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抱歉,蘋果還是離不開中國

抱歉,蘋果還是離不開中國

最近,蘋果的市值又創下新高。

機哥瞄了一眼,目前已經達到 1.48 萬億美元。

不僅如此,還有分析師預測,蘋果市值能在幾年內,在微軟和亞馬遜之前,率先突破 2 萬億美元。

這麼看來,西半球的庫克,可能要笑得合不攏嘴呀。

(外媒:蘋果市值將在 4 年內突破 2 萬億)

其實,在這之前,蘋果已經低潮了好長一段時間。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蘋果第一季度在全球範圍內的出貨量,都在下滑。

光是 iPhone,蘋果就少賣了 370 萬部。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次市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智能設備市場正在復甦。

不過,據說其中還有一個小原因。

那就是,蘋果在中國市場,首次以官方身份,進行降價,拉動銷量,讓市場提升了預期。

雖然,機哥覺得這種說法,略有點誇大。

但一直以來,中國市場,的確對蘋果非常重要。

例如前段時間,有外媒爆出蘋果曾隱瞞中國區的銷量下滑,導致股東蒙受百億美元損失,而被告上法庭。

原因也是,股東們看好蘋果在中國區的前景,卻被庫克不再披露銷量的舉措,給晃了一道。

當然,中國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市場上。

最近,蘋果再一次被證實,在生產環節上,同樣離不開中國人。

大家都知道,蘋果的組裝,主要都是靠代工廠完成,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來完成這些機械化的操作。

前幾年,以富士康為主的代工廠,紛紛表示,將採用智能化生產線,取代部分人力,從而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減少成本。

富士康還向媒體展示了智能化生產線的一部分,並且表示,未來員工將更多地從事腦力勞動。

言下之意嘛,就是生產線上機械式勞動的員工,即將面臨失業。

然而...這麼些年過去,雖然富士康的智能化生產線,確實在增加,但取代生產線工人的效果,並不是那麼顯著。

各地富士康招工難的問題,幾乎每年都會見報一次。

究其原因,還是智能化機器人,不夠「智能」。

當然啦,可能有機友會覺得,這是不是因為,富士康的機器人研發能力不行啊。

但機哥今天告訴你,連蘋果這種擁有強大研發團隊的企業,也沒能搞定這事。

2012 年,蘋果曾經設立過一個機器人實驗室。

當時的目標,是希望嘗試模仿 iPad 生產線,將人力成本降到最低。

蘋果為此,還專門組建一個團隊,配置各種自動化專家和工程師。

他們的最終目的是,改用機器人以後,能夠從生產線上,裁減 1.5 萬名工人,省下相應的支出。

理論上,以蘋果的研發能力,這個機器人的面世,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機哥又要說但是啦。

蘋果最終,失敗了。

客觀上來說,蘋果作為一家高科技公司,在工業自動化上,的確沒有太多投入。

而蘋果理想中的機器人,又需要非常先進的性能,才能完成各種精密設備的組裝。

機哥舉個例子,上螺絲。

如果大家有點動手經驗,就知道,螺絲這玩意非常容易「失控」。

首先,它非常容易移動,在拾取時會產生各種情況,產生各種不規則的擺動。

蘋果為了解決這一點,必須要在不同位置,設置多個攝像頭,才能準確定位螺絲的運動。

這一聽...成本就上去了,然而撿螺絲,還只是第一步。

(一部 iPhone 的不同螺絲)

在組裝的過程中,生產線上的工人,往往是通過雙手的阻力,來判斷螺絲是否擰緊。

但是,機器人在這方面的感知,對比人類要弱得多。

不過,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

大幅度提高螺絲生產精度,最好能把每個螺絲的生產誤差,都控制在 0。這樣一來,機器就能無差別地,進行工作。

這麼一搞,成本又上去了。

不僅是螺絲,機器人難以完成的工作,還有膠水。

在智能手機這樣的產品中,放置膠水的規格通常需要低至毫米。

So,這對機器人來說,同樣具備難度。

大家不妨想想,膠水一般都具有流動性,生產線上的工人,可以根據肉眼判斷進行施膠,但機器人在這方面,就顯得笨拙得多。

由於蘋果的代工廠主要在中國,所以有媒體在報道時表示:

受過良好訓練的中國工人,在這方面比機器人更擅長。

可見,在組裝生產這方面,蘋果想要實現完全自動化,還有點困難。

不過,無論蘋果還是富士康,依然在不斷嘗試生產自動化。

在過去的這幾年,陸續有機器人被應用到生產線當中,試圖取代人力。

但結果嘛...就不是那麼理想嘍。

組裝 MacBook

2014年,蘋果嘗試在 12 英寸 MacBook 的生產線上,採用機器人進行組裝。

然後,在早期的試驗中,蘋果發現傳送帶系統,無法正常移動。

另外,使用 88 個小螺釘安裝鍵盤的機器人,也無法正常工作,仍然需要人力輔助。

機哥印象當中,那一年的 12 英寸 MacBook,因為生產問題,整整推遲六個月才上市。

雖然當時矛頭都指向英特爾晶元跳票,但根據外媒最新的爆料顯示,這裡頭,多多少少也有生產線上的問題。

組裝 iPhone

幾乎在蘋果研發機器人同時,富士康也研發過一款,叫做 Foxbots 的機器人。

iPhone 6 量產期間,富士康還曾被報道,這些機器人將淘汰大量勞動力。

來自:IT之家

然而,就在投入使用過後不久,富士康董事長就親自下場吐槽,機器人的工作效率,實在是太慢。

富士康還曾經在 2011 年表示,計劃在三年內生產 100 萬台機器人,以實現製造自動化。

幾年之後,這個目標似乎還沒有達成。

2018 年度報告里,富士康透露,目前擁有超過 8 萬台機器人。

回收 iPhone

這些年來,唯一比較成功的機器人,大概就是 Liam 吧。

其主要工作是,對淘汰的 iPhone 進行快速拆解,並回收其中的貴金屬。

然而,拆解和組裝,可不是同一回事。

在操作難度上,Liam 比用來搞組裝的機器人,更加簡單。

畢竟是對廢舊 iPhone 進行操作,即便是弄壞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生產新品的機器人,可就不能這樣玩。

雖然蘋果在 2018 年,還推出過升級款機器人 Daisy,但從功能性上,並沒有太多突破,僅僅是提升效率而已。

說到底,蘋果目前想要完成高度自動化組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畢竟,蘋果近幾年的品控,已經備受吐槽。

再多幾個「XX門」,那可就虧大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卓中國 的精彩文章:

海淘也要入手,OPPO Find X2 Pro 受海外極客歡迎
安卓11測試版它來了!OPPO官宣:Find X2系列可率先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