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論生:別廣胎生異熟攝入胎位一切種子識(9)所依分別、染依攝、釋麤重

《瑜伽師地論》論生:別廣胎生異熟攝入胎位一切種子識(9)所依分別、染依攝、釋麤重

lun sheng

文/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論生(28):別廣胎生(15)異熟攝(12)入胎位(12)一切種子識(9)所依分別、染依攝、釋麤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二、二、二、一、一、二、二、三、所依分別

二、二、二、一、一、二、二、三、一、染依攝

二、二、二、一、一、二、二、三、一、一、釋麤重

二、二、二、一、一、二、二、三、一、一、一、辨品攝

二、二、二、一、一、二、二、三、一、一、一、一、煩惱品

又於諸自體中,所有種子,若煩惱品所攝,名為麤重,亦名隨眠。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一(之下):第八文者︰解雲︰麤重有三義︰一、損惱義︰唯染污法。二、無堪任義︰通無記法。三、性有漏義︰通有漏善。善法種子、無前二義,故不名︰麤重。然〈決擇〉說︰有自性業麤重。《對法》亦名︰有漏麤重。據第三義,亦名︰麤重。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由無初二義故,今論說︰信等法種,不名︰麤重,亦非︰隨眠。

「又於諸自體中」,在每一個眾生的阿賴耶識裡面有很多的種子。「若煩惱品所攝,名為麤重」,品者,類也;若是屬於煩惱一類的種子,給它安立名字叫做麤重。「亦名隨眠」,也可以給它個名字叫做隨眠。

「麤重」就是無堪能的意思。有能力叫做堪能;沒有能力叫做無堪能。什麼能力呢?當然就是有修集功德的能力。譬如說靜坐的時候,用方法來調心,調的很好。想要奢摩他就能奢摩他,要毗鈴舍那就毗鈴舍那,要修無我觀就能修,那就表示有這個堪能。但是一靜坐的時候,數息數不來,修不凈觀也修不來,修無我觀也修不來,但是打妄想可以,有這個堪能。那麼從這個事情就看出來,這叫做麤重,就是無堪能。「名為麤重」,屬於煩惱品的,它就是叫做麤重。有了貪心來了,瞋心來了,疑惑心來了,什麼都修不來,所有善法的功德都修不來,就是名為麤重。

「亦名隨眠」,也叫做「隨眠」。「隨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隨眠這句話,在小乘佛法裡面說,它就是指煩惱。「隨」就是隨逐,常隨著。像影子,如影隨形,隨逐不舍。「眠」是什麼意思呢?令人糊塗;就是明了性的智慧不具足。煩惱一來了,那有智慧呢?「眠」,也叫做「隨增」,本來心是明明了了的,而這時候就糊塗,貪心來了就糊塗了。貪心來了,結果引來很多的不如意。所以這叫做「隨眠」,這是煩惱。能令增長一切煩惱,增長一切苦惱,所以叫做「隨眠」。

現在約大乘佛法來說,也具足小乘佛法的義;但是另外有一個不同的義。「隨」,就是隨逐阿賴耶識,就是儲藏在阿賴耶識裡面,隨逐不舍。「眠」伏藏識:潛伏在阿賴耶識裡面,就好像在那兒睡覺了;若一醒覺,就去做事了。在種子位的時候,在那裡不動;等到有因緣的時候,就發生作用了。

業障這句話應該怎麼說呢?譬如說勸人去參加念佛七、打禪七、聽經、學習佛法;那個人就說沒有時間!但是看電影、遊山玩水了,卻是有時間,這就是叫做業障。去辦那件事,而就障礙了去學習佛法,這叫做障。做了很多罪過的事情,就是造成了種子了,這個種子就是在阿賴耶識裡面,隱藏在那裡;但是它若不發生作用,還能修行的,它還不障礙。雖然是造了罪,但是那個罪若沒有發生作用,它沒有障礙作用。另外說造了五逆十惡嚴重的罪過的時候,那又不同,老心不安。如果造了一種罪,老是心裡不安,想修行困難,那也叫做業障的。身體有了病苦的時候,不能修行,這叫做報障。人有盲、聾、喑、啞,那麼想要修行恐怕有困難。若是眼睛也沒有病,耳朵也沒有病,身體也健康;但是不能夠修行,一用功的時候就不對勁。把經書本打開看看,閱讀經書,就頭疼,這就是報障,這個果報不容許做功德;但是若做其他的事情還可以。所以這就很明顯的,自己有罪在障礙自己。在三惡道的果報,修行也困難,它也是報障。

現在這裡說:「煩惱品所攝,名為麤重」,就是屬於煩惱品的種子,它一動了的時候,就不能修行,無堪能。「亦名隨眠」,就是煩惱品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隱藏著,所以叫做「隨眠」。

延伸閱讀:

麤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八:複次,略有種麤重:、漏麤重;、有漏麤重。1)漏麤重者:阿羅漢等修道所斷煩惱斷時,皆悉永離。此謂有隨眠者有識身中不安隱性,無堪能性。2)有漏麤重者:隨眠斷時,從漏所生,漏所熏發,本所得性不安隱性,苦依附性與彼相似無堪能性,皆得微薄。又此有漏麤重名煩惱習,阿羅漢、獨覺所未能斷,唯有如來能究竟斷,是故說彼名永斷習氣不共佛法。

麤重相

1、《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云何麤重相?謂若略說,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麤重相;此無堪能不調柔相。復有五相:一、現重相;二、剛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由有此相,順雜染品、違清凈品相續而住,是故說為無所堪能不調柔相。

2、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十八:「一、辨麁重無有堪能。今此麁重無堪能性,即是依附五蘊相續。氣類有其五相:一、身心沈重;二、剛強不調順;三、障礙善作;四、怯劣無所堪任;五、不隨所欲而轉。」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復有麤重相及輕安相:麤重相者,謂煩惱隨煩惱種子。輕安相者,謂有漏善法種子。此若無者,所感異熟無所堪能,有所堪能所依差別,應不得成。「麤重相」,指根本「煩惱、隨煩惱」的染污「種子」。「輕安相」,指一切「有漏善法」的「種子」。粗重與輕安的分別,在有堪能與無堪能。如人生病,身體沈重,四肢無力,這就是無所堪能的粗重相;若人健康,身體輕快,精神飽滿,這就是有所堪能的輕安相。換句話講:有為善及出世可能的叫輕安,無為善及出世可能的叫粗重。怎麼知道賴耶中有這二相呢?「若無」這二相的差別,那眾生「所感異熟」果報,為什麼有「無所堪能,有所堪能」的「所依差別」呢?有情所感的異熟所依,有有堪能與無堪能兩者,可知賴耶中必有這二相的差別。

隨眠

1、《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九:複次,煩惱品所有麁重,隨附依身,說名隨眠,能為種子,生起一切煩惱纏故。當知此復建立七種:由未離欲品差別故,由已離欲品差別故,由二俱品差別故。由未離欲品差別故,建立欲貪、瞋恚隨眠。由已離欲品差別故,建立有貪隨眠。由二俱品差別故,建立慢、無明、見、疑隨眠。如是總攝一切煩惱。

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五十:問:何故名隨眠,隨眠是何義?答:微細義,隨增義,隨縛義是隨眠義。

3、《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九(末):論:二取習氣至煩惱障種。述曰:二情取之種名彼二取。隨眠何義?隨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識不現余處,故名隨眠。或隨增過故名隨眠。隨逐有情多增過失,故名隨眠。何故眠者乃是增義?如人嗜眠眠即滋多故過失增是隨眠義。前當性彰名,後從喻為因。與薩婆多別如別抄,即二障種也。

二、二、二、一、一、二、二、三、一、一、一、二、異熟等品

若異熟品所攝,及余無記品所攝,唯名麤重,不名隨眠。

「異熟品」就是:這種種子是得果報的一種種子,屬於這一類的種子。若是異熟品所攝,屬於無覆無記性。

「及余無記品」,及其他屬於無記品所攝的。「唯名麤重,不名隨眠」,就只能叫做麤重,就是無堪能性,也不能夠修學善法;因為這種無記性不能引生煩惱,所以不名隨眠。

二、二、二、一、一、二、二、三、一、一、一、三、善法品

若信等善法品所攝種子,不名麤重,亦非隨眠。

煩惱品的種子沒有能力修集功德,那麼異熟品也不能;那麼誰能呢?就是「信等善法」,有信的種子,無貪、無瞋、無痴、慚、愧這些善法的種子,它能做善法。

「若信等善法品所攝」的這些「種子,不名麤重」,不能說它是麤重;它是有堪能性成就善法,所以不名麤重。「亦非隨眠」,它是能對治煩惱的,它不是生煩惱的,所以「非隨眠」。

何以故?

這底下又加以解釋。什麼原因「信等善法品,所攝種子,不名麤重,亦非隨眠」呢?

由此法生時,所依自體,唯有堪能,非不堪能。

信等善法的種子,若發生作用的時候,所依止的果報體,有堪能性成就善法。「非不堪能」,不像煩惱品、異熟品或無記品所攝的種子那樣沒有堪能性。當信等善法種子生起的時候,最好在這個時候修行、學習佛法;它若不生起,修行是困難的。

韓清凈《披尋記》:「諸自體中所有種子等者:此說種子略有三品。一、煩惱品所攝;二、異熟品所攝;三、善法品所攝。若煩惱品所攝者,由無堪能,亦名麤重;煩惱生時,順諸雜染,違清凈故,隨附依身,亦名隨眠,煩惱種子能生一切煩惱纏故。若異熟品所攝者,由無堪能,亦名麤重;不生煩惱,不名隨眠。若善法品所攝者,唯有堪能,非不堪能,不名麤重;能違煩惱,不順彼生,亦非隨眠。

此處說種子,要略而言有三品類:一、煩惱品類所攝,根本煩惱及大中小隨煩惱;二、異熟品類所攝,包括無記的果報及其餘無記品種子;三、善法品類所攝,十一個善法的種子。

若是煩惱品所攝的種子,因為沒有堪能性,也稱為麤重;煩惱種子生出現行時,隨順種種的雜染,違背清凈功德的成就,煩惱種子隨逐依止在阿賴耶識中,也稱為隨眠,因為煩惱種子能夠產生一切煩惱的現行。

如果是異熟品,屬果報所攝的無覆無記性種子,因為沒有堪能性,也稱為麤重;但因不生煩惱,不稱為隨眠。

若是善法的種子,有堪能性成就善法、修學聖道,不是沒有堪能性,不名麤重;因為善法能夠違背煩惱,對治煩惱,不隨順煩惱而生,也不稱為隨眠。

延伸閱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九::如說麤重體性名隨眠,此煩惱品麤重望彼諸行。當言有異?為不異耶?:當言有異。何以故?由阿羅漢永害一切煩惱麤重,而諸行相續猶未斷絕故。

二、二、二、一、一、二、二、三、一、一、二、結行苦

是故一切所依自體麤重所隨故、麤重所生故、麤重自性故,諸佛如來安立為苦,所謂由行苦故。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今說︰煩惱名為麤重,具有三義。名「隨眠」者︰《俱舍》釋雲︰隨增眠義,是隨眠義,現貪等是。《成唯識》雲︰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若望菩薩、唯二障種,故無記等、不得此名。諸無記品、具二麤重,體無堪任、是有漏故,此說名︰麤重因。無初惱害,故余處唯說︰染種,名︰麤重。無記法、非之善法唯一,謂有漏性。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一(之下):是故,一切所依自體︰即是異熟五蘊之身、煩惱逼惱。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煩惱招感、煩惱依附。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一(之下):名︰麤重所隨。無記種起,名︰麤重所生。體是異熟、無覆無記,名︰麤重自性。

「是故一切所依自體」,所以一切有情所依止的五蘊,或者是阿賴耶識。「麤重所隨故」,有煩惱品種子所隨逐,使令它不清凈。「麤重所生故」,是煩惱品種子所生。「麤重自性故」,是以異熟品所攝,無覆無記、無堪能性的種子為自性。

「諸佛如來安立為苦」,佛就為它立一個名字,稱之為苦。怎麼叫苦呢?「所謂由行苦故」,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行苦故苦」,是指行苦,就是也不苦、也不樂的這種境界。行苦也叫做「五取蘊苦」,聖人才能知道五取蘊苦是苦;凡夫自己不知道。凡夫如果是也不苦、也不樂的時候,感覺身體還蠻好,還很自在,沒有什麼事情啊!乃至到色界天上的果報,非非想天的果報體,都是行苦。「所依自體」裡邊還有「麤重所隨」、「麤重所生」、有「麤重自性」,有因緣的時候,會生很多的煩惱、會生出來很多的苦惱,所以這才叫做行苦。所以說「觀唯是苦」,唯獨聖人觀察五蘊,是苦而不是樂。當然這是深一層的說法,不但是從表面上看問題的。

延伸閱讀: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六:此中云何為行苦性?謂後有業煩惱所生諸行,於彼彼自體中,能隨順生一切煩惱及與眾苦,所有安立,一切遍行,麤重所攝,亦名麤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佛世尊說:「略五取蘊,皆名為苦」。又此行苦,遍行一切若樂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樂受中。然於不苦不樂受中,此麤重性分明顯現,是故但說不苦不樂受,由行苦故苦。

韓清凈《披尋記》:「麤重所隨等者:若煩惱品所攝種子,隨附依身,能生煩惱,是名麤重所隨。若煩惱生,無堪能相,是名麤重所生。若異熟品所攝諸行麤重,是名麤重自性。諸佛於此安立為苦,由彼諸行能隨順生一切煩惱及眾苦故。由此道理,一切聖者於自所依觀唯是苦。

若是煩惱品所攝的種子,隨逐依止在阿賴耶識,能產生煩惱,稱為麤重所隨。當煩惱現行時,使令不能修行善法,出現無堪能的相狀,稱為麤重所生。若異熟品所攝的諸行麤重,無覆無記的種子,稱為麤重自性。這是諸佛菩薩安立這也是苦,因為這些有為法雖然暫時無記,只要遇緣就會產生煩惱,產生種種的苦。因為這個道理,一切聖人對自己所依止的阿賴耶識、根身、五蘊,觀察都是苦。

喜歡作者可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一本古籍傳千秋——線裝書的製作流程
《瑜伽師地論》論生:別廣胎生異熟攝(7)入胎位(7)一切種子識(4)種類分別、明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