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恆大布局新能源汽車,如何「守正出奇」?

恆大布局新能源汽車,如何「守正出奇」?

文章來源:極客網·極客觀察,作者:金角大王。

許家印擅長布局。

10年前,收購廣東廣葯俱樂部,打造了傳奇的恆大足球。5年前,恆大健康上市,著眼「生命」,布局醫療健康。

2019年,高調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的「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五句話方略。

「恆大的多元化產業布局已經全面完成,形成了以地產為基礎,旅遊文化、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產業格局。」許家印的心裡規劃好了一張恆大新能源汽車5年發展的藍圖。

恆大新能源帝國「完善進行時」

6月10日,恆大健康宣布以3.795億美元購入NEVS(瑞典國家能源電動汽車)餘下約17.6%股權,實現對NEVS的全資控股,成為港股市場唯一一家擁有世界頂尖研發製造能力的新能源汽車上市企業。

據了解,目前恆大造車進展順利。恆大健康管理層曾在年初業績發布會上透露,目前恆大在同步研發14款車型,覆蓋全系列產品:首款汽車「恆馳1」將在今年亮相,2021年投產。

此外,恆大計劃在中國、瑞典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十大生產基地,其中按工業4.0標準打造的廣東、上海生產基地將於今年下半年竣工。日前網曝兩大基地已經接近竣工投產狀態。

5月22日,恆大集團投資150億元的年產50萬台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項目正式開工。據悉,該項目用地450畝,包括三合一動力系統研發中心、電機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中心、電機與電池繼承研發中心,預計達產後年產值120億元。

2019年7月,恆大健康與德國hofer在德國成立合資公司,獲得德國hofer公司在動力總成領域的前沿技術及研發製造團隊,開發三合一動力總成核心技術。

此前,恆大集團不止一次公開表示,「恆大將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恆大集團計劃在3年投資450億元,並規劃建立10大整車生產基地,未來10-15年實現年產500萬輛汽車。縱觀中國所有自主品牌,吉利、比亞迪也沒有恆大如此豪情壯志。

在整車製造方面,此前恆大健康收購了NEVS的68%股權、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58.07%股權,還在瑞典與科尼塞克成立合資公司。恆大還以144.9億收購廣彙集團41%的股權,在去年年底還與博世、麥格納、大陸、采埃孚等60家全球頭部零部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如今,恆大汽車所構建的新能源帝國,已經覆蓋了整車製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的全產業鏈。

據悉,恆大健康董事長時守明今年3月曾表示,恆大汽車位於廣東、上海、天津、遼寧等多個整車生產基地正在建設,首期規劃總產能100萬輛,其中廣州南沙、上海松江的基地將於下半年竣工,計劃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新車型會於2021年—2022年初實現大批量投產。

目前,恆大汽車擁有全球汽車研究院與恆大汽車集團兩大主體,一個負責車型研發工作,另一個則專註於市場營銷、生產製造等業務。今年4月,恆大集團啟動了全國招聘,擬聘3萬名專業人才中大部分都是汽車專業人才。

為何布局新能源汽車?

眼下,汽車行業正經歷關鍵轉型期,電動化已成為趨勢。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強勢增長,並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成為全球新能源車企的必爭之地。

以特斯拉為例,自2018年正式進入中國以來,得益於上海基地的逐步落成和國產Model 3電動車的強勁銷售表現,公司市值狂飆,僅今年已累計上漲超120%高達1900億美元,一舉超過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

國內新能源汽車隨著政策的支持也發展較快。以蔚來為例,據蔚來官方數據,4月蔚來交付3155台,2020年累計交付6993台。4月銷量同比上漲181%,環比上漲106%,連續兩個月環比翻番。

自2018年6月開始交付以來,蔚來全品牌累計交付38906台,包括20923台ES8和17983台ES6。

分析認為,特斯拉目前在中國投產量只有萬輛規模,就能在短期內推動市值達到如此高水平,而恆大旨在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首期規劃總產能100萬輛,其未來的發展顯然更值得期待。

有投行人士稱,相信在接下來一系列利好帶動下,恆大健康的股價仍有望進一步走高。而隨著恆大造車的進程加速,新能源汽車將逐步成為公司的業務主力,不排除未來「恆大健康」有更名為「恆大汽車」的可能。

不容小覷的嚴峻考驗

其實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時間窗口正在逐漸關閉。傳統汽車製造商在此領域迎頭趕上,市場格局趨於成型,後來者破局難度與日俱增。

按照規劃,恆大新能源旗下14款車型處於同步開發狀態,基於本特勒底盤,開發出恆大3.0架構下的大、中、小三大平台。其中,恆馳系列第一款車型恆馳1將於2020年亮相,恆馳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陸續實現全面量產。廣東、上海生產基地將於2020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

2008年上市的恆大健康,是恆大集團布局新能源汽車和健康行業的平台。2018年恆大健康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去年更是頻繁收購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公司,並喊出了「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

但與所有剛剛進入汽車製造行業的公司一樣,恆大此刻面臨的,是「理想豐滿,但現實骨感」。2018年至現在,恆大新能源汽車業務已經總計虧損超50億,而從恆大健康高管透露出的信息看,今年虧損局面仍不會改變。

新能源汽車業務正在爭分奪秒地進行,恆大試圖傳遞出這樣的信息。「目前我們的工程技術、造型設計和生產製造等各項工作都在緊張有序推進中,進展順利。即使在西方聖誕新年和春節長假期間及當前嚴峻的疫情下,在歐洲的恆大項目團隊從未休戰。」恆大健康集團副董事長兼瑞典NEVS總裁彭建軍表示。

儘管如此,恆大新能源汽車已經喪失了市場先機。時間上,恆大新能源第一款量產車型比蔚來晚了兩年多。儘管恆大新能源汽車可以借鑒一下蔚來汽車等新造車勢力的發展經驗,但是已經失去了消費者對新生事物的包容。

更為關鍵的是,新造車勢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品類界限逐漸模糊,聚焦品類的優勢不再那麼明顯。隨著特斯拉、蔚來等新造車勢力的逐漸成熟和賓士、寶馬、奧迪等傳統汽車製造商的快速跟進,高端純電動汽車領域已經不再是涇渭分明,清晰的劃分為新造車和傳統汽車製造商。

雖然恆大對在造的14款車非常有信心,但是有兩點是不容忽視的,其一,最早量產面市的車型將決定消費者對恆大新能源的認知,對未來發展形成長遠影響;其二,相對於房產的生命周期,汽車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多數被固定在15年。

對比來看,房產的競爭局勢變化是慢周期,汽車的競爭局勢變化是快周期,涉及到的競爭因素太過複雜。即便是全球頭部汽車企業豐田和大眾的掌門人也未必敢判定旗下車型的命運。

雖然背靠恆大健康,但是恆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能走多遠尚不可知,不過其在圍繞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和努力也是顯而易見的,造車集合了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並非一蹴而就,若想在行業中站穩腳跟,甚至塑造出深入消費者人心、獨具一格的品牌形象更非三、五年就能立竿見影的,在這個過程中應盡量避免貪功冒進才能行穩致遠。

當然我們樂見中國企業能夠在新科技賦能下跳出傳統行業包圍圈的桎梏,以全新的面貌向全世界遞出中國智能製造業的新名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誰來組成小米的下一個十年
復盤「原油寶」50天和解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