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建議珍藏】張學良講述自己坎坷一生的珍貴視頻

【建議珍藏】張學良講述自己坎坷一生的珍貴視頻

公眾號「讀書人馮學榮」已更名為「馮學榮讀史」

鮮為人知的是,張學良在他生前,曾經接受過長時間的採訪,並在攝像機的面前,細細講述自己坎坷而且風雲變幻的一生,這個採訪視頻,被採訪者製作成一個視頻紀錄片,取名《世紀行過》,紀錄片時間長達3個小時,馮老屍看過這個視頻,感覺很好,所以放上來這裡,分享給大家,建議大家先珍藏,有時間的時候,再細細欣賞,視頻的下方,是馮老屍一篇點評張學良的文章。

文/馮學榮

張學良出生於 1901 年。這一年對他的父親張作霖而言,是一個好年份,因為張作霖這一年,終於轉正了。這一年之前,張作霖是民間武裝「保險隊」的頭人,但就是在這一年,張作霖被增祺瞅上了。增祺將張作霖吸收到清政府的軍事力量中,給了他一個遊記馬隊管帶的職位。

從今開始,張作霖第二次吃上了公糧,這奠定了他後面事業的基礎。(張作霖早年在甲午戰爭期間參加過清軍,這次是第二回吃上公糧)

辛亥革命的爆發,給予張作霖第二次機遇。武昌起義之後,東三省總督趙爾巽覺得張作霖為人愚忠,可堪重用,於是委以保衛奉天的重任,張作霖入奉天,誅殺革命黨黨魁張榕及其同黨,殺人如麻,東北局勢肅然安定, 張作霖為清政府納下第一張投名狀。

趙爾巽

只可惜,太遲了。

頃刻,清政府覆亡,袁世凱執掌民國總舵,張作霖留守東北,表面上歸順袁世凱,實際上心裡對大清帝國的恩德,念念不忘。張作霖與滿清廢帝的皇室遺臣,秘密往來不止,紫禁城的廢都上下,亦將張作霖視為火種之一,留作日後「光復祖業」,才堪大用。

張學良遺傳了其父的彪悍性格,自少年時期就立志從軍,張作霖戎馬一生, 深知從軍命賤,最初並不同意,但張學良志氣頗堅,張作霖最後為其所動, 允諾只要張學良學軍成功,可以讓他帶兵。

張學良(右)與其父張作霖(左),不但長相酷似,連性格也遺傳十足

於是張學良入東北講武堂,學軍事,並以優秀成績畢業,甫一畢業,張作霖就委以重兵,讓張學良學習帶兵。張學良年紀輕輕,就手握重兵,一呼百應,但是其人年少風流,自此時已現。

東北軍無數官兵留下了回憶證言,稱張學良早在東北帶兵初期,就開始玩女人,女子走馬花燈,部下都記不住名字,遂以綽號稱之,例如身材高大豐滿的女子,喚做「大洋馬」(史料顯示:張學良這位隨軍如夫人,名叫谷瑞玉),張學良年少輕狂,我行我素。

張學良與結髮妻子于鳳至

張學良帶兵不久,就追隨其父,參加了兩次直奉戰爭,學良帶兵打仗,愛兵如子,體恤部下,其性格人品,有此可觀之處。

日本帝國雖與袁世凱政府簽署《民四條約》,但日本在東北種種擴大利權的行為,一直受到張作霖陽奉陰違的抵制,始終無法真正落實,中日《民四條約》在東北,長期形同白紙。

1925 年,張作霖部下猛將郭松齡舉兵反張,張作霖形勢十分危急,於是他求救於日本關東軍,並允諾:救我之後,給你落實殖民利權。日方鼎力相助,攔截郭松齡,於危急時刻,救了張作霖。

郭松齡敗北身死,事後張作霖出爾反爾,僅給予關東軍酬金一筆,而落實殖民利權一事,則拖之不予兌現,此埋下張作霖三年之後被殺之伏筆。

1920 年代中國民族主義思潮興起,張氏父子深受其影響,張家立場,從親日逐步走向反日,對歷史條約,多拖沓推諉,不予落實。

張作霖不敢承擔賣國罵名,對日本殖民者說一套,做一套,經常是將來訪日人玩弄於股掌,一邊叫日人找 A 官辦理,一面又偷偷叫 A 官請假旅遊躲避,此乃張氏慣用手法,日本人日久醒悟,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

1928 年 6 月,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參謀炸死,策劃者河本大作,實施者東宮鐵男,河本有自供狀,東宮死後留有《滿洲日誌》,均系鐵證。

而至於民間所傳之蘇聯克格勃檔案,即便有之,亦多半系冒領功勛。張作霖死於日本人之手,此說很難推翻。

炸死張作霖的直接操作人東宮鐵男,1937 年 11 月於淞滬戰場戰死,死後留下日記《滿洲日誌》,記錄自己於皇姑屯事件爆發前後在皇姑屯鐵路交叉點反覆踩點偵察,但炸死張作霖當天的日記則被他全部撕毀

張作霖死後,日本政府害怕東北被國民黨統一,不斷派出說客,勸說張學良勿與蔣介石合流,日方之動機為避免東北殖民權益被國民政府收回,則日本失去在滿洲發展之根基。張學良不為日本說客所動,毅然宣布易幟,東北併入國民政府,日本帝國愕然。

張學良幕僚王家楨從間諜蔡智堪手中獲取《田中奏摺》日文手抄本,如獲至寶,當即安排人手翻譯增補,並於 1929 年底,通過閻寶航等人安排,以中文發表於中國報紙,舉世嘩然,然此份文件,謬誤頗多,真偽至今仍大存爭議。

當時轟動一時的《田中奏摺》

張學良接手統治東北,立馬著手收買日本政治家床次竹二郎,以政治獻金, 助其參選,以期床次組閣、放棄日本帝國在滿洲的部分既得利益,「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床次寫給張學良之獻金收據,被日軍搜獲,日本媒體公布之,舉國聲討,時稱「五十萬元事件」,日人更恨張氏。

張學良易幟之後,與國民政府上層社會交往頻繁,據其本人在《張學良口述歷史》中親述,張學良在國民政府上流圈子,常做之事,就是御人妻女。

民國不少軍政要員,其妻女眷屬,都與張學良有一腿,然人人畏其兵馬, 敢怒而不敢言,學良性格率真,每遇愛好之女,必御之,是為民國上流社會公開之秘密也。

時國民政府興「革命外交」,高喊「打倒帝國主義」,張學良既然歸順民國,為向民國表忠心,決意在東北與蘇聯打一仗,以表明自己的「愛國」 與「革命」,於是 1929 年「中東路事件」爆發,張學良派兵攻擊蘇聯「中東鐵路」辦事處,殺其兵馬,驅其文員。

此舉遭到蘇聯出兵瘋狂報復,國民政府不敢出兵相助,事件遂以張學良一紙妥協告終,中東鐵路恢復原狀,此事對張學良心理影響很大,張學良從此明白:未獲中央堅定支持、舉國一致備戰之前,不要與任何帝國發生沖 突,否則東北軍折兵損將,得不償失。

中東鐵路(張學良為表明自己也「革命」,主動納投名狀,攻擊蘇聯的中東鐵路,結果被蘇軍擊敗,這件事使張學良獲得教訓:除非舉國一致準備戰爭,否則東北軍不能獨力與任何列強對抗)

此刻國民黨實質上並未統一中國,1930 年遂爆發「中原大戰」,張學良揮師入關,幫助國民黨,此為再納投名狀。還算押對了寶。

1929 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且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正在實施,日本帝國面臨經濟與國防的雙重壓力,於是急於在中國東北落實《民四條約》、擴大利權,一為轉移日本國內經濟壓力,二為充實對蘇聯國防。

張學良受革命外交思維影響,不但不予日方落實利權,而且在東北修築鐵路網,對日人經營之「南滿鐵路」實施包圍政策,意圖迫使日本殖民者經濟破產、使其主動撤離滿洲。

在這幾年間,許多人(例如孫傳芳)曾經規勸張學良,在東北的排日救國措施,不可太過激進,否則適得其反,張學良身負國讎家恨, 對一切綏靖意見,一律不予採納,決意以國民政府為靠山,堅決反帝救國, 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日本軍閥深感國勢不進則退,遂以「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為契機,關東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鯨吞東北三省。張學良在事變的最初,決定不予抵抗,乃出於以下幾點原因:

1、?張學良以為,這只是瀋陽小範圍的微型軍事衝突,未料到關東軍竟敢鯨吞整個東三省;

2、 1929 年中東路之戰的失敗,使張學良深受教訓:未獲中央舉國一致對 外之前,不宜獨力與任何帝國單挑,否則只會自損實力;

3、?國聯(國際聯盟)正在調查處理東三省淪陷一案,張學良對國聯的主持公道抱有僥倖心理。

不料國聯出台的《李頓調查報告》對中日兩國採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態度,一方面指責日方行為乃屬侵略,一方面又指責中方不守歷史條約,其給出的調解方案乃將東北實行國際共管,結果中日兩國,均不接受此調解方案,而日本帝國更是為此,悍然退出國聯,決意與世界為敵。

東北淪陷之後,蔣介石一方面積極準備對日國防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應付和敷衍國內一波強過一波的抗日激進聲浪,蔣介石這才知道,自己從北伐時期就已經點燃的烈火,現在已經燒旺到自己無法撲滅的地步。

古人說騎虎難下,種瓜得瓜,恰如其分。

此時的國民政府有以下的兩難:

兩難選擇之一:如果坦率告訴全體國民:我們正在購買武器、暗中練兵,十年之後,我們一定武力收復東三省。但是如果這樣公開說了,日本帝國勢必聽到,則日本會先下手為強,中日戰爭會提前多年爆發;

兩難選擇之二:如果國民政府對購買武器、擴軍練兵等秘密備戰之事對國民不公開,則國民會說你是一個賣國政府,國土淪陷了,你為什麼不打?這樣就會大失民心,而且會被反對蔣介石的人抓住把柄,藉此向你發動攻擊。

國民政府選擇了第二項,果然不出所料,民心不服,從 1931 年到 1937 年的六年間,兩廣系、西北系等諸多反對派就是揪住國民黨的這個痛處,攻擊國民政府,使國民黨內外交困,苦不堪言。

國政之難,如烹小鮮,如走鋼絲,衣履在身,冷暖自知。

張學良失去東北地盤之後,如喪家之犬,被國民黨派到西北打內戰,張學良從內心深處,以為這是國民黨削弱自己實力的舉措,東北軍官兵,士氣低下。

幾個敗仗打下來,東北軍更是知道,這群從江西、湖南一路打過來的窮娃子,都是經過二萬五千里的殘酷淘汰而生存下來的老兵,個個都是打不死的精華,個個都不好對付,這些人打起仗來,完全不要命,根本與之前的北洋軍閥不是一回事。

打?還是不打?對於張學良來說,成了一個問題。

為保存實力,也為打回東北老家,張學良開始嘗試和平接觸,並萌發了爭取蘇聯援助、在西北割據稱王、建立西北國防政府的想法,可是在並未獲得蘇聯肯定支持和明確答覆的前提下,張學良大家少爺的魯莽本性再次發作,他腦洞大開,決定劫持蔣介石,並以此向蘇聯納上投名狀、以期獲得蘇聯的經濟與軍事支持,自己就可以在西北脫離國民政府,割據稱王。

這就是歷史上「逼蔣抗日」的西安事變。

西安事件的主要人物: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

此中內幕,實令人啼笑皆非。

不料捉蔣之後,蘇聯的答覆使張學良大跌眼鏡,蘇聯受不久前的日德同盟條約刺激,為了避免日德夾攻蘇聯,斯大林欲促成中日大戰,以為蘇聯解遠東之困。

於是,斯大林極力反對張學良的捉蔣行為,亦不支持張的「西北國防政府」計劃,張學良這時方知道,自己已經上錯了船。

一失足,成千古很。

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囚了一輩子,是為後話。

張學良在近代東亞的棋盤上,一心想做一名棋手,他至死都不明白,在近代東亞的棋盤上,日俄兩國,才是真正的棋手。

而張學良他終其一生,不過只是一隻棋子的命。

2001 年,重獲自由的張學良,在美國病逝。

尾聲:

1、?張學良之四弟張學思,1950 年代在中國大陸官至海軍副參謀長,於 1970?年病死。

張學思

2、 張學良與于鳳至、趙一荻共生育四子一女,均無太大建樹。

3、 張學良的侄女張閭蘅,過繼給張學良做女兒,長期照顧張學良在美國的生活,張閭蘅與人結婚,生一子黃大煒。這個黃大煒,就是華語樂壇的知名歌手。

馮學榮過去10年發表過、未發表過的文章彙編為電子文集共24集(每集頁數約200、含文約30篇)PDF格式,包括:《馮學榮談經濟常識》、《馮學榮說大千世界》一套五冊、《馮學榮精品散文集》一套四冊、《世界的真相其實很有趣》、《馮學榮雜文集》一套兩冊、《馮學榮談歷史》一套五冊、《日本為什麼侵華》、《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馮學榮談財富、三觀與自由》、《親歷北洋:從共和到內戰》、《中國歷史的側面Ⅱ》,共24冊電子文集,讀者優惠價199元,需要珍藏的朋友請掃以下二維碼,加助理微信(請註明買書),微信轉賬給助理,助理會把電子文集發到你微信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又一行業大變天:催生新的產業格局,經濟大轉折或將來臨!
工業化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