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崔寶秋:5G時代人均設備數上百,手機還是核心嗎?

小米崔寶秋:5G時代人均設備數上百,手機還是核心嗎?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楊雪梅。獵雲網經授權發布。

嘉賓介紹:崔寶秋,小米集團副總裁、技術委員會主席。2012年6月加入小米,目前擔任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負責集團在技術戰略、技術合作、技術人才、技術組織、技術文化等方面的推進和強化。

崔寶秋在加入小米之前,先後就職於IBM矽谷實驗室、雅虎和領英,從事資料庫、搜索引擎、機器學習、大數據、社交網路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管理工作。

行業處在5G、AI、IoT交匯的大風口

「我覺得5G是一個風口,5G AIoT更是一個風口。我們處在三個時代的交匯期,第一個是5G,第二個是AI,第三個是IoT。」

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崔寶秋表示,5G會加速未來超級互聯網的到來,就是所謂的5G AIoT;5G也會促進未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服務技術和實體經濟的融合,這個裡面還有很多的空間要發展,還有很多機會。「所以,從應用場景到5G技術和終端的普及,到整個產業的融合,我認為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剛開始,大家還在一個興奮期。」

崔寶秋認為,如果5G AIoT代表了下一代超級互聯網,那麼這個互聯網的規模會遠大於今天的移動互聯網。

他提到,在PC互聯網時代,無法達到人均一台PC。在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可能人均一部或多部手機。未來超級互聯網時代,可能每個人有十台、數十台,甚至上百台設備圍繞身邊,從手機、智能家居、可穿戴、車載,無處不在,有的通過雲端相連,有的是可穿戴、隨身攜帶。

據其介紹,在今天小米的AIoT布局中,智能家庭的發展遠超出三五年前的想像,未來這個生態非常大,可以包容各種行業,涵蓋硬體、軟體等。

「所以,很多生態是可以共贏的,可以相互打通的。未來5G AIoT這個生態,容得下多個巨頭,包括國內的和世界的。當然最終是否有幾家超級巨無霸的新互聯網巨頭會脫穎而出呢?也有可能。「

萬物互聯時代,手機的核心地位如何變化?

進入萬物互聯時代,智能電視、智能音箱等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有望成為新的控制入口,那麼手機的核心地位會被替代嗎?

崔寶秋認為,幾年前就有人大膽預言手機會在未來幾年內消失,這個預言有些過早。但有一個趨勢是不可否認的,手機作為一個智能通信設備,是一個移動互聯網的終端,人們基本上7×24隨身攜帶。「未來,人們在手機上的總時長可能會降低,因為其它智能設備會發展起來,就像當年的手機慢慢取代PC一樣。未來假如有了智能手環、智能手錶、智能眼鏡、智能耳機,帶來的視覺消費、聽覺消費,以及各種信息與服務的消費,慢慢地會降低人們在手機上花的時間,我覺得這個趨勢是可以看得見的,很清晰。」

不過,崔寶秋強調,今天,手機肯定還是人的中心,未來長時間內可能還是這樣。

區別在於,未來人們回到家中,手機中心可能會變為智能電視、智能音箱等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手機、音箱、電視這三個產品我們都做,不同部門、不同事業部的人都會說自己是中心,其實這個都是相對的。我覺得將來在萬物智能互聯時代,這是一個集中控制和分散式控制的模式。」

崔寶秋總結到,很難說某一種設備成為人的中心,而是說雲邊端一體的能力是未來AIoT和5G帶來的無處不在的萬物智能互聯的中心。

5G需「先修路、後跑車」,手機等終端設備還在起步中

5G雖然是大趨勢,不過,崔寶秋也指出,5G時代現在剛進入,有點像以前修高速公路,要「先修路、後跑車」。我們的基礎設施、網路設備、基站建設都已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但是真正適合跑5G、支持5G的手機終端和其它的智能設備終端還在起步中,這中間會有個稍微的滯後過程。

根據信通院公布的國內手機出貨量數據,截止今年2月,國內5G手機出貨量累計為2161.4萬部。但是目前,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的5G套餐用戶總數為2613萬。

目前,5G套餐用戶數比5G手機的儲戶量還要高,也就是說,有大量用戶辦理了5G套餐,但並未購買5G手機和使用5G上網。

崔寶秋表示,中國5G套餐的普及率是不是真能達到我們希望中的比例,還需要時間驗證。

「各大運營商為了刺激5G的普及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推出流量的優惠,用戶會因為覺得划算就買了。另外我認為,5G是未來,5G套餐用戶數大於5G手機銷量,背後也說明了用戶有換機的願望,有在短期內換5G的訴求。」

崔寶秋最後還提到,在5G甚至未來的6G時代,可能有許多殺手級的應用將會出現。「我們看到的6G是十年以後的事情。今天6G技術還處在預研階段,大家還在看一些場景、願景、技術的預研、標準化的制定,這條路還非常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中文播客迷思:小眾烏托邦還是新的流量窪地?
專訪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必須搞透晶元技術,全面迎戰5G