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台灣特色文化檳榔西施的背後,不過是一群為生活苦苦掙扎的女性

台灣特色文化檳榔西施的背後,不過是一群為生活苦苦掙扎的女性

提到台灣你會想到什麼?是台灣某主持人一本正經地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的梗,還是在課本中對台灣日月潭等景點的描述,或者是以美食著稱的台灣夜市。

與電視中台灣人自大或者光鮮的形象不同的是,在2000多萬的台灣人中也有很多無奈的群體,而檳榔西施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一、台灣的檳榔文化:食檳榔解瘴毒

吃過檳榔的人大概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意思就是檳榔和煙在一起食用能讓產生極度的快感。

那麼如今在大街小巷售賣的檳榔究竟起源於何時期呢?

據史料記載食用檳榔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900年的古印度人,古印度詩人馬可就記載了印度士兵以檳榔芯、煙葉、蔞葉粉及香精香料等混合而成的檳榔嚼食情景。

檳榔在中國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265年前後的《南中八郡志》,其中記載:「檳榔,大如棗;色青似蓮子。彼人以為貴異。婚族好客,輒先逞此物。若邂逅不設,用相嫌恨。」

至於檳榔在台灣出現的歷史則要遲了很多,這與台灣在古代長期處於未開發狀態有很大關係。

提及台灣人最早吃檳榔的目的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

在漫長的歷史中台灣都處在一個瘴氣瀰漫的環境,對人的生命產生很大的威脅,慢慢地當地的原住民發現吃檳榔吃檳榔可以解瘴毒,這才使得檳榔的食用逐漸流行開來。

當然檳榔的食用也有一定的風俗習慣在裡面,當時的台灣原住民認為人與獸應該是要有一些本質區別,動物牙齒是雪白的,那麼人的牙齒應該與其有所區別,而吃檳榔能使人的牙齒逐漸變黑,正好可以滿足當時的要求。

《廣東通志》中就有相關的記載:「食則齒黑,婦人以此為美觀,乃習俗所尚也。」

這種以齒黑為美的習慣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二戰後才有了很大的改觀。

吃檳榔是一件令原住民很愉快的事,但是採摘檳榔卻是一件令人犯愁的事。

抗擊荷蘭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到來,正好為原住民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

原來在鄭成功的部隊才進入台灣的時候,很多將士都中了當地的瘴毒,鄭成功一番打聽之下知道了檳榔可以緩解瘴毒,於是便派部隊去採摘。

於是相同的問題出現在了鄭成功的部隊身上,檳榔樹枝幹光滑高聳不易攀登採摘,但是人多力量大,鄭成功的部隊裡面還出現了幾個聰明的人。

有士兵將伸縮漁竿改良成長柄伸縮鐮刀來取代攀爬摘采,一下子就提高了檳榔採摘的效率,原住民在看了之後紛紛進行效仿。

之後在移民群體的引導下,檳榔逐漸在台灣發展成為一種產業,無論是定情、婚宴,還是送禮,檳榔都能完美融入其中,由此形成了台灣特有的檳榔文化。

二、台灣新檳榔文化的衍生群體——檳榔西施

為何將現在台灣的檳榔文化稱之為新檳榔文化呢?

這與台灣的近代歷史有很大關係,無能的清政府在1895年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台灣人民奮起進行反抗,但是終因實力差距過大,台灣還是淪入日本之手。

在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對檳榔的食用是禁止的,台灣原住民的檳榔文化也隨之消失了。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台灣人再次獲得了自由,檳榔的種植也隨之恢復,但是曾經的檳榔文化再也回不來了。

逐漸地,檳榔文化變成一種以營利為目的的文化,人人都想的是如何賣出更多的檳榔。

檳榔種植興盛之後,自然離不開賣檳榔的人,一個好的銷售員對銷售量是有很大幫助,於是漸漸誕生了一種新的職業——檳榔西施。

網上流傳的檳榔西施都是源於上個世紀90年代,但是最早的檳榔西施恐怕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

當時台灣有個盛產檳榔的地方名叫雙冬,這個地方有姐妹秀朱、秀花和秀蘭三人,三姐妹眼見家中檳榔生意不是太好,便從工廠辭職回家專心從事檳榔售賣。

與當時賣檳榔的大爺大媽相比,年輕貌美的三姐妹無疑能讓人產生新鮮感,三姐妹家的檳榔生意因此變得奇好。

別的檳榔攤主因此也進行效仿,讓自家年輕貌美的女兒都出來幫忙售賣檳榔,久而久之檳榔西施的稱呼便在小範圍流行開來。

在穿著方面,此時的檳榔西施與普通女孩子還是差不多,那麼是什麼讓檳榔西施穿的越來越少呢?

這與台灣在上個90年代經濟的飛速發展有著很大的關係,高速公路越來越多,檳榔從零嘴搖身一變,成了計程車或客運、貨運司機們在漫長車途上的提神神器。

這使得檳榔售賣者發現了新的商機,於是在高速公路旁一個個檳榔的賣點被建立起來了,檳榔西施開始公開地進入人們的視野。

在市場規則下,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賣出更多的檳榔成為每個檳榔售賣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檳榔售賣上也出現了業績考核指標,當然檳榔西施賣的檳榔越多,收益也就更加豐厚。

這樣的獎勵制度對於家庭貧困被迫出來打工的檳榔西施來說,無疑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怎樣才能賣的多,成為檳榔西施每天都需要琢磨的問題,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後,她們發現衣服穿得越暴露檳榔的銷量則會變得更好。

為了能讓自己的生意火爆起來,她們的穿著越來越大膽,怎麼能吸引人的視線就怎麼穿,還有甚者不惜以自己的身體作為資本,做出了更出格的事。

在這種畸形的售賣觀下,台灣的檳榔產業發展的確有了很大的發展。

三、時代的悲劇:檳榔西施或將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隨之而來的是台灣社會對檳榔西施穿著的討論,一些限定檳榔西施穿著的法律也逐漸頒布,那麼這樣的做法是否有待商榷呢?

誠然檳榔西施為了賣檳榔出賣自己的色相,甚至其中有一些是受到集團控制而進行違法活動的,在許多人的眼中她們甚至成為特殊行業的代名詞。

但是我們要注意到檳榔西施中的絕大部分群體都是家境貧困而被迫出來打工的女性,她們在學業尚未完成之際就需要幫忙補貼家中,於是收入高風險小的檳榔西施成了她們唯一的選擇。

網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檳榔西施名叫童可柔,她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為了生計,14歲的她只能選擇出來賣檳榔,類似這樣的事例在台灣社會還有很多。

印象中檳榔西施只需畫個濃妝,然後站著等待顧客上門購買檳榔即可,事實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對於冬天穿衣少的人,我們或許會以一句「要溫度不要風度」來調侃一句,但是用在檳榔西施身上卻不太適合。

因為在最低只有8、9度的溫度下,她們選擇穿很少的衣服只是為了生計在考慮,而不是心中自願的想法。

這世上不缺乏好人,但也從來不缺乏壞人,檳榔西施因為自己的穿著有時還會受到客人的騷擾,但是為了生存,她們只能繼續忍耐下去。

在夜深人靜之後,卸下厚厚妝容的她們,也與普通女孩一樣,充滿著對生活和愛情的嚮往。

值得諷刺的是台灣有些人一直對檳榔西施這個行業進行抵制,但是在一段時期內,與檳榔西施命名有關的新聞卻又能得到最大的關注度。

自大的台灣人一方面在抵制檳榔西施這個行業,背地裡卻又在偷偷消費她們的話題,如此說來,豈不可笑?

或許有點悲涼,無論人們是同情檳榔西施這個行業還是鄙視它,隨著科技的發展,檳榔西施這個行業在不久的將來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結語

檳榔西施是台灣經濟在上個世紀90年代迅猛發展後,所衍生的一個群體,因穿著問題而受到台灣衛道士的強烈指責。但是就其本質而言,檳榔西施也是在為生活努力奮鬥的一個群體,也有著自己的憧憬與幻想,當然她們也需要人們對她們更公平的評價。

作者:空境勿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施 的精彩文章:

真實的西施究竟有多美?專家將其容貌復原後,網友:長這樣?
華頂杜鵑 花中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