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年虧近20億,將IPO的奇安信安全邊界在哪裡?

三年虧近20億,將IPO的奇安信安全邊界在哪裡?

「奇安信準備上市了。」從去年360將奇安信全部股權轉讓後,奇安信獨立上市的消息始終沒停過。

5月11日,奇安信的上市夢終於實現: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已獲上交所受理,計劃發行不超過10194萬股,擬募資45億元。儘管奇安信披露的財務面表現一般,但靠著特定領域服務與政策面刺激,其啟動上市節奏仍然可圈可點。

奇安信本次完成上市,將是科創板登陸的第4家網路安全公司,前三家分別是安恆信息、安博通、山石網科。同時,周鴻禕在解除與奇安信投資與被投資關係時稱,兩家公司會繼續有商業來往,但奇安信上市後,將加速行業格局洗牌,或與360成為直接競爭關係。

連續三年持續虧損

奇安信成立於2014年,專註做網路空間安全市場,為政府、軍隊、企業、教育、金融等機構和組織提供企業級網路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其最早是360內部孵化出的一家政企安全服務企業,後因從360獨立出來,改名為奇安信集團。

2019年4月,360宣布將奇安信分拆出來,並將曾授權給奇安信的品牌與技術也一併收回。按照360與奇安信「分家」時的約定,周鴻禕控制的企業將主要針對消費類個人用戶提供安全軟硬體及服務業務,也就是2C安全業務。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控制的奇安信主要從事2B安全業務,專門為政府、企業,教育、金融等機構和組織提供企業級網路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

2019年,奇安信的前五大客戶分別為佳電(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中國移動、烽火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和貴陽市公安局。從地區來看,奇安信的業務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和華東地區。目前員工人數達6895人。

奇安信發展6年,在行業中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績。

近日,權威諮詢機構IDC發布了《2019年下半年中國IT安全軟體市場跟蹤報告》中顯示,2019年中國IT安全軟體市場廠商整體收入為11.7億美元(約合81.2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24.66%;其中在終端安全領域,奇安信以23.5%的市場份額,連續兩年領跑終端安全軟體市場,相比2018年22.9%的市場份額增長了0.6個百分點。

2019年,奇安信的前五大客戶分別為佳電(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中國移動、烽火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和貴陽市公安局。從地區來看,奇安信的業務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和華東地區。目前員工人數達6895人。

按照360與奇安信「分家」時的約定,周鴻禕控制的360將主要針對消費類個人用戶提供安全軟硬體及服務業務,也就是toC安全業務;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控制的企業主要從事toB安全業務,專門為政府、企業,教育、金融等機構和組織提供企業級網路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

與360僅僅「分手」一年,奇安信在網路安全產品方面的收入已經超越了360。招股書資料顯示,奇安信2017-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21億元、18.17億元、31.54億元,均複合增長率為95.98%。其中,網路安全產品為第一大營收來源,對應的營收分別為6.71億元、11.85億元和20.95億元,遠高於360在2019年的4.73億元。

但是,企業安全是一個投入漫長,短期內不會帶來太大利潤的業務。就如周鴻禕曾經接受採訪時說,「現在國內所有網路安全公司一年的盈利加起來也沒有一家遊戲公司賺錢,這就是目前中國安全市場的現狀」 。

由此,儘管奇安信營收瘋狂增長,但這三年卻始終處於虧損狀態。根據奇安信的招股書,2017 - 2019 年,奇安信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6.30億元、-8.72億元和-4.9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6.40億元、-9.61億元和-6.88億元,截止2019年末,累計未分配利潤為-21.64億元。

報告期內,奇安信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為負值。2017-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16億元、-9.56億元、-11.14億元。如果未來奇安信相關費用支出未能產生相應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可能使得公司資金狀況緊張,面臨一定程度的流動性風險。

對此,奇安信解釋道:奇安信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研發支出較大,在之後一定期間可能無法盈利或無法進行利潤分配。同時,未來奇安信虧損凈額的多少將取決於公司產生收入的能力、研發項目的投入等方面。

有媒體近期預估,不考慮溢價,以及行業地位,奇安信科創板上市後的合理估值區間為600億元左右。此次衝刺科創板,奇安信選擇了第二套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15億元人民幣,最近一年營收不低於2億元人民幣,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累計營收比例不低於15%。

本次科創板上市,奇安信計劃全部投資於科技創新領域,包括網路安全行業中新興的雲安全、大數據安全、物聯網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安全服務化、零信任安全、態勢感知領域,剩餘部分補充流動資金。

360的烙印仍在

2019年4月,360與奇安信解除「投資與被投資」、「授權與被授權」的關係,董事長齊向東成為了奇安信最大股東。

一起扛過槍、打過仗的周鴻禕和齊向東因為此次「分家」在媒體和行業內引起了一段時間的熱議,後來因周鴻禕對外澄清原因,才使得外界對兩家的討論暫告段落。周鴻禕曾表示,360和奇安信從來沒有「分家」的概念,後者是360投資、扶植成長起來的,目前正準備上市,出於獨立性和同業競爭的考慮清空了股份,兩家公司依然有商業來往。

在周鴻禕當初的話術中,雙方之所以「分手」,實際是為了圓齊向東的「上市夢」。360經歷了兩次上市——赴美和借殼回歸,都是以周鴻禕為主。齊向東作為360「二把手」也特別希望能親自帶領一家公司上市敲鐘,360投資奇安信就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然而,按照有關上市要求,擬上市公司應當具備獨立性,而且資本市場上不可能出現兩個360。為此,360根據約定,整體出讓股權並收回相關一系列授權。

此次上市前,奇安信實際控制人齊向東合計控制公司38.34%的股份,其中直接持有公司25.89%的股份,通過其控制的安源創志、奇安叄號間接控制本公司12.45%的股份。中電金投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明洛投資為第二大股東,持股為21.11%。安源創志持股為8.60%,奇安壹號持股為7.04%,金融街資本持股為3.85%,奇安叄號持股為3.85%,國投基金持股為3.61%。另外,奇安信招股說明書中披露,深創投、中金啟元、瀾峰資本等機構也位列奇安信股東名單。從這一點看,奇安信的股東可謂「星光熠熠」。

當然也有市場聲音認為,奇安信至今仍無法完全去除360的烙印。顯然360的影響力能為奇安信品牌加持不少,畢竟很多人都是通過360才知道奇安信這一品牌的。奇安信在招股書「風險因素」中也明確指出,「與360品牌獨立將更好地樹立品牌形象及長期發展,但短期內可能存在公司品牌認知度降低,銷售成本增加的風險」。

如今的360也正忙著重返企業安全業務。在清倉奇安信後,360就開始了加碼企業安全,模式不僅包含自建,更會涉足投資和併購。雖然齊向東、周鴻禕都公開表示過「談不上競爭」,但在企業安全市場的短兵相接已在所難免。這也意味著,未來360將與奇安信成為競爭對手。

埋下商譽風險

從招股書中看,奇安信的業務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網路安全產品、網路安全服務、硬體及其他。其中,網路安全產品佔據60%以上的營收。

奇安信的網路安全產品中,又包含基礎架構安全產品、新一代IT基礎設施防護產品和大數據智能安全檢測與管控產品。其中,新一代IT基礎設施防護產品在網路安全產品業務中佔比最高,也是奇安信最賺錢的產品,佔據公司40%以上的營收。

從業務營收整體情況看,奇安信的業務較為分散。比如對比同行業的A股啟明星辰,其整個業務中,信息網路安全業務占整個公司營收的99.34%,剩下0.66%為其他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從母公司資產結構看,奇安信目前屬於投資主導型的企業——2019年末投資性資產佔總資產比重超過90%,經營性資產佔比較少。

但是,奇安信投資的成效並不理想。報告期內末,母公司控制性投資規模約有15.48億元、34.35億元、56.73億元的增量投資,但只撬動了17.87億元、1.80億元、-3.23億元的資源。

除了投資擴張效應不理想外,奇安信還面臨著嚴重的商譽減值。招股書中也表示,截止2019年末,公司合併資產負債表中的商譽賬麵價值為12億元。如果網神股份、網康科技等企業經營業績未達預期,可能導致商譽減值,從而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據招股書披露,目前奇安信及下屬公司共擁有56家控股公司,其中一級子公司36家,二級子公司15家,三級子公司3家,四級子公司和五級子公司各1家,以及共擁有26家參股公司,11家分公司。截至2019年末,奇安信納入合併報表的子公司就達53戶。

值得注意的是,在奇安信一級控股公司中,有24家凈利潤處於虧損狀態,並有10餘家凈資產為負數。其中,網康科技的商譽減值達到了2.2億元,北京雲腦的減值也有 7159萬元。而這兩筆減值背後,都有奇安信實控人齊向東的直接參与。

一邊向關聯方高價收購資產,另一邊業績屢屢不達預期,又多次商譽減值,這不得不讓外界懷疑奇安信有利用商譽減值會計操縱的嫌疑。這一點如果說嚴重點,將會成為奇安信上市的攔路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微商大軍開進抖音:年納稅21億微商「教母」吹響號角
《乘風破浪的姐姐》突然上線,0宣發引爆全網討論:如果微博還有熱搜榜,前20都是姐姐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