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1.78萬億元!茅台市值超越一省GDP,到底憑什麼?

1.78萬億元!茅台市值超越一省GDP,到底憑什麼?

不喝酒的人,馬上就看不懂茅台了。

最近2個半月時間,茅台股價漲了40%。

而且,妖風並未止歇。6月2日,茅台總市值竟然跑贏了工商銀行。

這家銀行,因其令同行嫉妒的盈利能力,一度被業界稱為宇宙第一行,長期霸佔A股總市值第一的寶座。

沒想到,全球一流的一支理財團隊,竟然敗給了貴州遵義的一群造酒工人。

對於宇宙行,茅台還算客氣。和茅台同地區的企業,就更沒面子了。

從2015年以來,茅台一家公司每年上繳的稅,就頂了遵義市稅收的半壁江山。

即使放到整個貴州,茅台對全省稅收貢獻也達到1/7。並且,即使茅台的股價有所回落,目前總市值還是穩定在1.78萬億元。2019年,貴州省的GDP也才只有1.67萬億。

茅台,富可敵省。

不過,對於新生代年輕人,茅台並沒有那麼性感。更客觀來說,他們對所有的「中國白酒」,都不那麼有興趣。

根據胡潤發布的2019中國酒類消費白皮書,目前,國內白酒主要消費群體還是70、80後。其中,男性佔3/4。

抓不住年輕人的生意,是很難做大的。

為了讓年輕人以及廣大女性能夠看自己一眼,各家白酒企業都煞費苦心。

早在2012年,茅台就冠名了一支足球隊——貴州人和國酒茅台隊,球隊以這個很長的名字去參加中超聯賽。後來,劍南春也選擇同樣姿勢,與曼城俱樂部聯名定製了名字很長的劍南春K3足球小酒。

郎酒則盯上了頭部娛樂資源,從2017年開始,小郎酒就鎖定了《中國好聲音》,連續冠名了三季節目。

劍南春跨界步子很大,和金巧合作推出酒味冰淇淋。瀘州老窖的步子跨得更大,除了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推出桃花醉,還聯手國貨彩妝潮牌推出香水彩妝……

儘管白酒企業們都很努力,不過,白皮書數據顯示,年輕人並不買賬。

不論是茅台,還是國產白酒,似乎正在「老去」。

這種情況下,為什麼茅台股價還能突然問鼎第一?

在這背後,又究竟是什麼人在買茅台的股票?

這究竟是一輪中國白酒的市場機遇,還是一輪新的割韭菜?

01

如今提起茅台,有些人想到「白酒」,有些人直接想到的是「妖股」。

這不由得想起百年前的一支「股票」。

那年,也是一陣妖風。

1910年3月,上海出現了一個奇觀:「上海市面上出現了一種橡膠股票,沒多時,有錢人競相購買,一些公館太太小姐換首飾,賣鑽戒,轉買股票,如痴如狂。」

祥茂洋行發行的股票,從每股8兩,漲到66兩;匯通洋行股票,從100兩,一路飆升到1600兩;藍格志更加離譜,從60兩翻漲近30倍,仍一股難求……

買到就是賺到。

很快,洋人的真實目的就暴露了——炒橡膠,收割中國韭菜。

這個中國第一代韭菜收割者,叫做麥邊,是一個英國商人。

他一直在做皮包公司,搞了石油、煤炭、木材概念,都沒有掙大錢。此時,他發現了商機,在上海設立了藍格志拓植公司,對外聲稱是橡膠種植園。

實際上,一無所有。

不過,麥邊很擅長炒作,他羅織同夥,搶購股票,有意拉升。

藍格志股票

明白了遊戲規則之後,更多洋行加入進來。

購買股票的人,80%都是華人,也就是洋人最初選定的目標客戶。

麥邊等人眼看泡沫將破,在7月捲走所有款項,人間蒸發。

6月,橡膠股價暴跌。

7月21日,正元、謙余銀庄倒閉;

22日,兆康倒閉;

23日,元豐倒閉……

一次妖股事件,華人共損失4500萬兩白銀。當時清政府國庫可支配收入僅1億兩。

為了救市,7月27日,宣統皇帝向外國銀行緊急借款。

到了9月,大清還要償還庚子賠款,上海要拿出190萬兩。勉強趨於平靜的上海,再次陷入動蕩。

隨後,掌握上海60%官銀的源豐潤和掌握40%官銀的錢莊義善源相繼倒閉,上海金融業頓時崩潰。

全國大恐慌隨之而來,北至北京,南至廣州,西到重慶,全國工商業城市陷入停滯。尤其是江浙地區,木行、絲行等民族產業全線崩潰。

數十年洋務運動的產業成果,幾乎一夜被歸零。列強已經撕開的貿易口子,再次被擴大。

川地人民義憤填膺,發起保路運動。繼而掀起辛亥革命。

大清國倒閉了。

隨後,民國政府接手。但是,錢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我們都讀過這一時期的許許多多愛國救亡故事,而其中有一條隱秘而偉大的故事線,正是中國白酒。

就在大清國倒閉的同一年,英國皇家御用酒供應商尊尼獲加,也登上了強硬的海船。並且將喝洋酒等於奢華優雅這一文化,帶入了中國權貴圈。後來,尊尼獲加還推出1910紀念款,記錄這一歷史時刻。

在這樣強大的對手面前,中國人也微弱而堅定地,走出了自己倔強的步伐。

就在上海橡膠泡沫戳破的前1個月,距離上海300公里外的南京城,中國第一次舉辦世界博覽會。全程共有中外30萬人蔘會。

此次盛會給中國進步人士帶來極大震撼,「一日觀會,勝於十年就學。」

中國商品只在國內參展還不夠。

1912年2月,舊金山著名商人羅伯特·大萊作為美國代表,邀請中國參加巴拿馬博覽會。當時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表示:「一旦政治走上正軌,就將派團參加。」

此後1年多時間,在動蕩的中國大地,10萬件商品從全國各地翻山越嶺,人扛馬馱,在港口裝船發往美國舊金山。

雖然會展開始前1個月,商品才交割完畢,中國館搭建得也很簡陋。但,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大放異彩,成為榮獲獎項最多的參展國之一。

除了絲綢、茶葉、瓷器,河北老白乾、河南寶豐酒、陝西西鳳等一干中國名酒,也獲得世界認可,捧回一堆獎章。

其中,最廣為人所知的就是同處赤水河的雙子星:貴州茅台和四川五糧液。

這是中國白酒初次登上世界舞台,而世界級對手尊尼獲加,早已經在全球大規模攻城略地。

軍閥混戰的中國大地,百業凋零,糧食緊缺。依舊停留在明清時期硬體水平的中國白酒小作坊,開一陣兒停一陣兒,始終也做不大。

到了1920年,尊尼獲加正式成立100周年,「行走的紳士」這一IP形象已經打入120個國家。

在中國,尊尼獲加也已經成為黃金榮、杜月笙等社會名流的酒桌標配。

而茅台和五糧液,仍是名不見經傳的窮小子,他們有什麼呢?憑什麼和國外頂尖酒企競爭?

時至今日,當茅台坐穩A股巔峰的時候,我們再回看當年的茅台,我們會發現,那年的茅台什麼都沒有,唯獨有的,只是一條河——

赤水河。

中國白酒產業如果要拍一部電影,那就應該叫《赤水河傳奇》。

這條本來平平無奇的小河,發源於雲南,流經貴州、四川兩省,是唯一還沒有被污染過的長江支流。

誰能想到,如今在它的沿岸,我中國酒業的白壁江山——

這裡有茅台、五糧液兩大明星酒企,還有鴨溪、董酒等八大著名品牌,還有郎酒、瀘州老窖、劍南春等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

赤水河兩岸的白酒年產量貢獻了全國的1/2左右,利潤佔比超過60%。

你可能沒喝過赤水河的水,但你一定喝過赤水河的酒。

中國白酒的歷史,就是一條柔弱的赤水河,迎戰資本深厚、裝備精良的全球洋酒巨頭,拳拳到肉廝殺拼搏的歷史。

這種廝殺,不僅是在制酒上,也是在市場上,更是在資本上。

然而,當下的客觀事實是,國內白酒早已飽和。長期以來,白酒的出口量只佔到國內產量的0.12%。

這是因為洋酒追求純凈,採用液態發酵,成分簡單可控。而中國白酒追求口味,採用固態發酵,成分複雜多變。

因為中國白酒成分不能完全探明,出口方面一直受到限制。

所以——茅台為什麼會暴漲?

肉眼可見的是,資本市場出現了異象。北上資金已經連續10周凈買A股,並且,進入6月後再次提速,6月1日當天就凈流入104億元。其中,茅台是位居榜單前列的投資對象。

北上資金,一般是指香港資本和國際資本。話外之音就是,有人在拉漲茅台股價。

類似橋段,已經上演過。1910年,上海橡膠股突然被境外勢力帶節奏地炒成妖股,導致經濟崩盤。

茅台會不會成為百年前的上海橡膠?中國白酒產業接下來將面臨什麼命運?

歷史總能給出答案。

02

赤水河是茅台的「地利」,但若要成就茅台,它還需要「天時」。

「茅台酒何不搞1萬噸?」

1958年,一向嗜煙、不喝酒的毛,當著貴州省第一任省委書記周林的面,稱讚了茅台的品質。

這是毛的期許,也是時代的期許。這大約就是茅台的天時。

那個時期,茅台能夠換回珍貴的外匯,建設經濟。1噸外銷的茅台酒,就能夠給國家換回40噸鋼鐵。

鄧公在南海邊畫一個圈,深圳就從漁村變成大都市。毛這句話,也在赤水河畔畫了一個圈。

此後,貴州當地的大鍊鋼都要讓位於造酒。周林親自來到茅台酒廠做出指示:「對於你們來說,鋼鐵是元帥,茅台酒是皇上。」

相對於盲目、低水平鍊鋼的其他省份,貴州有了一條更清晰的經濟使命。

但是,要量產茅台,並非易事。

茅台是由當地3家最大的酒作坊合併而成,酒的質量全靠釀酒師傅的個人經驗,沒有實驗室和機械設備,質量並沒有保證。並且,5個酒灶,一年只能產六七十噸酒。

1964年,江南大學釀造專業優秀畢業生季克良,被國家輕工部分配到茅台酒廠工作。

經過坐船、火車、汽車,2000公里的入蜀之路,季克良花了5天5夜才趕到。儘管茅台已經被中央點了名,成了當地重點項目。竹筒接水、桐油燈照明的落後設備已經被取代。眼前作坊的落後程度,還是大大超出了季克良的預期。

「當時廠黨委書記的房子是用茅台酒瓶子和泥巴砌起來的,上面蓋著油毛氈。廠長、副廠長都是搭個棚子,一家幾口擠在一起。」

此後,季克良開啟了請調之路。極度缺乏人才的茅台酒廠,一直沒有批准他的調離申請。

幾乎與世隔離,又無法逃離,季克良反倒開始潛心鑽研釀造技術。

誰也沒想到,這位一度拚命請調的外地生,竟然就是茅台第一代的「人和」。

第2年底,在四川瀘州召開的第一屆名酒技術協作會上,茅台酒廠的代表宣讀了季克良整理的《我們是如何勾酒的》論文,引起各廠家的高度重視。很快,論文流出,全國範圍內掀起勾兌熱潮。

此後,他和工人走到了一起,「那段時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直到1978年,他總結出了「制曲是基礎,制酒是根本,陳釀和勾兌是關鍵」的工藝特點,得到行家們的普遍認同。此後,他又不斷細化每一流程的具體標準。茅台酒的生產流程和產品質量有了穩定保障。

1983年,在茅台工作了20年的季克良被選為酒廠廠長。

此時的茅台,天時、地利、人和似乎俱在,還有什麼能阻擋它呢?

誰知道,萬事俱備的茅台,卻迎來歷史生涯中第一個大污點——抄襲。

1982年,貴州興義市酒廠在55°的南盤江窖酒基礎上,經過上百次試驗,研發出35°濃香型白酒,取名「貴州醇」。

貴州醇開創了低度濃香型白酒的先河,被稱為中國白酒釀造工業史上的一次革命。

也不知道茅台具體什麼時候動的手。

直到1992年5月,一個個體戶偶然發現了茅台推出了和貴州醇外形幾乎一模一樣的白酒。並且,名字也叫貴州醇。2個月後,貴州醇廣州銷售部在當地發現了茅台仿造的產品。

7月20日,貴州醇向社會公開發出聲討,此後,針對茅台的檄文一篇接一篇。

掙扎在技術關口的茅台,一直無法突破擴產能的困局。當時,茅台的市場佔有率只有約0.01%。貴州醇事件,又讓茅台的口碑陷入低谷。

同時期的五糧液卻一路高歌。相對於白衣書生起家的季克良,執掌五糧液之前王國春曾做過磷肥廠廠長,後者更加有手腕。

左:季克良 右:王國春

同樣是國企,王國春上任後率先在五糧液內部推行招聘制和選舉制,重整了原本鐵板一塊、裙帶交錯的人事結構。儘管是國企,五糧液內部充滿了民企的團隊競爭。

1994年,五糧液也推出一款「醇」——五糧醇。五糧液投了100萬,第二年就帶來1000萬的利稅。

嘗到品牌總經模式甜頭的王國春,把五糧液子品牌發揮到極致,巔峰時,從300元一瓶的五糧液主品牌酒,到幾元一瓶的尖叫、火爆等,共計100多個品牌。

也是在1994年,五糧液產量超過了汾酒,主品牌價格提升後超過了茅台,成為了中國白酒之王。

王國春把五糧液做大了,也把五糧液做亂了。眾多的雜牌軍,沖淡了主品牌的價值度。

就在茅台、五糧液,一個抄、一個亂的時期,國外洋酒巨頭,加快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

季克良升為廠長那一年,1983年,北京繁華地帶崇文門,開出改革開放後第一家法國餐廳。既然是法餐,各種洋酒就有了標準化的消費場景。

鄧公畫圈的深圳,正在快速商業化,港商、洋商絡繹不絕。1986年,深圳夜總會出現第一代陪侍女郎。北京的天上人間是在9年後也有了同類服務。

卡拉ok是在1980年代末開始普及,隨後是迪斯科舞廳……

為了招商引資,對於外資企業,各地相繼給出超國民待遇。一時間,洋裝、洋表流行,洋酒成為商務、娛樂社交硬通貨。

各種夜場,也如雨後春筍,從沿海生長到內陸,從國家、省會中心城市蔓延到地方小鎮。

最初,洋酒在華70%銷售來自於北京、長三角、珠三角,很快就成為全民消費。

進入中國市場百年、在國內暢銷的洋酒品牌尊尼獲加,在1986年被世界烈酒巨頭帝亞吉歐收購。巨頭的野心,此時才剛剛展露。

與此同時,酒業另一大國際巨頭保樂力加也加註。

隨著巨頭的進入,從夜場、迎賓館,到高級酒店、俱樂部的櫃檯,一時之間,到處都是洋酒的天下。

就在此時,上海橡膠股橋段,再次上演。

1997年,國際金融巨頭索羅斯做空泰銖,引發亞洲金融危機。同年,國企改革,下崗職工開始在菜市場撿菜葉子。

為此,劉歡在央視演唱公益歌曲《從頭再來》,鼓勵全民重拾希望。

中央禁止了17種名煙名酒上桌,所有高端白酒銷量頓時下滑。

這真是前有埋伏,後有追兵。

五糧液還有大量中低端酒維持基本盤,低谷期的茅台幾乎無險可拒。

根據季克良回憶,「1998年的春節,原來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一下子變成門可羅雀。」

並且,被捧慣了的茅台,基本沒有市場自理能力。當時的茅台,市場營銷部門只有4個人,一個負責開票,一個負責收錢,一個負責發貨。

茅台,已經到了不得不轉變的生死關頭。

更何況,當時,中國的白酒就已經供大於求了。市場法則已經變了,消費者開始說了算了。

這一年,技術出身的季克良,親自下場組織了17人的市場營銷團隊。在全國酒企排名第11的茅台,終於有了服務消費者的意識。

並且,此後茅台還堅定了一條法則:一瓶茅台酒的價格要低於國內工人最低月薪標準。讓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

茅台的消費對象,從權、貴、富階層,向普通工薪階層靠攏。

這次的緊急掉頭,茅台獲得新生。

新的市場營銷團隊,由酒廠副總經理袁仁國帶隊,積極奔走在各地對經銷商進行重新教育。

年底,這支銷售團隊如約完成2000噸銷售計劃,創造茅台當時最好歷史成績。

2000年,袁仁國接下了茅台大權,成為成就茅台的第二代「人和」。

他的前任季克良,是技術高手,但卻並非市場經營好手。接任之後,袁仁國依舊聚焦生產技術。同時,搭建了一個強大的市場營銷體系。

次年,茅台上市。上市前,茅台進行大力改革。袁仁國頂著抗議,硬是把幹部工人的「鐵飯碗」打碎,改成聘用制。

茅台正式成為市場經濟的一員。

上市後,通過發行股票,茅台募資約22億元。

「現在不分紅,是為了以後更多的分紅。」有了錢,袁仁國並沒有急著瓜分,而是解決茅台一直以來的大難題——擴產。

2年後,茅台的年產量終於突破1萬噸。完成了毛澤東45年前的指示。

就在茅台上市的同年,赤水河畔又出現一位關鍵人物——郎酒董事長汪俊林。

「四川還有個郎酒嘛,解放前就很名氣,要儘快恢復生產。」由於周恩來多次提醒,1956年郎酒也恢復生產了。

一直到茅台改制上市之前,二者都具有國企的通病,穩定到保守。規模也都不大,都是排在全國10名以後。

2001年,汪俊林以收購郎酒的方式出場,一步完成了改制。

這一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迎來了機會,也迎來了挑戰。

至此,赤水河傳奇的締造者們,集結完畢,接受新的歷史使命——

全面迎戰全球洋酒巨頭。

03

全球酒企的競爭一旦公開角逐,就如同那句電影台詞:「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酒場如戰場,酒企的競爭,更如是。

回看中國白酒的歷史,清香型、濃香型、醬香型,各領風騷數十年,表面上看起來,是風水輪流轉,誰運氣好就坐莊,而事實上,在這背後有著清晰的邏輯——

中國白酒的消費升級。

相對於省工省料的清香型,濃香型成本更高、工藝更複雜、生產周期更長,價格也更貴。而醬香型,則更是原料投入量相當於其他白酒4倍多的酒中老大。

茅台的酒是香,但是要有消費得起它的市場。如今,茅台終於等來了這個「有錢」的中國。

早在1994年,濃香型五糧液戰勝了清香型汾酒,成為白酒消費主力。此後11年,五糧液蟬聯冠軍,市場佔比高達70%。

1998年以後,國內白酒供應飽和。低端酒完成歷史使命,開始有序退場。

曾經和茅台、五糧液同處高端陣列的瀘州老窖,經歷1997年動蕩之後,「名酒變民酒」,走上中低端路線,逐步流於平庸。

2005年,中國白酒又迎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醬香型茅台凈利潤超過了濃香型五糧液。3年後,茅台銷量也超過了五糧液。

簡而言之,中國人越來越有錢,所以喝得起更貴的酒了。

在一個經濟不斷向好的國家,消費升級是必然趨勢。誰搶到高端市場,誰才是最終贏家。搶不到,就會被市場遺忘。

國內白酒消費升級的信號,早已被洋酒巨頭們捕捉到。

就在茅台跑贏的前一年,帝亞吉歐派出了已在中國市場深耕百年的老牌選手尊尼獲加。

「我們做到,讓世界看到。」這是尊尼獲加近200年全球化歷史中,首次為一個國家單獨制定廣告。

在另一巨頭保樂力加的陣營中,「獨具慧眼,領悟非凡」的馬爹利、「活出騎士風範」的芝華士等品牌也不甘示弱,各自加大宣傳力度。

除此外,LV的母公司LVMH也派出得力幹將——軒尼詩。後者是XO的締造者,也是年輕、時尚的代名詞。

激戰中,尊尼獲加甚至將威士忌符號包裹了整個上海金茂大廈。同樣的套路,芝華士、馬爹利、軒尼詩複製到了廣州、北京等核心城市。

這一年,洋酒通過官方渠道在國內賣了35億,加上非正規渠道,累計超過45億元。

火力全開的洋酒巨頭們,還相繼打進了赤水河。

2006年,帝亞吉歐成為水井坊第一大股東,此後7年,帝亞吉歐不斷加碼,水井坊最終成為這家洋酒巨頭的全資子公司。

保樂力加在2007年與劍南春合資成立銷售公司,進行產業本土化。同年5月,劍南春旗下最有可能成為第七朵金花的文君酒,被軒尼詩收購……

而更多的中國白酒企業,選擇和洋酒巨頭們展開全戰線的正面對抗。

茅台很努力。1997年的4人營銷隊伍,到了2017年,發展到553人,加上全國31個省區的經銷商銷售人員,總規模近2萬人。

經過20年的市場打拚,2017年4月,茅台終於超過了最初的競爭對手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酒類製造商。並且,茅台的公務消費比例已經下降到1%以下,成為個人消費酒品。

茅台已經擺脫紅色歷史背景,在市場經濟挑戰中,從自力更生實現了自強自立。

此時,出海的故事也發生轉折。

原本因為成分過於複雜而出口受阻的茅台,在「一帶一路」之後,2018年,已經進入38個沿線國家。如今,在全球五大洲超過67個國家和地區,茅台已經發展了超過115家經銷商。

在韓國市場站住腳跟後,五糧液也陸續進入阿聯酋、印尼等國家和地區。郎酒從港澳地區出發,進入澳洲、非洲、歐洲等地區。

2019年12月,茅台集團原董事長李保芳,沿著赤水河來到郎酒莊園,與汪俊林坐到了一起。

中國新老兩代白酒巨頭,坐在了一起,做了這樣一個決定——

將赤水河打造成「全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最具成長力、最具發展潛力、名優白酒最集中、投資規模最大、投資金額最大的白酒黃金產區。」

包括習酒在內的其他許多赤水河之子,也都深表贊同。

昔日被畫圈的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曾經是一片爛泥塘,如今街道兩旁矗立著華為、騰訊、大疆等科技公司,紛紛被大洋彼岸的懂王制裁,網友稱為,「一街戰一國」。

赤水河,也是被畫圈的地方。

數十年間,赤水河沿岸的五糧液、茅台、郎酒、瀘州老窖等酒企,從國企背景中蛻變,彼此競爭,共同進步,終將迎戰全球洋酒巨頭。

這段故事,並不為很多中國人熟悉,但細細看來,這也正是「一河戰一球」的傳奇。

如今,疫情之下,在全球都在向中國要口罩、呼吸機的熱潮之下,茅台、五糧液股價均創歷史新高。

6月1日消息,郎酒已經向證監會提交上市材料。醬酒第二股,即將誕生。

回想2001年,茅台上市,募資之後,產能很快突破1萬噸,擁有了做老大的基礎。

全球資本用錢投票,看好中國企業,赤水河畔的「茅五郎」,彈藥充足,正蓄勢待發。

尾聲

太陽底下無新事。

百年前,一次國外資本操控的妖股事件,斷送了大清的命脈。

如今,中國股市再現妖股,同樣有國際資本加入。

但,這一次卻並非百年前皮包公司故意炒作的空殼。而是,受過國內外對手千錘百鍊,全副武裝準備出海的勁旅。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百年前,大清王朝面臨危機,全國工商業停滯。海外工業、製造業發達的列強,帶著一船船貨物,賣進中國市場。

洋裝、洋酒,深刻影響了國人的身體和思想。

如今,海外諸國面臨危機,工商業停滯。作為全球最大製造國,除了擺地攤自己消化,有實力的企業,更應帶著一船船貨物,揚帆起航。

疫情結束之後,我第一次出差,是到了四川瀘州老窖的家鄉。我發現這個以「麻將」和「火鍋」出名的休閑大省,卻也可能是中國最早一批複工復產的地方,與其他門庭冷落的城市不同,這裡的一切欣欣向榮。

我問當地的朋友,很多人覺得四川人很閑,但成都卻也是新一線城市裡最有希望的之一,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四川的朋友笑笑:「這世界上沒有什麼運氣,我們就是靠勤奮而已。你不努力做怎麼可能成功?」

我沒有去過貴州,但我想,人世間的道理,大抵都是如此——

赤水河的傳奇,有它的天時、地利、人和,但更重要的,是勤勞勇敢的川貴人民,付出了自己的血汗,才能和早我們幾十年幾百年開始發展的國外巨頭,有用同場競爭的機會。

如今,赤水河的傳奇,才剛剛來到它最精彩的時候。

而中國白酒人逆襲的故事,也正如這奔流不息的長江之水一樣——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擺攤第一天,我又覺得我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