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法蘭西的驕傲,「神經元」隱身無人機,歐洲五代機借屍還魂的載體

法蘭西的驕傲,「神經元」隱身無人機,歐洲五代機借屍還魂的載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於對二戰初期法國快速潰敗的反思,以及自由法國在二戰中國際地位下降的影響,重新建國後的法國政府,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把國防自主作為自己的基本國策之一,而軍備自主,也就成為了法國從戰後開始到現在一直奉行的準則。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歐洲因為北約的關係,大量裝備和使用美製裝備時,作為歐洲少有大國之一的法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堅持使用國產裝備,即使這些國產裝備在綜合性能上並不如當時同期美製裝備。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法國軍備自主思想所帶來的好處開始逐漸顯現。昂貴的法制裝備不僅成為了國際軍火市場的重要來源之一,法國國內也誕生了包括達索在內的各種軍工企業,進一步提升了法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但是,一直追逐世界先進裝備發展潮流的法國,在F-22「猛禽」隱身戰鬥機掀開世界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發展潮流後,卻沒有及時跟進研發屬於自己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相反,法國選擇與德國合作,聯手研製第六代戰鬥機。

在很多人看來,連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技術都還沒有落地的情況下,直接研製第六代不僅風險更大,而且看起來有些天馬行空。但實際上,法國早在很久之前就開始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研究,並將這些技術集成到了另一個載體上——「神經元」隱身無人機。

「神經元」隱身無人機不僅是目前歐洲擁有的性能最先進的隱身無人機,還將與法德聯合研製的第六代戰鬥機搭配作戰,攜手踏入六代機的時代。那麼,這款擁有歐洲五代機技術的隱身無人機,是如何誕生的,未來又會如何發展呢?

「雙風」掠頂——與五代機時代擦肩而過的歐洲軍用航空工業

要研究「神經元」無人隱身機,就需要先弄明白為何歐洲軍用航空工業會與五代機時代擦肩而過,而要弄明白為何歐洲軍用航空工業會與五代機時代擦肩而過,就需要先了解歐洲「雙風」,即「颱風」戰鬥機和「陣風」戰鬥機的發展始末。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歐洲各國就開始籌劃研製「歐洲戰鬥機」,以便應對美蘇兩國新型戰鬥機的壓力。在「歐洲戰鬥機」項目開始之初,歐洲各國之間還願意坐下來共同商討「歐洲戰鬥機」的相關事宜。

但是很快,因為作戰需求等方面的差異,法國選擇從「歐洲戰鬥機」項目中退出單幹。仍然留在「歐洲戰鬥機」項目中的歐洲各國,在經過多輪協商後,最終聯手研製出了「颱風」戰鬥機,而選擇單幹的法國,最終也成功研製出了「陣風」戰鬥機,歐洲「雙風」戰鬥機開始出現在歐陸上空。

雖然在經過長期的研製後,「颱風」戰鬥機和「陣風」戰鬥機最終都得以誕生,但在上世紀90年代,剛剛擁有「颱風」戰鬥機和「陣風」戰鬥機的歐洲諸國突然發現,自己又需要開始做出新的選擇,即是否應該跟進隱身戰鬥機的研發工作。

首先來看「颱風」戰鬥機,雖然採用各國分工合作的方式降低了研發費用和生產成本,但是經過「颱風」戰鬥機「分工合作」規劃後的各個項目參與國,比如英國,就直接失去了獨立研發新型戰鬥機的能力,而相關費用的分攤問題,也讓各國在聯合研製新一代戰鬥機方面存在更多的爭議。

多國聯合的「颱風」戰鬥機遭到了諸多問題,單打獨鬥的「陣風」戰鬥機同樣問題重重。因為研發費用和生產成本較高,如果要避免出現損失,「陣風」系列戰鬥機至少需要在法國服役幾十年才行。如果法國真的堅持要馬上發展一款第五代戰鬥機,那麼也只能夠以「陣風」系列戰鬥機為基礎展開研製工作。而事實上,達索公司也這麼做了。

達索公司先後向法國軍方提供了兩種設計方案,一種是直接把現有的「陣風」系列戰鬥機「拍扁」,增強其隱身性能,另一種方案則是在「拍扁」的基礎上,將戰鬥機的整體規格參數降下來,研製一款輕型隱身戰鬥機。

這兩種設計方案雖然相比「陣風」系列戰鬥機來說雖然提升效果有限,但是也都具備實現的可能性。不過,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了2000年前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JSF計劃已經開始在國際上尋找合作夥伴,拿JSF項目的性能參數作為對照,達索公司的兩種設計在作戰性能方面都相差甚遠。

此時,隨著航電系統的進步,法國國內關於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研發也出現了新的呼聲,那就是強化了航電性能的「四代半」戰鬥機,和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相比,並不存在性能代差。即使是和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真存在代差,憑藉著達索公司的技術儲備,也能夠在短時間內研製出法國自己的第五代戰鬥機。

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歐洲各國在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來臨之際,或是因為互相推諉、或是因為研發成本問題、又或者質疑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時代等原因,最終擱置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研發計劃,歐洲軍用航空工業與五代機時代就這麼擦肩而過。

借屍還魂——積極探路的「神經元」隱身無人機

雖然法國軍方認為強化了航電系統後的「陣風」系列戰鬥機在面對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時,仍然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並不會被後者形成代差優勢。但是隨著美國隱身戰鬥機項目的快速推進,法國軍方開始感到不安,並開啟了AVE Petit Duc計劃。

AVE Petit Duc計劃的目的是將當時法國航空工業的未來技術儲備,集成到無人機上。這樣的話,當法國真的需要研製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時,AVE Petit Duc計劃能夠馬上提供經過驗證的成熟技術,減少新一代隱身戰鬥機的研製風險。

AVE Petit Duc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驗證能夠使用各種空基制導彈藥的隱身無人機技術;第二階段,驗證隱身無人機的空域管理技術;第三階段,將航電系統、武器系統集成到隱身無人機上,使之具備實戰能力。

2000年7月,採用了達索公司諸多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技術,「借屍還魂」的A.E.V-D隱身無人機實現了首飛,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款隱身無人機。A.E.V-D隱身無人機主要用來驗證第一階段的相關技術,在A.E.V-D隱身無人機獲得成功後,達索公司馬上製造出了第二架原型機——A.E.V-C隱身無人機,用於第二階段的技術驗證。

在看到法國達索公司的AVE Petit Duc計划具備可行性之後,歐洲各國開始展現出了自己的興趣。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均表態要加入AVE Petit Duc計劃,隨後,在2003年,法國斥資3億歐元,將AVE Petit Duc計劃升級為「神經元」無人戰鬥機技術驗證機計劃。

自此,法國決定徹底將「神經元」隱身無人機作為自己五代機技術的過渡載體,達索公司將集中精力,全力研製第六代有人駕駛隱身戰鬥機。屆時,「神經元」隱身無人機將和第六代戰鬥機相互配合,組成法國在未來的隱身作戰力量。

受此影響,又有其他國家開始加入「神經元」隱身無人機的研製行列,希望能夠再次複製當年「歐洲戰鬥機」的輝煌。在綜合各個合作國的實際需求,「神經元」隱身無人機在氣動外形上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採用了經典的飛翼布局,以增強自己的隱身性能。

「神經元」隱身無人機在2012年12月1日於法國首飛成功,2015年8月於瑞典通過飛行程序測試, 2016年7月與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編隊進行了海上測試,證明法國有讓該機上艦的打算。而隨著「神經元」無人機項目的順利發展,更多歐洲國家對「神經元」隱身無人機表露出了興趣。

西風可否東吹——「神經元」的模式是否值得複製?

「神經元」隱身無人機項目可以說基本上達到了法國軍方一開始時對其的期待,截止到目前,「神經元」隱身無人機已經能夠和「陣風」系列戰鬥機組隊飛行。根據法國方面的計劃,「神經元」隱身無人機的攻擊機版本,也將在今年誕生。

既然「神經元」隱身無人機項目能夠獲得成功,那麼「神經元」的項目是否值得中國借鑒?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並不需要借鑒「神經元」隱身無人機的研發方式。「神經元」隱身無人機通俗地講,是法國在五代機研發代價過高的情況下不得已採用的手段。而中國不同,中國目前已經擁有兩款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在第七代戰鬥機概念還沒出現的情況下,中國可以直接研製第六代戰鬥機,六代機和七代機之間,並不存在需要過渡的時間段。

不過對於歐洲諸國來說,在英國脫歐,歐盟整體團結氛圍降低的情況下,類似「神經元」隱身無人機這樣的合作方式,對於歐洲整體軍用航空工業的發展來說,不失為一種值得借鑒的成功模式。

圖源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談 的精彩文章:

該如何獵殺F-35戰鬥機?面對F-35的圍攻,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殲-16能否取代轟-6?戰鬥機大型化的潮流下,轟-6的未來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