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成大器者,慎用3種人,遠離3件事

曾國藩:成大器者,慎用3種人,遠離3件事

這世界上自以為是的聰明人眾多,自認愚笨的人卻很少。

清代的曾國藩,六次考秀才都沒中,學政以他為恥,竟然懸牌羞辱他。他在中年之後異軍突起,剿滅太平軍之後事業如日中天,他卻能在人生巔峰看出大衰,辭去節制四省的大權,裁撤起家的湘軍。他在官場遊刃有餘,在無形之中化解種種難題,成為晚清的名臣。

人們稱曾國藩是「半個聖人」,將他與孔孟、王陽明比肩。有人說曾國藩做事兒都是笨方法,以恆心和意志力才取得了出眾的成就。他說過:「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笨,是一種天賦,謙遜,踏實,逆商,拙誠。但曾國藩成功的秘訣,絕對不僅僅是「笨」這麼簡單,一個人可以達到曾國藩的智商,擁有曾國藩的情商,但很難達到他的自制力。

用笨方法,但不下蠢功夫,要走得順,還得找對路,跟對人。

境界高者,慎用3種人

有的人命中注定是你的貴人,你可以藉助他人之力完成自己的事業。而有的人是消耗你能量的朋友,你應當敬而遠之,無須和他們爭鬥,無須招惹,能避則避,如用需得慎用。

第一種,無德之人。

《左傳》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傳之久遠,此之謂不朽。

一個人,首先要立德,才能立功。立德,便是要有好的人品。做事先做人,做人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智慧,更是一個人的修養。

曾國藩的《冰鑒》並非是在告訴你如何去評價別人,而是告訴你如何和身邊不同的人打交道,結交有德的賢良之人,識別出無德之人,並且對其敬而遠之。

曾國藩識人、育人、用人自成體系,無德而有才之人如何取用?「有才而無德者,亦當不沒其長,而稍遠其人。」

對於無德而有才之人,不必交心,多有提防,最好約法三章,規範管理。在工作之時多加關注,如果出現掌控之外的問題,要及時止損。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對於有才無德者,只能用其技能,絕不可大用、常用和久用!

第二種,一身負能量的人。

滿身負能量的人,會放大自己身上所有的不幸,並且將自己對人生的負面態度強塞給別人。

曾國藩在家書之中說:怨言太甚者,這以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人非草木,對於他人的遭遇往往會充滿同情,適當的傾訴,可以幫助人走出心理陰影,好友同事的正面建議,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經驗。但如果後來發現,這些逢人抱怨的人,並不是聽你的開解和建議,他們沒有進取之心,也沒有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他們只是想通過別人的同情心獲得自己的價值,這個時候你已經在這種人身上浪費了太多傾聽的時間,甚至因為他們而打不起精神,消磨了鬥志。

我們不應該成為對方埋怨的對象,太多的負能量肯定會會對情緒和事業產生影響。

第三種,自作聰明的人。

曾國藩自小就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聰明人,他也經常被所謂的聰明人看不起。但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曾國藩對這些「太聰明」的人往往存有戒心。

以為一點小聰明可以無往不利的人,往往喜歡投機取巧,愛走捷徑,在短暫的利益面前不擇手段,不會看到更長遠的利益。對待朋友,這些人往往兩面三刀,不會真心相交,常常會在背後算計你,他們沒有真正的朋友,而是將身邊的人當作棋子。

利益,是這些人衡量一切的標準,他們往往被眼前的「得」遮了眼,耍小聰明,貪小便宜,最終只能井底觀天。

曾國藩有一句總結:「與好利人同事,己必勞累。」和這些人同事,自己必定會被拖累。金安清的能力很強,到那會心術不正,他多次向曾國藩示好,想要成為曾國藩的幕僚,曾國藩與他見面7次,多次考量,深知他的人品,不願與之為伍。但曾國藩看到他都很尊重,從不與他起衝突,旁人問曾國藩,他言:「此等人如鬼神,敬而遠之可也。

境界高者,遠離3件事

人生諸多誘惑,決定成敗的永遠都不在於高山,而在低谷。一個人能否成事,要看他是否能在誘惑前保持冷靜和理性,做出最好的分析和判斷。

第一件事:久利之事

如果有人和你說,這件事可以獲得長遠的利益,你是否會心動。曾國藩有句名言:「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這世間從來沒有久利之事,凡事都不可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從來都不可能存在一勞永逸的事情,而人們常常為表象所欺騙,陷入騙局之中。

「眾爭之地」也就是眾人所爭搶的地方,這種地方容易招惹禍事,《論語》之中「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這個意思。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很多領域看起來人人爭搶,弄得頭破血流,外表看起來光鮮,往往已經飽和,都是薄利。

第二件事:懶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過人的才氣,然而除非天賦異稟的天才,其他人無論天資高低,都要通過勤奮工作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曾國藩曾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曾國藩一生都在強調一件事——千萬不要偷懶。因為天資不及他人,少年時他讀書,要求自己不讀懂這一句,就不去讀下一句,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一定鑽研下去,做事的時候也不能留下死角。

命,是失敗者的借口;運,是成功者的謙詞。曾國藩做事一向比其他人都紮實,如果看過曾國藩的傳記和小說就會明白,他的一生根本不是靠命運,完全靠自己。

第三件事:傲

曾國藩小時候看盡別人的「傲」,他因為文章寫的不好,被學政當眾懸牌批評,他沒有發怒,也沒有放棄,而是回家之後閉門苦讀,想要一雪前恥。

這就是現在人所說的「逆商」,在逆境之中生長起來的人,要比一生順遂的人能具有憂患意識,也多了更多不服輸的勁頭。也因為這種成長過程,曾國藩從來不會低看他人,但凡和曾國藩相處之人都能感覺到,他沒有心眼,不會算計,做事尚拙,打仗尚拙,待人也尚拙。

在生活之中,無論是這樣的同事還是好友,都會迅速贏得眾人的信任。

左宗棠一直對曾國藩有很深的芥蒂,總覺得曾國藩事事都在搶他的風頭。左宗棠多次挑釁,曾國藩都是避讓,後來左宗棠甚至逢人就罵曾國藩。曾國藩的家人和幕僚都覺得左宗棠做得過分,但左宗棠一直都在規勸家人不要和他產生矛盾。

無論左宗棠對曾國藩誤會多深,曾國藩都在嘗試以自己的誠意解開他的心結。平時左宗棠處處挑釁,在臨去收復新疆的時候,他開始心虛,擔心曾國藩為了報復他,不給他充足的糧草。結果在所有的督撫之中,唯有曾國藩及時給了他充足的糧草。

這件事之後,左宗棠對曾國藩心服口服。在曾國藩去世的時候,左宗棠為他寫了一副對聯: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

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曾國藩這種誠意和和氣,並不是剛入官場就有的。曾國藩剛剛在京城當官的時候脾氣並不好,多次和人發生摩擦,得罪了不少人,他在日記之中寫下:「我與官場性情不投,幾至到處荊棘。後來幡然醒悟,一改前程,稍覺相安。

人與人的交往本來就不是博弈下棋,世間萬物都在發展,看起來敵對的人,也許下一刻就會和你有著共同的利益,不會永遠都針鋒相對。

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半生在驚濤駭浪的宦海沉浮。創辦湘軍鎮壓太平天國之時,前面是人數眾多的敵人,身側是時時覬覦他位置的同僚,身後是對他始終猜忌和防備的清朝統治者。這一生,曾國藩嘗盡了排擠、猜疑、敵對,然而他卻贏得了一生的榮譽和財富。做官難,做人更難。你能看到他在廟堂之上的榮耀,卻難看到他在面對內憂外患之時的智慧和處世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王小波嘔血創作的一部作品,主流文壇卻說狗屎,如今年銷一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