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智商,在人的成功中其實沒起多大作用

智商,在人的成功中其實沒起多大作用

關於智商有個流傳已久的說法是,愛因斯坦智商140,那麼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這件事的起因是愛因斯坦的大腦失竊案,測試方法是解剖大腦。

相關文獻中並沒有直接的表明「愛因斯坦智商有140」這樣的結論,所以很明顯這樣的話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推論和猜測。

此外,智商量表的測試方式是以考試得出分數,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發現,愛因斯坦智商140的說法是不靠譜的,總不能滑稽地說死後的大腦還能測試出分數吧?

既然愛因斯坦智商140的說法是不靠譜的,那麼,智商在人的一生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什麼是智商

智商,即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指數,是衡量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這個概念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特曼教授提出的。

如果你有仔細閱讀百科中的智商定義,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限定性條件非常多的術語。

首先是智商表現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分析判斷能力等等,也就是說它的外延是不確定的

當人們談論智商時,他們甚至未必知道他們談論的究竟是什麼。

此外,詞條會提到智商是可以通過後天鍛煉而提高的。

根據以上兩點,你會發現「智商」這個詞語是一個典型的手提箱詞語:「智商包含很多方面,不同的智商測驗標準不同,智商是可以提高的。」

天才神童既有可能「傷仲永」,也有可能成為「天才專家」,那不是相當於什麼都沒說嗎?

什麼樣的人喜歡提智商

惰性思維的人喜歡提智商

當學霸表現得特別優異時,擁有惰性思維的人會簡化問題:「為什麼學霸成就這麼高,因為他們智商高。為什麼他們能做到我做不到的東西,因為他們智商高。」

哲學上一種叫做歸謬法的方法可以論證這種邏輯的錯誤。

假設他們的前提是正確的:智商的高低決定了成就的高低,那麼一堆智商高的人在一起,會出現必然性的智商測試高的人比智商測試低的人強。以數學公式舉例,在歸謬環境下,智商高的人會比智商相對低的人取得更多解題方法、更快的解題結論。

但是很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必然出現智商與成功的正相關。

如果「智商」像「上帝」一樣真的存在,你什麼也不必做,因為如果一切都被決定好了,你做什麼都沒有用。

但是你縱觀現實社會,你會發現你做了有用,那提智商不是很諷刺的一件事嗎?

知識水平不夠的人也喜歡提智商

因為他們只知道智商這個泛濫的概念,稍微好一點的會知道情商這個概念。

另外一個叫做逆境商數(簡稱逆商)的概念,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還有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論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光是如何看待學習,心理學中便有非常眾多的理論。光是看到智商便覺得懂透了世間的道理,那可是連學問的門都還沒有入。

所謂的智商不過是高級版的星座罷了。

智商與成功的關係

要想弄清楚智商與成功的關係,首先要明白相關關係和因果關係的區別。

相關關係指的是智商與成功呈正相關,必然關係指的是智商必然帶來成功。

把相關關係看作必然關係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錯誤。也就是說我們的結論是:提高智商有可能會帶來成功。但是換一個提法會是更加明智的做法。那就是用能力取代智商這個詞語。

大家都知道,智商是由很多種不同的能力組成的,那麼我為什麼建議用能力取代智商這個提法呢?

有個叫做卡羅爾·德韋克的心理學家提出了「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型思維模式」。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主要是努力的結果,自信可以通過「成長」達到願意努力工作和學習的狀態。而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自己出生時就已經定型,能力只能被發現,不能被培養和開發。

智商這個概念即使是強調有成長的空間,但是作為一種商數,它擁有著錨定效應中的「錨」,相信智商意味著相信自己能夠到達的高度有限,意味著自我實現的預言。

能力意味著可控、具體,智商意味著不可控。

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中寫道:在成功人生的決定因素當中,智商最多有20%的貢獻率,其餘80%由其他因素決定。

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智商決定論」或者「情商決定論」。

儘管社會階層、機緣運氣很重要,但是沒有個人能力的提升和個人資源的積累,即使機會來了也是抓不住的。

綜上所述,智商,在人的成功中其實沒起多大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得寸進尺是一種智慧的生活方式
由於過於關注細節、追求完美而導致做事拖延、效率低,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