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心臟病患者運動好還是休息好?心內科醫生:希望你先做到這4點

心臟病患者運動好還是休息好?心內科醫生:希望你先做到這4點

家住杭州的老李今年已經65歲了,心衰反覆發作長達3年有餘。日常去買菜的10分鐘路程,老李走一趟都會氣急加重,氣喘如牛。

老李在當地的醫院住院治療了1年依舊不見好轉,後來轉院後,新的主診醫生告訴他:在藉助藥物的治療穩定病情後,建議做一個專業的心肺功能評估,用來幫他制定合適的康復運動鍛煉方法

老李一聽,立即愁眉苦臉地說:「我連走去買菜都不一定能好好的,還運動,這不是害我嗎!?」

醫生對老李安撫道:「您放心,這是我們給您量身打造的鍛煉方案,是根據您情況來的,不是瞎做,配合藥物治療能更好地增強心臟功能。」

經過2個月的治療,老李順利出院回家,在聽從醫囑吃藥的同時,還按時完成相配合的訓練運動。1年多過去了,老李的病情穩定,心衰沒有再複發過。老李開心的同時也有些疑惑,自己的心臟連走路都負荷不了,怎麼運動後反而沒事呢?

一、心臟病患者就一定要靜養,不能做運動嗎?

生命在於運動, 古代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早有箴言:「陽光、空氣、水和運動, 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運動可以舒筋活絡, 促進肌體新陳代謝, 提高人體生命活力, 可以延緩, 衰老。

研究證實, 檢查每天活動60分鐘, 可以恢復身體所喪失健康的20%, 高血壓平均推遲10年。可見,「生命在於運動」向人們道出了運動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但動作幅度過大或者運動量超過承受能力,會導致關節受衝擊,造成半月板損傷、韌帶拉傷等。有鑒於此,有人就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生命在於靜止,像烏龜一樣,一動不動地趴著,轉眼就幾千年。

這兩種說法到底哪個正確呢?事實上,這兩種說法都過於極端了。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的運動方法很重要,既可以鍛煉心肺功能,強健身體,又能避免骨質疏鬆,讓身體充滿活力。

同樣的,心臟病患者並非不能運動,只是需要合適的運動。期法國勃艮第大學研究人員在《加拿大心臟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證明一個人即使患有心臟病,也可進行適當的心臟康復運動,這對患者身心健康都有益。

特別是患有慢性心衰、冠心病、肺動脈高壓的患者,通過個性化定製運動方案並在專業人員的監督管理下進行運動康復,是安全而有效的。

二、心臟病患者如何做運動?

提起心臟病患者的運動,解放軍304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彭國球是這樣提醒的:血壓在180毫米汞柱以上的屬於危險人群,建議先把血壓降下來再運動。此外,還要注意管理體重,控制好血脂和血糖值,做到禁煙、限酒。

在日常活動中,患者還應採用正確的用藥措施, 與醫生一同制定預防心肌梗塞的策略。冠心病患者與家屬要掌握冠心病發作時候的表現與急救措施。

在活動方式的選擇方面, 要禁止選擇那些會增加心臟負擔與導致血壓急劇上升的活動。在運動時應以監測脈搏為指導, 避免劇烈運動。

三、心臟病患者日常訓練注意事項

在日常運動鍛煉的過程中便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對於心臟病患者而言更是如此。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關註:

(1) 只在感覺身體狀況良好的時間裡進行運動, 避免身體狀況不良或睡眠不足;

(2) 不要在起床或飯後馬上運動, 最好在1~2h後開始;

(3) 注意補充水分, 運動前要補充100mL水, 運動中每30min要補充一次50~100mL水;

(4) 注意運動中的身體狀況, 如出現呼吸困難、胸痛、頭暈、眼花、水腫等癥狀要立即中止運動, 如果休息片刻癥狀仍無緩解, 則需與醫生聯繫;

(5) 出院後也希望每天堅持運動鍛煉, 如果條件允許, 內科保守和介入治療的患者出院2周後、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出院6周後到專業醫院心臟康復門診進行檢查以獲得進一步的康復指導, 然後根據情況每隔2~3個月來康復中心進行系統評估。

四、心臟不好的人,平時做事要「六慢」

心臟有問題,做事往往急不得。

走路慢一點:不僅是因為走得太快容易摔倒,更因為走路快的時候心跳加快, 身體耗氧量加大, 會導致呼吸困難、氣喘或者加重原有的心臟疾病等。一般情況下, 心臟不好的人每分鐘走約60~70步為宜。

起床慢一點:心臟病患者起床一定要慢慢來。只因心腦血管疾病多在深夜和凌晨發作, 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中風的發病幾率在清晨最高。因而患者凌晨醒來時先躺著, 不要急著起身, 休息一會兒,以降低心臟和血管的負擔。

說話慢一點:講話語速快的人,情緒也容易激動緊張, 此時交感神經興奮, 會造成血管收縮, 血壓升高。對於原本就有高血壓或心臟病的老人, 傷害很大。因此在與心臟病患者交談時要避免緊張的話題,讓患者保持平靜狀態。

喝水慢一點:喝水太快, 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 使血液變稀、血容量增加;心臟不好時, 還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想喝水了,應該倒一杯溫開水, 先含一小口滋潤口腔, 然後慢慢咽下, 小口小口地喝, 一次喝250~300毫升即可。

低頭彎腰慢一點:低頭彎腰過快或猛然抬頭, 很容易閃腰, 還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心臟病患者最好盡量避免此類動作, 一定要手扶桌椅, 使身體有個著力點。

轉身慢一點:心臟病患者的心臟功能衰退, 血管彈性降低, 突然轉脖子會壓迫頸動脈, 影響腦供血, 導致昏厥。所以做轉身回頭的動作時, 動作不要快, 幅度不要過大。

五、心臟病最「偏愛」 4種人

中年男性: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占心臟病患者的3/4。

經常性精神緊張的人:如果經常容易精神緊張、易怒、憂慮和多疑者,他們往往比樂觀開朗的人患心臟病幾率高得多。

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幾乎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都伴隨著許多併發症,而心臟病就是其中一種。糖尿病患者在40歲以後,極易患上心臟病。

高血脂等三高患者,也是心臟病十分「偏愛」的人群,患心臟病的幾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5倍。

肥胖的人:肥胖人士不但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心臟病也在極高患病率當中。

綜上所述,從運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機制三方面來看,心臟病患者進行適量的、科學的、個性化的運動有助於緩解病情,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住院率。但是關於運動康復的運動處方需要專科醫生基於個體化制定,以保障運動的安全性和療效。

參考資料:

1.健康時報,《想不得心臟病?每天20分鐘運動》.2015.10.15

2.薛一濤.《心臟病患者如何做運動?》,家庭健康:醫學科普[J],20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妙的本草 的精彩文章:

闢謠:隔夜的菜會致癌?剩菜還能吃嗎?醫生告訴你科學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