反的樣子。

可此時,追究這些已經沒有意義。

文武百官都臣服在趙匡胤腳下,看他接受禪讓,繼承皇帝之位。

趙匡胤

趙匡胤,以極小的代價完成了政權變遷,開創了自己的王朝。

他也遵守了諾言,不但善待柴宗訓,封他為鄭王,讓他在外地善終。

還留下詔令善待柴氏家族。

在整個宋朝,柴氏後人都享受著超然地位。

相對其他篡位者,趙匡胤算得上寬厚仁慈。

陳橋兵變,鋪就盛世之路

在柴榮的勵精圖治下,後周相對繁榮穩定,國力蒸蒸日上。

陳橋兵變以相對和平的方式,實現了政權的平穩過渡,最大限度保存了國力,為宋朝成為大一統朝代打下良好基礎。

這一切,得益於趙匡胤的周詳籌謀。

以絕對的實力為後盾,以足夠的籌碼作為交換。

既讓對方無法拒絕,又給自己留出充足的進退空間。

看似毫不費力,其實早經過了周密準備。

世界上從沒有無緣無故的強大,也沒有突如其來的幸運。

只有投入足夠的心血,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實現想要的結果。

記 得 拉 至 文 末 為 有 書 君 點 贊 哦 !

【狼煙烽火起,風雨幾時休】系列

正在連載中

明天我們要講的是

「沙丘之變」的故事

想知道更多精彩歷史故事

每天記得準時來收聽呦

如果喜歡今天的故事

可以在文末給有書君點個「在看」噢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領取北美名師「英語聽說讀寫譯」訓練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女人的段位太高了,聽完她和老公的故事,我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