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甕安1.68萬畝藥用銀杏開始采葉了

甕安1.68萬畝藥用銀杏開始采葉了

6月11日,在甕安縣瓮水街道茅坡社區朱家塘銀杏種植基地里,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躍然眼前,甕安縣1.68萬畝藥用銀杏開始采葉!

金色的陽光投灑在青綠的銀杏基地上,扇形的葉片在清風中微微搖擺,6月的田間還充斥著初夏的微熱氣息。只見采葉的農民手握鐮刀,穿梭在田埂間,左手輕握葉梢,右手鐮刀稍稍用力回拉,一束銀杏葉就這樣被完美收割。你牽麻袋我割草,采葉工作配合得默契十足。大家興緻高昂,不一會兒,一簇簇綠油油的鮮葉便被盡數收進囊中。儘管頂著驕陽,忙得汗流浹背,但大伙兒的臉上都掛著收穫的喜悅。

銀杏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銀杏葉進行加工後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葉子中可提取黃酮、內酯等多種微量元素,可用於醫藥、食品、化工等多個領域。且銀杏葉生產周期短,不用投入太多人力物力進行管護,投資見效快,收益看得見。而經過專業的機構檢測,甕安縣所種植的銀杏葉片里,黃酮含量的平均含量在2.0以上,內脂的含量平均含量在0.50以上,高於全國平均值的一到兩倍,市場前景較為廣闊。

「甕安銀杏葉片裡面黃酮和內酯的含量很高,所以在國內的市場上,佔有巨大的優勢,不缺銷路。就像我們今天開現場會的這片葉子,已經被江蘇的收購商以1.7元每斤的收購價對我們銀杏的鮮葉進行收購,所以我們甕安發展銀杏產業,是很有優勢,銀杏產業的前景是很有前途的,」甕安縣林業局副局長、黔南州林業局工程師劉少軒介紹。

近年來,甕安縣按照貴州省委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的要求,遵照八要素的產業選擇內容,著眼於整個市場發展前景,根據實際情況,對低效農作物的調減進行了認真思考與積極探索,通過外出考察、現場調研,以及在全縣十三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進行了藥用銀杏的適生性試驗,最終明確了「一主五特」的農業產業發展構架,而藥用銀杏則作為主要產業被放在了第一位。

藥用銀杏產業在甕安縣是一個新興產業、朝陽產業、富民產業,為抓好銀杏產業發展,甕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銀杏專班,各鄉鎮(街道)、合作社持續加大了銀杏種植基地管控力度,監督種植質量。同時還搭建了「縣、鎮、村、戶」四級網格體系,實行四級網格化管理模式,統籌工作調度,形成聯動機制。有關單位及企業加強對基地和農戶的技術支持與指導,從根本上保證銀杏質量。同時,與農戶建立有效利益聯結機制,保障農民收益,使銀杏產業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村民廖應麗家世代都生活在茅坡社區潘家寨組,在以前,她家種植的是玉米一類的傳統農作物,不僅耗費人力物力,產量也不高,自從村裡開始種植銀杏以來,廖應麗家裡的土地全部流轉了出去,從2019年開始,她本人也參與到了當地合作社銀杏采葉的工作中,現在的她不僅解決了農閑時節的務工問題,收入也比以前增多了不少。

「從去年他們來種植銀杏之後,我們每天都來給他們種,一個月不說多的,一千兩千能夠有,也還是算比較好的,總比我們種莊稼好。」廖應麗笑容滿面。

「目前,藥用銀杏在全縣已經建立了20多家的專業的藥用銀杏合作社,貧困戶都按照利益聯結的方式,在這個合作社裡開展相應的生產經營活動。甕安緊緊的契合省委的要求,真真正正的把這個銀杏產業,作為政府的主導,扛起推動農村產業革命的政治責任,時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所以我們在發展藥用銀杏的過程中,把我們的貧困戶通過各種模式,包括我們的老百姓都連接進來,老百姓通過藥用銀杏的收益,實實在在的實現了脫貧和致富的效果。」甕安縣委副書記高峰說。

高峰告訴記者,甕安的藥用銀杏通過這幾年的探索,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特別是在全國的藥用銀杏的行業和市場,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更是有全國各地的一些公司、一些加工廠家都慕名而來,包括我們專門從事藥用銀杏的一些科研機構、大學也紛紛來到甕安加強校地合作。

據了解,自2017年起甕安縣在全縣1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試種不同立地條件的31塊試驗田,對銀杏種植進行了規模化論證,掌握了規模種植成本和病蟲害防治及管理模式等技術,並在珠藏鎮等六個鄉鎮種植藥用銀杏苗圃推進基地化建設。目前,全縣種植面積達到了1.68萬畝,建成銀杏烘乾廠一座,在建一座。預計今年銀杏鮮葉產量能達到3000噸,產值1020萬元實現群眾管護及采葉務工收入2196萬元。

通訊員 劉晗明清 吳雨陽 李昆芸

編輯 梁曉琳

編審 張發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杏 的精彩文章:

貴州六盤水有個世界古銀杏之鄉,樹齡長達1500年,景色如畫
靜守歲月深處的千畝銀杏——沭陽縣萬匹鄉銀杏村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