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學基礎】《因明基礎》第二十五講

【佛學基礎】《因明基礎》第二十五講

《因明基礎》

第二十五講

藏傳佛教的形成、發展,恰逢印度因明(量學)發展轉播全盛時期,因此形成了因明(量學)與佛教其他內容深度結合的學風。

若想進一步學習印度大論,讀懂藏傳佛教的重要文獻,學習因明勢在必行。

就修行而言,聖者的無漏智皆是瑜伽現量,成佛可以說就是「成量」;修習道次第時,以「由量決定」的方式來作觀察修引發覺受,其效果也遠勝於僅以勝解串習。

因明論典艱深難解。為了方便初學者入門,藏傳佛教普遍採用一類稱為「攝類學(bsdus grwa)」的教材作為學習材料。「攝類」這一題材為後弘期的恰巴?卻吉僧格(phywa pa chos kyi seng ge)首創,總攝量學眾論要義,歸納成若干主題進行辯論學習。

攝類學主要依據經部的宗義寫成,集中探討心如何認識境的問題。

【參考書】

毛爾蓋?三木旦等:《因明學入門》,羅勁松編譯,拉薩: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5年。

祁順來:《藏傳因明學通論》,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年。

【主講人簡介】

達瓦法師,浙江大學中國哲學碩士,北塔翻譯組、北塔藏文班教務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北塔護國法輪寺 的精彩文章:

【北塔佛經故事】大劫賓寧王出家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