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90後用實際行動為航空強國事業貢獻力量

90後用實際行動為航空強國事業貢獻力量

中國航空報訊:我是一名「90後」,因為父親是軍迷,受其影響我從小就對軍事裝備深感興趣。幼年的我還是孩子王,因為我有最多的「軍事武器」裝備,大小槍支、飛機坦克、軍車大炮、航母潛艇……家裡儼然一座大型「軍火庫」。雖然都是玩具,但仍然有「戰鬥力」,窨井蓋下的管道、隔壁鄰居家的窗戶、路邊的野狗,都被我們「轟炸過」。「我要做特種兵,一個能打好多人」,表哥說完還煞有其事地比划起來, 嘴裡還發出「噠噠噠」的音調。「我要做飛行員,想去哪裡飛哪裡」,或許是打小老爸就在我小床的正上方吊著一架架炫酷的充氣飛機,每當睡不著,他就讓飛機轉動起來,我的眼珠也隨之轉動,不一會兒就做起航空夢來。

小學國防教育課,虎式坦克、54手槍、蘇-27戰鬥機…… 老師在幻燈機上放映的各種武器裝備圖片我都在書籍上看到過,連參數性能也能娓娓道來。

初中時熱映的《士兵突擊》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電視劇,看了很多遍,除了劇中塑造的經典人物,更讓我迷上了專業的軍事知識。我開始訂閱各種雜誌,如《軍事體育周刊》《兵器》等,一開始很多內容讀不懂,只能看插圖, 隨著慢慢接觸到網路,泡軍事論壇,玩《紅色警戒》遊戲, 漸漸積累起專業的軍事知識。直到高考前,爸媽怕我沉迷其中誤了學業,在斷網的同時把我辛苦積攢的各種雜誌當廢品賣了200多塊錢,只留下一小部分雜誌,現在想起甚是可惜。但如果沒有爸媽當時的狠心,也許我就考不上心中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了。

進了南航如魚得水,平時的軍事愛好和知識儲備派上了大用場,我順利當選南航國防協會的國際關係部部長,並作為學校代表參加了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那屆展會上展示的神秘「粽子機」、察打一體無人機、A380客機及擁有矢量發動機的蘇-35戰機的飛行表演讓我終生難忘,同時也看到了我國的航空裝備與世界先進水平間的差距,於是暗下決心要用自己的所學為航空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畢業後我踏入航空工業上電所,成為一名聚焦外場保障工作的航空人。現在的我能接觸到各型戰機,雖然沒有實現當飛行員的夢,但能夠作為飛行員的「天梯」,也算曲線達成願望。從年少時的「唯武器論」,到了解到「軍事對抗本質是綜合國力的對抗」,我對軍事的理解也在不斷刷新。我也逐步認識到,隨著戰爭模式的發展變化,軍事裝備複雜程度的不斷提高,軍事裝備保障的作用日益增強。良好的裝備保障能夠使武器裝備保持較高的完好率,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器裝備的技戰術性能,產生較高的軍事效益。因此我們必須要深入研究高新武器裝備保障的特點和規律, 研究吸收國外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對新時期我國軍工企業開展高新武器裝備保障體系建設進行深入研究,將軍工企業融入軍方的保障體系,全面提高保障能力, 使裝備保障能力建設跟上和適應裝備發展要求,滿足未來的作戰需要。

回顧自己與航空的情緣,借用《士兵突擊》經典台詞中李夢說過的一句話,「光榮在於平淡,艱巨在於漫長」。未來我將繼續自己的「軍迷」之路,但與年少不同的是, 今天的我正在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的強軍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貝爾和波音聯合交付第400架魚鷹旋翼機
科學家實現人類行走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